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主义与亚洲区域合作
2015-03-25赵洁袆
赵洁袆
地区主义与亚洲区域合作
赵洁袆
冷战后时代亚洲地区主义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开放的多边主义指导下亚洲区域内各国开始更加重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应对共同的问题,实现共同的利益。这既是对全球化挑战的反应,也是更好处理不断变化的区域体系的方法。加深亚洲认同,推进合作制度化建设,构筑“大国协调”模式已成为这一区域正在崛起的国家间的共识。
地区主义;亚洲区域合作;亚洲认同;大国协调
在以全球化趋势为特征的冷战后时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区模式。有观点认为,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主导大国势力范围的存在是维系全球均衡的要件,而一些国际体系当中的新兴国家则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地区主义可以使新兴国家避免或降低可能来自主导大国的对其主权的干预。地区主义也被第三世界国家看做为实现共同经济和政治互信的有效工具。
一、地区主义与亚洲的变化
地区主义是一种对全球化的反映,但它并不意味着由地区构成世界新秩序。贾亚苏里亚认为:“地区主义乃是由语言和政治说教所形成的一组认知实践,这些实践是通过创造概念、隐喻和类比来决定如何界定地区;这些实践有助于界定那些为地区所包括(或排除)的行为者,从而使得地区实体和认同的出现成为可能”。亚洲国家在这一问题上已经并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的实践。
亚洲区域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东盟建立开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虚到实的一个发展过程。以合作求发展,以合作促繁荣已经成为亚洲国家的共同目标。进入21世纪,亚洲国家不断努力塑造它们的地区位置,并扩大着在世界体系当中的影响。来自全球化的压力、其他地区区域化的刺激、共同利益的存在与共同问题的显形化都增强了人们对地区合作的诉求。
亚洲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即“区域”不被定义为地理实体,而被看作是一系列在某一特殊问题上寻求共同利益的国家。对许多亚洲国家来说,开放的地区主义也意味着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与非成员国之间分享区域利益。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表态为中国参与和推进亚洲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亚洲区域合作的基石
亚洲的地区主义建立在独特的亚洲认同的基础上。亚洲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种区别与其他文化形态的独立构成。那么到底什么是亚洲认同呢?简单来说是指亚洲各国家及其人民将自己视为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亚洲国家和睦相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一种意识。不过对于这个区域来说,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通行,确保经济高增长所需要的强大政府则是较为一致的共识。对于软权威政府的认同构成了亚洲政治共同体在未来可能实现的一个基础,这种软权威的政府目标是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和推动改革,并且是与西方价值相区别的。
首先,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来看,亚洲地区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期以来不同国家民族的交往频繁,经历了漫长的交织与融合过程。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在亚洲地区都有不同的体现,并且影响着不同的国家。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发展进步,趋利避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整个人类文明不断前行发展的源泉,也是亚洲区域合作的源动力所在。
其次,共同的价值观是亚洲各国合作能够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度重视群体、中庸、和谐等相近的价值观推动了亚洲国家类似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群体意识造就了集体主义的共识,人口密集型社会的生存状态衍生了亚洲发展中国家迫切发展的需要。如东亚地区成立最早的区域组织东盟,其合作理念与运作方式得到了很多东南亚国家及中、日、韩的认同,“10+3”模式成为东亚合作的主渠道,在东亚各国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东亚合作的进程不断推进。
除上述因素外,共同的利益也是促使亚洲区域整合的重要动因。区域合作是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降低经济政治风险,扩大成员国所在区域的市场和空间,整合技术与资源,刺激活力,拓宽解决争端与共同问题的渠道。成员国以联合的力量、一致的行动,加强和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增强了地区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三、主权与大国协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区主义形成一种新认识,就是强调地区互动和过程的非正式、非霸权、综合性以及多层次性。亚洲地区各国经济条件、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对各类问题的关切也各有不同,在区域合作中难以形成制度性的合作框架,因此迄今为止的各类合作组织或论坛都不做强制性的规定只提供协商的平台。因此,如何在区域化和主权原则之间找到协调点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战后,亚洲各国普遍实行体制变革,不断涌现出一些跳跃式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实现了高速增长,除了亚洲“四小龙”,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也在崛起,可见的未来亚洲将是一幅大国林立的局面。这一格局的出现,对于维护区域的稳定和发展,对于构建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提出了挑战。复杂的环境形势及多边关系决定未来解决亚洲事务的最好选择就是“大国协调”模式。“大国协调”是指地区内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按照共同接受的规范与规则通过多边会议解决区域安全问题的安全机制。“大国协调”是可预见的,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和朝核“六方会谈”都为构建亚洲的“大国协调”提供了积极的案例。从制度上构建“大国协调”并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必须排除一些重要障碍,如大国领导力的缺乏、中小国家的抵触等等。总之,坚持开放的多边地区主义,整合已有的大国间双边和大国参与的合作机制,构建可以持续运行的“大国协调”,是推进亚洲区域合作乃至最终实现亚洲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1]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2]王正毅,迈尔斯·卡勒,高木诚一郎.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3]李文.亚洲政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