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2015-03-24刘春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部降温体温

刘春兰

(满洲里市第一医院 内蒙古满洲里 021400)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刘春兰

(满洲里市第一医院 内蒙古满洲里 021400)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病,由于该疾病具备发病概率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据有效数据显示,主要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是成年人群的8-12倍。该疾病的发病特征表现为脸部抽搐、四肢处于阵发性状态,此外大部分患者以神志不清晰,双眼眼球上翻为主,并时常伴随着呼吸微弱、口吐白沫等现象。该疾病发作时间最少为几秒钟,长至几分钟内;使家长十分紧张、恐惧。快速、准确、有序的抢救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脑损伤、癫痫等后遗症的发生。现将多年来对其急救和护理措施进行详细总结分析,如下报道。

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9例高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患38例,女31例。患儿发病集中年龄为6个月~3岁之间,69例的诊断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其中营养不良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

1.2 伴随感染:69例患者中存在肺部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病者29例,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症患者25例,11例患者为肠道感染者,低钙致高热惊厥2例,疫苗注射后惊厥2例,平均惊厥时间为0~5 min。

2.急救治疗

2.1 迅速给氧:及时给氧可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防止脑损害和继发性全身缺氧的发生,一般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2小时,观察患儿面色由青紫色变成红润色,防止长时间吸氧发生肺氧中毒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2.2 迅速降温控制惊厥发作:多数患儿抽搐时间短,未经处理已自行缓解,但仍处于体温上升期,需及时退热。可先将头部置冷毛巾或冰袋,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脑部组织的新陈代谢,防止氧量过度消耗,增加患者脑部缺氧的耐受性,确保脑部细胞快速恢复。①首先给予患者物理降温措施,对于体温超过39°C以上的患儿可先采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要做到有效擦浴,手心、腋窝、腹股沟等处要稍用力并延长停留时间,一般每侧为3分钟,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脚底放热水袋,以促进足底血管扩张而减轻头部充血,禁止擦拭胸部、足底、颈部等位置,防止出现不良症状[1]。②药物降温,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退烧药物,如复方氨林巴比妥、安瑞克、退热栓等,两次退热药使用间隔时间为4h以上,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

2.3 止惊镇静:地西泮为惊厥首选药,遵医嘱给药每次0.1~0.3mg/ kg,以1mg/min的速度缓慢静推,30min后可重复一次。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破伤风除外)首选止惊药为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10mg/kg静脉注射,每日维持量为5mg/kg。全部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血液、呼吸、意识恢复情况等,如出现不不良症状,应给予相关急救措施。

3.护理方法

3.1 防止窒息:如患者出现窒息现象,应立即实施就地抢救措施,首先将患儿平卧与地面,将头部偏向一侧,并在头部低下放一些柔软的物品。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使气道通畅。将患者舌部缓慢向外牵拉,利于避免因舌后下坠导致呼吸系统受阻,给患者呼吸造成障碍。并及时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防止患儿家长按压、摇晃、搂抱患儿。

3.2 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将柔软的棉质物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擦伤受损。对已出牙的病患在其上下臼齿间垫置牙垫,避免舌部损伤。当牙齿紧闭期间,不要强行将其撬开,防止给牙齿带来损伤。

3.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惊厥持续时间在15min以上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其脑部损伤情况,并检查其是否存在清醒意识,检查患者有无疼痛感以及有无呕吐等症状。此外,还应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频率减少,叹息样、双吸气等异常呼吸。并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概率、发作时间、发作情况、发作症状、发作位置、发作期间是否存在意识等,发作前有无多汗、易惊、尖叫;并观察患者是否处于昏迷、嗜睡、昏睡等状态,注意有无呕吐、腹泻、皮疹、发热等状态[2]。如患者存在惊厥不止的等情况,应及时告知治疗医师,并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相关治疗措施,防止不良症状的出现。

3.4 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部分患者及时以及患者由于对高热惊厥疾病认识不足,因此对治疗产生怀疑,所以要向患者和其家属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该疾病知识,注意事项,治疗流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等;此外,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小儿高热惊厥可以做到有效预防,但在后期还是会出现的,所以告知家属应以控制患者体温为主,并指导家属如何对体温进行控制,指导其运用物理降温以及药物降温等措施达到控制体温的效果[3]。与此同时,向其演示面对突发性惊厥时的救治方法,例如:按压患者的合谷穴、压人中等,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

心理护理:小儿患病后会产生恐惧、焦虑及自卑心理,护士要经常和患儿及家长交流,解除其心理负担。

4.结果

69例住院患儿,65例惊厥在10min内自行缓解,4例患者长时间处于惊厥症状中,时间为>30分钟。给予有效护理和急救措施后获得有效控制,并对患者患病情况、呼吸系统进行严密观察,住院4-6d顺利出院,未出现脑损伤的情况。

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具备起病急、病情汹涌等特征,因此需要给予快速、准确、有效的镇静药物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抽搐症状的出现,这是护士采取急救护理的重点。如在长时间内未进行任何治疗措施,轻则会引发脑水肿、脑部缺氧等症状,重则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及敏锐的观察力,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

[1]赵炳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5.

[2]聪敏.小儿惊厥[J].医学综述,2006,12(8):747-749.

[3]张纯.北京市崇文区小儿高热惊厥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1991,29:43.

R720.597

A

1009-6019(2015)02-0219-02

猜你喜欢

脑部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