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新进展
2015-03-25覃伟光
覃伟光
(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贵港 537000)
轮状病毒为临床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一种致病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常会导致肠道感染,进而导致腹泻。同时可能引起心、脑、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感染。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在世界范围内有100 万左右的儿童患上轮状病毒性腹泻,有25%的患儿应严重轮状病毒感染死亡[1]。轮状病毒性腹泻对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新进展进行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1.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1.1 感染
多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轮状病毒的生长环境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内。感染发生的部位通常为吸附性较好、成熟小肠上部三分之二的上皮绒毛。此外,还会在细胞浆中进行结构和非结构蛋白合成,同时还会发生轮状病毒RNA 复制。进行完这些合成及复制的相关活动后,被感染颗粒便会被释放,随后进入肠腔,在小肠的末端继续进行相关合成及复制活动。较容易放生感染的部位通常为小肠黏膜。若患者自身的免疫存在异常,则肾脏、肝脏也会存在轮状病毒复制,复制时间持续几天或者几个月后引发慢性感染。
1.2 腹泻
当病毒感染发生蔓延后,其蔓延至小肠上皮绒毛细胞之后,对盐和水分的吸收会逐渐减少,双糖酶活性便会随之降低,因而会导致肌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渗透性腹泻。在非结构蛋白4(NSP4)的结构中存在肠毒素,这种肠毒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细胞内钙离子的聚积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加快细胞内钙离子聚积的速度,进而使细胞逐渐凋亡[2]。此外,这种蛋白会促进氯离子不断流到细胞的外部,进而降低细胞对水分及钠离子的吸收,进而导致患者发生腹泻。
1.3 好转
好转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肌体免疫反应得到实现,具体可以分为免疫和飞免疫机理两个方面。非免疫机理:通过使小肠的蠕动有效进行进而促进存在于体内的沉渣尽快得到有效排除,最终加快病毒的排除速度。临床研究发现,通过降低成熟上皮绒毛细胞,可有效减少轮状病毒生长,进而实现降低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还发展,已经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或者存在于内部的淋巴细胞可能会产生一定干扰素。免疫机理:通常情况下,自然感染上轮状病毒后,受感染后的第1 个周时间里,在十二指肠液、血清中通常会有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 产生。感染上病毒后的1 个月-4 个月期间,十二指肠液、血清中通常会有特异性IgG、IgA产生,该两种蛋白的存在时间较长,可能在在感染上病毒后的1 年之后还会被检出。
2.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方法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发展地推动下,医疗相关技术及设备也在不断提高,临床上应用的轮状病毒诊断技术随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诊断中,最早使用的诊断方法为应用电镜检测放射免疫电泳法(RIA)。该种诊断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过后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RN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NA-PAGE)。随着实验室各种检查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对免疫进行检测时开始应用到酶免疫测定(EIA)的非放免电泳法。与过去使用的方法相比,该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该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存在较大复杂性,检测所需时间较长,而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需要快速进行,因此该种方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诊断的适应性不大,其被广泛应用于对检查时间没有太大要求的疾病诊断中。随后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方式为乳胶凝集试验。临床调查资料显示,应用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进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2%、94.8%,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3]。另外一种诊断方法为自动胶体光度免疫测定系统(LPIA)。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该种诊断方法应用凝集作用的定量测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3.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3.1 食疗方法
在婴儿的年龄未超过6 个月时,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免疫力,因此其对轮状病毒具有一定耐受力。此外,母乳中蕴含的保护因子和特异性抗体可促进腹泻得到恢复。所用大部分临床研究者较为支持使用乳糖奶粉来代替原牛乳,小儿急性期是通过母乳喂养方式可有效缓解患儿腹泻症状,缩短腹泻时间,促进患儿尽快康复。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与轮状病毒肠炎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轮状病毒进程检测过程中如患儿同时伴有肠炎时,需要检测患儿是否为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然后在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进而加快患儿康复的速度。
3.2 抗病毒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进而导致治疗目的。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分别为利巴韦林、法莫替丁、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制剂等。利巴韦林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病毒的复制起到阻滞作用,进而促进治疗效果得到实现。干扰素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给予方式主要为肌注。该种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法莫替丁及西咪替丁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在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制剂的应用:研究者将从人类初乳中提取出来的抗轮状病毒或者从抗轮状病毒鸡蛋中提取出的IgA 服用,通过静脉输注静丙的方式对轮状病毒感染进行治疗。但是该种治疗方法经济成本较高,且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还尚未得到明确,较缺乏安全可靠性。
3.3 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方法
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且疗效得到认可的胃肠黏膜保护剂为双八面体蒙脱石。该种药物是专家推荐的应用于小儿RV 肠炎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该种药物为一种具有天然吸附性的土质,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过程中其药理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毒素、病原体进行吸附,进而促进屏障作用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进行有效抵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3.4 液体治疗方法
当患上轮状病毒性腹泻后,患儿通常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水丧失。患儿临床上会出现低钙、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等情况。因此要及时给予患儿液体治疗,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同时还要及时对患儿进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这些处理措施均可有效促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且提高预后效果。对患儿实施液体治疗时,在治疗内容的选择上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调整[4]。当患儿未存在脱水情况时,应选择口服补液的方式来预防脱水发生,具体可口服米汤、糖盐水、补液盐等。当患儿存在中度或轻度脱水时,可应用补液盐对患儿进行脱水纠正。当患儿存在重度脱水时,需及时应用静脉补液方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状况。
3.5 微生态制剂治疗方法
双歧杆菌具有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被动保护作用,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进而加快肠道生物天然屏障的重建时间,促进屏障的保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6 中医治疗方法
应用中医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进行治疗时严格寻找辩证治疗的原则。患儿为外感风邪且偏热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要目的,所用药物选为葛根芩连汤加味。患儿为正虚型时,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要目的,选用药物为参苓白术散。患儿为偏寒时,治疗以消食和胃为主要目的,应用药物为保和丸。患儿未风寒泻时,应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进行治疗。患儿为湿热泻时,可选用加减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患儿为脾肾阳虚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温脾补肾,选用药物为干姜、保立苏汤加附子等。患儿为脾阴虚时,治疗的主要目的为育脾阴,选用药物为五阴煎。
3.7 使用疫苗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自然感染轮状病毒后,再次感染的几率会减低,病情程度也会降低,所以注射疫苗的方式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有效防治方式[5]。该种防治方式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国外很早之前已经开始对轮状病毒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了与天然感染作用途径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现阶段所研制出来的疫苗均为口服疫苗。疫苗的使用还需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3.8 经皮给药治疗方法
经皮给药治疗方式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给药方式。该种给药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被评价为第3 代给药方法。该种给药方式需要应用到经皮给药治疗仪。该种治疗仪的应用可有效避免非肠道给药存在的困难和危险,且药效更加持久,药物可在血液中维持稳定的浓度,峰谷变化明显减少,药物起效更快,药效更强,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4.结束语
目前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均有很多种,各种方法的应用均可取得不同的诊治效果。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最合理的方式进展诊治。科学、合理的诊治方式对诊治效果及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彭安民,赵文华,常江.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轮状病例毒肠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2,11(8):215 -216.
[2] 郁凯明,徐倚,黄海,等.抗轮状病毒牛初乳抑制肠道轮状病毒的机制探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12(12):372 -373.
[3] 刘文彬,袁丽,蒋安明,等.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8(35):188-199.
[4] 裴文利.饮食疗法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13,9(26):506 -507.
[5] 赵洪波.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4(33):418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