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颅内出血病因和预后分析
2015-03-24王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
王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 卫辉 453100)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急性颅内出血病因和预后分析
王倩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PICU)急性颅内出血的病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PICU危重病中的41例急性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本组41例患儿中,病因如下:迟发性维生素K( VitK)缺乏症16例( 39. 02%),脑血管畸形7例( 17. 07%),颅脑外伤8例( 19. 51%),病毒性脑炎4例( 9. 76%),脑肿瘤破裂2例( 4. 88%),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各1 例( 2. 44%),不明原因3例;②本组41例患儿的预后:治愈8例( 19. 51%),临床表现好转13例( 31. 71%),放弃治疗11例( 26. 83%),死亡6例( 14. 63%)。结论:小儿急性颅内出血病因复杂,预后较差,需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急性颅内出血;重症监护;预后
颅内出血( ICH)是一种临床危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是脑性瘫痪、癫痫、智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PICU危重病中的41例急性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了解其病因和预后,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PICU危重病中的41例急性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d-12岁,平均( 8. 62±2. 10)岁;主要症状:惊厥26例,嗜睡或昏迷14例,呕吐19例,哭闹、烦躁5例,失语2例,部分患儿存在≥2种以上症状。
1.2辅助检查
①头部CT扫描,证实为颅内出血,出血部位如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脑实质出血13例,硬膜下出血11例,硬膜外出血6例,脑室内出血8例,其中多部位出血20例。②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Hb<6g/L者4例,PLT减少2例。③电解质及血糖测定:低钙血症12例,低钠血症12例,血糖增高8例。
1.3治疗
根据患儿的诊断结果,予以相应的治疗。比如针对迟发型性维生素K( VitK)缺乏症,采用静脉滴注方式予以VitK,剂量为5-10mg/d,治疗时间为3-5d;对于脑室内积血或出血局限有占位效应者,采用外科手术(脑室引流术或血肿清除术)予以治疗;结合患者的症状,给予抗惊厥、脱水剂、输血或血浆予以治疗。
2.结果
2.1本组41例患儿的预后和转归
本组41例患儿中,逐渐时间为3h-60d,平均住院时间为( 46. 32± 12. 62) d。其中。治愈8例( 19. 51%),临床表现好转13例( 31. 71%),放弃治疗11例,死亡6例。
2.2本组41例患儿的病因与预后的关系
本组41例患儿中,迟发性VitK缺乏症死亡率( 12. 50%),脑血管畸形死亡率( 14. 29%),病毒性脑炎死亡率( 25. 00%),血友病死亡率( 100. 00%),不明原因死亡率( 50. 00%),其它因素死亡率均为0。
3.讨论
小儿颅内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危重症,从病因来看,迟发性VitK缺乏症、脑血管畸形和颅脑外伤等,偶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急性颅内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存活者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在临床早期诊断中,主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各种辅助检查等。
据相关文献报道,在小儿急性颅内出血患儿中,迟发性VitK缺乏症的发生时间大多在出生后1周-6个月[2]。在本组41例患儿中,16例迟发性VitK缺乏症发病时间为出生后4个月,据临床检查和家属调查显示,16例患儿均为母乳喂养,其中2例存在较长时间的腹泻史。据研究显示,母乳含VitK少,如小儿无其他来源的VitK,则会在数周内出现VitK缺乏,诱发低凝血酶原血症[3]。此外,长期腹泻也是VitK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小儿发生VitK缺乏症,对于母乳喂养,需适当补充VitK,比如每日喂牛奶1-2次。
从本组41例患儿的辅助检查结果来看,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20例出血部位≥2个患儿中,提示急性颅内出血的特点之一是多发性出血灶。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死亡儿童中,意外伤害(比如中毒、溺水、颅脑外伤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4]。在本文研究中,由颅脑外伤造成的急性颅内出血8例、儿童年龄较小,其血容量较少,一旦发生颅脑外伤,其缺血耐受能力较差,即使是少量出血,也有可能会导致贫血、休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颅脑外伤引起的急性颅内出血患儿来讲,需要严密观察其意识变化,据临床研究发现,患儿从烦躁到嗜睡是病情恶化的预兆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外科手术予以治疗。
脑血管畸形是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本文研究组中,有7例患儿为脑血管畸形导致的急性颅内出血。脑血管畸形是胚胎期脑血管胚芽异常发育形成,比较常见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约为52%-77%此外还有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等。当患儿出血突发性头痛、呕吐等症状,或伴随偏瘫、意识障碍等情况时,需考虑为脑血管畸形。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参考MRI和脑血管造影,同时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对于此类患儿,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将血肿清除,同时对畸形血管进行结扎。此外,血友病、病毒性脑炎、脑肿瘤破裂、血小板减少症也会造成急性颅内出血,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据临床资料显示,颅内出血预后较差。本文41例患儿中,仅治愈8例( 19. 51%)。
小儿急性颅内出血病因较多,以迟发性VitK缺乏症为主,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提升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杰,孟娟,宋海洋,等.应用抗血栓药物患者急性颅内出血的治疗策略[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 01) :90-91.
[2]孙多成,肖忠.新生儿及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7) :399-400.
[3]曹丽.小儿急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 ( 32) :181-182.
[4]孙颖华. 66例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 06) :208-209.
作者简介:王倩:女,汉族,( 1988年07月-),本科,护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 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2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