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应从“养趣”入手

2015-03-24贺敬斯

甘肃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真实习作教学创作

贺敬斯

【关键词】 习作教学;养趣;真实;公开日记;创作

平台;欣赏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98—01

提到习作训练,教师苦于学生的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则厌于生活的单调平淡、乏善可陈,习作教学因为“无趣”总是逡巡难以前行。其实,写文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古人常“书”(述文)以抒怀,不能书者则“写”(指书法),不能挥豪泼墨者,则“舞”(舞剑)之,更不能者便“嚎”(大声喊叫)之以出其“愤”(指内心的情感)。宣泄情感很平常,是人最合理不过的心理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除了与适合的人用适合的方法沟通交流外,写出来是不二的选择。那如何让学生具有这种感受力,从厌写、无话可写到乐于写呢?下面笔者谈谈在习作教学中“养趣”的几种方法。

一、“养趣”,必先立根本

做文章和做人一样,要有原则。原则多了、复杂了,学生不好遵循,所以这个原则要便于记忆,简单可行。百思而得一字——“真”,即写真事,表真情。

学生写不好,不否定、不批评,不令其重写,但不“真”,则一定要重写。实在不愿看到学生搜肠刮肚地给亲朋好友编排莫须有的悲喜剧,实在不愿看到学生喜笑怒骂表达出的突兀、怪诞,使得文内文外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自己”。教师面对这样的作文,只能啼笑皆非,只能断其文章的遣词造句、写法结构,至于最本真的“情感”,由于是虚情假意,当然不便评价,更不可能沟通、斧正,这大概是教师们沟通的结果。所以,“真”这个原则才是文章的根本。若情之有需者,则以手法结构、遣词造句辅之,以增其色,绝不要堆砌华美词句,生搬修辞、硬造故事,写出那些华而不实的风花雪月,扭捏造作的悲春伤秋来。

在笔者看来,这个原则不仅用于行文,更适用于做人,所以笔者在教育学生时也以此为准——只有真诚、坦荡的人才能写出“大”文章。

二、“养趣”,必要开心窗

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时,教师会认为是学生不留心观察生活,学生则抱怨自己的生活千篇一律。真的如此吗?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生活。那么,怎样让学生去留心、去观察、去感受呢?

1.引趣——创建班级的公开日记。在笔者眼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到家庭、学校和城市,大到国内外的风景与时政,都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笔者通过创建班级的公开日记,鼓励学生将有所感触的人、物、事、景、情,甚至一些随时引发的想象记下来,内容不局限于写班级同学,也不约定文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成趣——搭建自在的创作平台。有了第一层的铺垫,时机到了,笔者便建议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本子去记、去摘,不要让这些人、物、事、情、景随时间流逝而泯于记忆,那样人生才会变“薄”。当然这件事不要强迫学生,不要定时、定量写固定的内容,一定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批阅时要做情感认知上的斧正与交流,顺带着纠正一些文法和错别字,尽量与学生交心,这全是为了“养趣”,为了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入写作的天地。

三、“养趣”,必须懂欣赏

冰心说得很好:“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有益于写文章,但有三类书笔者不希望学生阅读,因为阅读、积累的起点太低对学生并无好处。第一类是语言动作夸张、内容暴力或乖张,情节重复拖沓,有着不良引导性的漫画书。第二类是恐怖、惊悚类,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结集出版的杂志。第三类就是作文辅导书。万事开头难,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不要局限在写作课上,时时处处遇到好文章、适合学生欣赏的文章,都可以读给学生听。起初,教师可带领学生鉴赏,之后慢慢交给学生,让学生简短地说一说读后感,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浓了。当然,教师只是推荐读物还不行,还要常与学生谈谈书中的人物、情节,交换感受,时而争辩,时而质疑。学生喜欢读了,便会有写的欲望,有喜欢的文章和作家了,写的时候便会有写法和风格。由心而发的写作,适时的修辞,恰当的语言,总比堆砌的华美、空洞的内容要好得多。所以,学、练要由内至外,也就是重视真切的表述,写作的手法、积累的词句要适合文章的内容,而不是从外在和表面入门。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真实习作教学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