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2015-03-24郑霞罗赟
郑霞 罗赟
(贵州省纳雍县中医院 贵州纳雍 553300)
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郑霞 罗赟
(贵州省纳雍县中医院 贵州纳雍 55330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内科2010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52例,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52例血压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对于老年性高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高峰[1]。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积极治疗的同时,经过精心的护理,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12年。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均给予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2.结果
52例高血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护理
3.1 血压的测量测量血压时,要求房间保持安静,听诊器搁血管跳动的地方,袖带放置在肘关节上一寸的地方,松紧要适中,心脏和袖带在同一水平线上量得最准确,缓慢放气,使水银柱平稳下降,以减少测量误差。护士态度要和蔼可亲,测量血压前尽量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取得信任,使其放松情绪,测量出真实的血压。患者要安静休息片刻后再进行血压测量,尤其走路或做较剧烈运动后需要休息30 min以上测量。听诊器里出现第一声时,血压计上所记录的数值就是收缩压的值,听诊器里的声音渐渐微弱最后完全消失的时候血压计上所记录的数值就是舒张压的值。
3.2 一般护理:保证足够充分的休息及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劳累,提倡适当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漫步、体操、游泳、太极拳等,不宜长时间的超负荷的剧烈运动,如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适当给予镇静剂,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需要住院治疗并绝对卧床。
3.3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是保证患者血压平稳的基础,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以清淡的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宜,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 g,保证足够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如钾、钙等,同时多食绿叶蔬菜、豆乳类、谷类、水果等食物,少吃脂肪、鱼类及油炸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让患者戒烟戒酒。3.4心理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易激动,出现情绪不稳定,如压抑、烦躁及依赖性的矛盾心理,导致记忆力减退,因此向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宣传,使他们充分认识此病的特征,陪同患者积极就医诊治,同时给予患者关系照顾,减少其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压力,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宣传高血压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疏导。护理人员首先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进行准确的评估,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帮助和关爱,使其情绪得到稳定。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关爱及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切忧虑、悲伤、烦恼、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搏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2]。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情绪,只有情绪稳定,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3.5 服药护理:
患者经降压药物的治疗后,症状好转,血压正常后,就自行停药,致血压波动,使机体耐药,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高血压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主动性。严格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从小剂量的开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学会自测血压,定期测量,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如过快过低,可能晕厥导致意外的发生。在服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4.体会
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综上所述,高血压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引心、肾、脑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3],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调整患者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应正确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按时用药,以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
[1]老年高血压102例护理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365-366
[2]胡燕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9)下旬刊:828-829
[3]赵丽华,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235-1236
R473.71
B
1009-6019(2015)02-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