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点睛意蕴长
2015-03-24黄丽华
黄丽华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固然没错,但作为一节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它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更要有独具匠心的结尾。因为只有匠心独运的结课才能让听课师生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特级教师于永正《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给我们它所展现的功底深厚的结课艺术。
【教学片段】
(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段和关键词,充分体悟到林冲的“礼让”“忍让”“谦让”“宽让”,进而上升到“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林冲的人物形象“立”了起来)
师:马上要下课了,最后问一个问题:你说洪教头是不是一个坏人?
生:不,洪教头不是一个坏人,可是他没有“让”的精神,他是很骄傲、很自满的人。
生:他不是坏人,虽然他品质不高尚。
生:他肯定不是坏人。因为他有点骄傲自大,所以使人感觉他不好,但他不是坏人。
师:说他不是坏人,说话要有根据。读书要注意前后联系,找根据,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不是坏人?
生: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师:从这句话看出来了,道理说一说。
生:假如他是坏人,他就会说:“你这小子,我打不过你,我一定要请人杀了你。”
师:呵呵,如果他是坏人,他就会这样说。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因为他还知道羞惭,尚有羞耻之心,肯定不是坏人。既然如此,洪教头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定会自言自语地说两句话,而且一定是“唉——”,接着他会说什么?想好。
(生思考)
生:唉,我为什么要跟他打呢?明明知道打不过他还要打!
师:这个洪教头认识太肤浅,你还没读懂洪教头。
生:唉,我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听柴进大官人的话,他都说了林冲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头,哪里打得过他呢?
师:嗯,认识有点深刻了。
生:唉,真羞惭啊,我会败在他的手里,是不是我很骄傲?
师:嗯,丢尽了面子。
生:唉,我怎么会这样呢?我怎么会骄傲自大呢?一场失败的比赛让我以后再也没有见人的脸面了。
师:好,认识有些深刻了。
生:唉,骄傲只能使人落后!
师:哟,毛泽东的话都记住了啊,没想到1000多年前的洪教头能记得毛泽东的话。(众生笑)
生:唉,只怪我见识太肤浅,武功太弱了,没法打败林冲。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练武,再与他比武。
生:唉,我真是自不量力,我一定要再找林冲,让他教我些好武功。
师:不光要学武功,更要学做人啊。
生:唉,就为了逞一时威风,都把我的脸面丢光了。
生:唉,我真是要去好好学习做人了。
…………
于老师这个结课是多么精妙:他采用一个以主带次、迁移运用的处理,巧妙地把学生引入了自我整合、运用的过程中来,进而让他们实现了自我提升的目的。具体说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主带次,实现对洪教头形象的把握。林冲和洪教头是文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及时间的分配等,就摆在了教师的面前。于老师的处理显得十分高明:以明确的方法、清晰的条理,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感知林冲的形象,然后在结课的时候以主带次,让学生迁移运用,自己感知洪教头的形象。由于有了之前明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对洪教头形象的把握是既准确又高效——他们抓住“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这一关键句,一致认为他不是个坏人,只是没有林冲“让”的精神罢了。更让人回味的是,于老师并没到此止步,而是继续让学生口头续写洪教头回家时的“自言自语”,以此让他们依据课文内容深入到洪教头的内心,使人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其二,以次衬主,实现对林冲形象认知的再次升华。表面看,这个结课的迁移运用是了为让学生把握洪教头的形象,但事实上,其作用远不止于此。有了前面对林冲“让”的美德的认知,再让学生反观洪教头,就对比鲜明,高下立判。所以,学生马上明确表示:洪教头虽不是坏人,可是他没有林冲“让”的精神,进而在“自言自语”时表示要向林冲好好学习做人。这其实是在把握洪教头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在反观对比中实现了对林冲高大形象认知的再次升华。可谓独具匠心,一举多得。
当然,在以口头续写让学生换位体验洪教头内心的过程中,学生表面上是说洪教头应向林冲好好学习做人,但这个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自己,让他们由人及己,实现自我情操的提升与重塑——林冲“让”的美德也必然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最终让他们也成为具有“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美德的高尚之人。这显然就是特级教师于永正这一结课耐人寻味的意蕴所在!(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