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思想走出课堂
2015-03-24徐丹丹万里春
徐丹丹+++万里春
主持人: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往往 “形式大于内容”。理论上,教师虽然认可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但落实到课堂上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理念意识与教学行为不对等的现象值得大家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们尚未摆脱应试的桎梏,仍以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效果,而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是以牺牲学生的思考和创新为代价的;另一方面也是班级授课下教师不敢放手,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和思考的惰性,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
据了解,九江市开发区鹤湖学校正在开展“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研究,能先介绍一下“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背景、具体内容吗?
万里春(鹤湖学校):首先,非常感谢《江西教育》对我校“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的关注。
鹤湖学校自2008年开办以来,便确立了“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努力探究减负增效的优质课堂。我们认为,要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就应当让学生在心智、体能、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自主发展。就学习而言,只有唤醒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在个体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感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其理解才更深刻,运用才更灵活,创新能力也才得以发展。
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问题引领”以问题串的形式,将问题思考作为贯穿课堂学习的主线,让学生经历从头到尾思考的过程,并“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自我监控下的积极主动学习,而“问题引领”的方式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此,我校就提出了“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的课题。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维度来研究,提出一个设想:学生的学,应培养六个自主能力,即“自主预习、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自主归纳、自主反思、自主复习”,“学贵有疑”,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自主归纳和反思,就能很好地监控学习的效果;教师的教,应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串”,让问题串联起学生的操作、探究、归纳以及运用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以及知识特点、学情状况,设计符合逻辑、适用生活、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串,并提出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设想。
主持人:正如前面您介绍的,“问题引领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去探究,同时教师也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过程。基于这样的自主学习思路,在沙龙开始之前,鹤湖学校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数学研讨课“三角形的内角和”。以这堂课为案例,“问题引领式”的课堂有什么特征?
李翠萍(鹤湖学校):确实,这节课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串使得课堂学习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师课始导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顺势板书了其中的三个问题:“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是什么?”“内角和是多少?”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学习,兴趣是浓郁的。接着由大小三角形的争论引出新的思考,继而带着学生在操作中思考,经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自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陈俊姝(鹤湖学校):胡老师这节课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不同的自主探索平台。课前欣赏“折、剪纸”的操作视频,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也为后来学生想到用折、剪、拼等方法“验证猜想”提供了参考,打通了思维的通道。当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还引导学生回顾了平角的知识,让学生先有思考再进行操作验证。
万里春(鹤湖学校):的确,胡老师这节课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探究学具,既有类型不同的三角形,还有长方形和操作工具剪刀、量角器等,为学生选用不同的验证方法提供了保障。课堂上,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精彩地展示了测量、剪拼、折拼、分割多种方法,其中将长方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推导出“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与法国数学家帕斯卡12岁时发现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方法是一致的。而之后“帕斯卡”证明方法的介绍,则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演绎证明的公理化数学思想,并感受到演绎证明中逻辑思考的严谨性,这将会让孩子们对后续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
主持人:除了以上各位老师对这堂课点评,我想请这堂课主讲教师来说说,您对“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有些什么样的思考以及反思?
胡晓丽(鹤湖学校):我认为,自主学习的本质就是如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今天上课时,学生探究展示后我想询问孩子们的收获,准备把话筒递给一位小女生,她马上双手朝我摆:“不要叫我,我没有收获!”这让我十分惊讶。课后,我特意找到她,问她:“你真的没有收获吗?”她指着同组一位男同学说:“是他折的,也是他量的,都是他做的,我没有收获。”原来这个小组探究时并未做到人人动手动脑。那该如何设置问题来吸引学生进行探究,参与探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的确值得探讨。
杨文兰(鹤湖学校):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但是教学刚开始的导问中有个孩子提出“别的图形有没有内角和”的问题,可能出乎老师预料,老师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可惜老师忽略了这个精彩的“界外球”。教师最忌讳的就是用功利性的眼光来衡量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如果将这个问题也板书在黑板上,对孩子是一种尊重。下课前再适时点拨:“别的图形有没有内角和?内角和又是多少?”岂不是一个很好的拓展延伸。
熊秋瑾(鹤湖学校):我赞同杨老师的观点,另外,教师预设问题也很重要。胡老师上课首先问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的问题可以不要,因为课件上、黑板上早已标明了,属于多此一问。好的问题要给学生一点思考的余地,那种一个问题下去,小手如林的状况,或者一个问题下去,大家都不举手的状况,都不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当然,这节课上,胡老师也有一些很好的提问,例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等等,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体现了教师的有序引导。
张云(鹤湖学校):听课前,我们手中都有一张观察记录表,表中记录的是观察者任选四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项目有课堂参与、提问或回答问题、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五个内容。课上我也一直在观察身边四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还是比较主动的,但在独立操作、独立思考时,我发现有两个孩子比较被动,另外两个孩子自己操作,自己填表,并没有合作的意愿。这可能是平时的合作还不能达到默契,于是我觉得是不是先让每个孩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更合适一些?当然,对于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巡视时应该多给予一些指导,才能让探究更有实效性。
孙恭伟(南昌市青云谱区教研室):胡老师这节课总体设计不错,从学生提出猜想,到验证再到交流和运用,环环相扣,练习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既有基础题又有拓展题,做到了“下面保底,上不封顶”。但在学习困难处停留得不够,对于判断题:“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我旁边有个学生认为是对的,虽然教师也让学生说明了理由,但只是蜻蜓点水,有些学生理解未透。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分解后的变与不变,再进行抽象概括,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要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难度有一定预知能力,课前下足功夫,课上才能运筹帷幄!
主持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自主学习的课堂看起来轻松,但要实现“学生带着思想走出教室”并不轻松,班级人数较多、学生能力个性不同、课时受限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学。“问题引领”是自主学习课堂一个很好的抓手。但是,如何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学时间如何统筹,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主导如何协调,如何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评估,以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等问题,都是“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走向成熟会遇到的问题。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翠萍: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想让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并有所收获,教师就不能将课堂安排得太满,任务宜精不宜多,面对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合理决策。与学习内容关系紧密的,要舍得花时间探讨,而与本课无关或难以短时间解决的问题,可留作课后探讨。但教师务必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精神,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让课堂失去生命的活力。
万里春:是的。但真要做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我认为,不能一下子要求过高,效率来自平时习惯的培养,要基于学生的基础设定探究任务,任务有难度时,适度分解。据我了解,新加坡关于“元认知”能力的习惯培养,就注重三个要素,即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问题解决之后要探究有无不同解法、检查难度是否合理。每个学生都清楚这三个要求,刚开始可能需要提醒和培养,后来就习惯成自然了。
刘燕鸿(鹤湖学校):像低年级的自主学习步伐不宜太大。他们倾听能力较弱,有时别的同学还未说完就插进话来;也有的学生干脆不听,在下面做小动作……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鼓励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授课、学生的问答,并及时评价同学的发言,或者进行合理的补充。
陈俊姝:确实,只有基础打牢了,后面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才得以顺畅实施。提问题不仅要在课堂上,还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首先要看学生能不能勇于提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就很重要。其次,教师于新课结束时,也可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话题或问题。比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结尾,我提出两个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2.是不是所有的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学生回家可以通过询问或查资料去进一步学习,课虽尽,思未止!
徐丹丹:陈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喜欢问:“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老师就放心了,似乎这样才是功德圆满。我看未必,学生学完后还有反思、还有思考,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例如: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为什么”上质疑,在知识的“归纳和分类”上质疑,在思考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熊秋瑾(鹤湖学校):徐老师的观点很好,我们的确应注意学会捕捉学生思考的欲望。虽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位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但要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兴趣点上有所思考、有所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每一节课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取向,教师大胆点拨,适时引导,课后交流互动中应有赞赏,让学生迸发无限探究的欲望,实现自我学习和管理。
朱菊(九江市教科所):大家说得都很好!在倡导自主学习方式的时候,教师的确应对孩子不同的个性发展及自主学习的潜能进行研究。我个人认为,孩子学习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虽然老师在课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但仍会有学生对你的学科就是不十分感兴趣。一方面教师要能够持以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切勿冷眼或指责;另一方面,教师要研读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或不同需求,多创设一些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点的学习情境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蔡艳(鹤湖学校):我想从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谈,我们梳理了阅读课的教学流程,即:“阅读理解—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与引领”。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提前预习,独立阅读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分享中互教互学。而“问题展示”环节,则让学生对于独立思考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引发的新问题进行交流,说明自己的思考和困惑。最后,学生群策群力解答展示环节的提问,有困难时教师再引领、点拨,必要时教师还可追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继续引发思考。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有机结合起来。
彭家平(鹤湖学校):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是对的,但也不否认必要时的讲授学习。“形式决定于内容”,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面,它们可以是相辅相成的。即使是自主探究,也不能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把控好引导的“度”也是一门艺术,除了考虑知识方面的因素,还应针对不同学情做不同选择,教育方式可以多元化,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不必千人一面。
何莉(鹤湖学校):我很认同彭老师的观点。以前,一说自主学习,很多教师立即想到小组合作学习,似乎不进行小组合作就不是自主学习了。比如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第5自然段叙述的是威尼斯人乘着小艇所做的事情。这一段的学习,很多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并填表(表格内容是填写谁乘着小艇干什么去),似乎这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实这部分内容十分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回答。只要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都应该看作是自主学习才对。
朱菊:我还想说说,我认为不应该看作是自主学习也好,还是其他方式的学习,有几个点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第一,学生学习时是否充满兴趣?学生能否学得好,就看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点是高还是低,从这一点上来说,胡老师的课体现得还不错,学生有比较饱满的学习热情,课中师生互动比较和谐。第二,有了热情以后,学生的潜能是否得到了尽可能的发挥?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表现还是出彩的,但也有个别学生有些被动。还有,在验证交流环节中时间安排不够充裕,每一种方法的展示都是点到即止,有些学生还未看清楚便过去了。第三,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成功感或成就感,这是学生能否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的关键。我觉得最后让学生谈收获的时候,没有最开始的热烈场面,估计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还不十分充足,课后希望老师们也去调研一下,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更好地改进我们的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实施“问题引领式”的自主学习。
张放(九江市教科所):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然,任何一场改革都需要小心求证,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实施“问题引领式”自主学习时,是否符合了学生成长的心理特征变化,能否针对不同特点顺势而为?像前面老师提到的分学段制定自主学习的要求就很好。另外,自主学习的方式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学习的方式应该符合知识内容的要求,要体现学科的特点,不能一成不变。还有,自主学习是否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也不能忽视。其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也不能拘泥于某种形式,更不能由过去的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动,追求表面的“热闹与繁华”,而忽略了教学的目的与本质。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莅临指导!今天的讨论十分激烈,让我们从非常细小的地方,一窥教育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讨论让我们更多地触摸到别人的看法与观点,也让我们能够带着一种宽宏的视野投入到更加精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带着期盼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