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发癫痫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及脑电图分析
2015-03-25赵志远
赵志远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西 阳泉 045000)
病毒性脑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癫痫为病毒性脑炎的常见症状,发病率高达42.6%[1]。急性期与恢复期病毒性脑炎均会出现癫痫症状,并且脑炎后癫痫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因此伴发癫痫的脑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本文就我院2014 年1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31 例伴发癫痫的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特点及脑电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 年1 月~2015 年3 月共收治31 例伴发癫痫的脑膜炎患者,其中男23 例,女8 例;年龄为16 ~48 岁,平均年龄为(28.2 ±3.7)岁。
1.2 方法
对31 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脑电图(EEG)表现进行观察总结。
2.结果
2.1 临床症状
①首发症状:发热5 例,头痛6 例,抽搐7 例,头痛伴发热5 例,头痛伴抽搐4 例,精神症状2 例,记忆力下降2 例,精神症状2 例。②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5 例,发热3 例,口角疱疹2 例,腹泻2 例。③发病形式:急性起病12 例,亚急性起病19 例。④临床症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1例,部分性发作6 例,意识障碍10 例,其中昏睡2 例,嗜睡5 例,昏迷3 例。头痛18 例,精神症状14 例,脑膜刺激征13 例。
2.2 颅脑MRI 检查结果
31 例患者均行颅脑MRI 检查,8 例患者未出现异常,23 例(74.19%)的病变位置主要位于颞叶、额、颞叶内侧。病灶以灰质改变为主,其中单侧受累15 例,双侧受累8 例。
2.3 脑脊液的检查结果
31 例患者经腰椎穿刺检查发现,其中3 例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在300mmH2O 以上,6 例患者为200 ~300mmH2O,其余22 例患者正常;17 例患者的白细胞数为0 ~10* 106/L,9 例患者的白细胞数为11 ~100* 106/L,5 例患者的白细胞数为101 ~500* 106/L;6 例患者的蛋白质为0.46 ~0.99g/L,5 例患者为1 ~2g/L,其余20 例患者正常;23 例患者的氯化物及葡萄糖正常;31 例患者中,13 例患者经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发现,EB 病毒IgG 抗体阳性者3 例,单纯疱疹病毒I 型Ig 抗体阳性者6 例,巨细胞病毒IgG 抗体阳性者4 例。
2.4 脑电图检查结果
标准[3]将脑电图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边缘状态、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31 例患者中,边缘状态3 例,轻度异常4 例,中度异常16 例,重度异常8 例。其中7 例患者首次经脑电图检查存在癫痫波。
3.讨论
伴发癫痫的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主要如下:癫痫发作为病毒脑膜炎的常见临床特征,陈波等[4]指出,脑膜炎患者中癫痫发作率约为30%,全面发作为61%,部分性全面发作为12%,癫痫首发症发生率为14%,脑电图异常率高达100%。本研究中,31 例患者中,全面发作21 例(67.74%),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100%,符合这一报道。病毒性脑炎并发癫痫的发病机制同病原体释放毒素、脑组织水肿、胶质增生、电解质紊乱等有密切关系。
颅脑MRI 检查对于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MRI 表现主要为单发及多发病灶,其中以颞叶、额、海马、顶叶等部位比较多见,病变的主要部位在灰质。Michael BD 等[5]报道,MRI 检查阳性率为70%,本研究中,31 例患者经MRI 检查发现,异常23 例,异常率为74.19%,符合这一报道。脑电图检查也是病毒性脑炎的有效诊断方法,可有效反应患者的脑功能损害状况,并且为症状性癫痫诊断提供依据。
总之,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脑电图表现可是伴发病毒性脑膜炎诊断的有效诊断依据,将三者结合起来诊断科有效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楠,张星虎.伴发癫痫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分析[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11C):3777 -3779
[2] 康涛.449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2013.4
[3] 吴永忠,聂荔,盛学梅.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癫痫的林场表现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8 -20
[4] 陈波,张洁,杨理明,等.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发生症状性癫痫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127 -2129
[5] Michael BD,Solomon T.Seizures and encephalitis:clinical features,management,and potential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J]Epilepsia,2012,53(4):63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