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复位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76例体会
2015-03-24刘柱文
刘柱文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医院骨科 吉林 长春 130200)
跟骨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骨折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75%.其中70-75 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跟骨畸形、腓骨长肌腱鞘炎等并发症,致残率可达30%,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多趋向于手术治疗。我院在2009年4月-2013年4月年采用透视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76例81 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76例81 足,男,69例74 足,女,7例7 足,年龄在24-62 岁之间,平均为48.6 岁。致伤原因:全部为高处坠落伤。合并胸腰段骨折5例。跟骨骨折按SandersⅡ型34例,SandersⅢ型42例.受伤时间为伤后1h-9d,入院后1-3 天内手术治疗。均采用C 臂透视下手法复位或克氏针翘拨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术。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CT 扫描明确骨折情况。患肢抬高制动、局部冷敷、消肿治疗。
手术在腰硬麻醉下进行(部分合并胸腰段骨折患者,在全麻下分步手术)。单侧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或轻度健侧侧俯卧位,双侧采用俯卧位,由手术床调节体位配合手术。根据术前阅片前情况,透视下术中手法强力内翻跟骨并强力跖屈患足,复位满意者,透视下由跟骨结节处沿跟骨长轴向前下置入2 枚3.5 或4.0mm 克氏针固定。复位不满意者,该2 枚克氏针暂不通过骨折线,于牵引状态下行C 臂透视,复位良好者,继续进针,复位不满意者,另以克氏针于撬拨或挤压骨块使之复位,使关节面尽量平整,恢复跟骨高度、宽度、长度以及恢复Bohler 角和Gissane 角,必要时行跟骨牵引针配合复位。复位满意后继续进针至骰骨。必要时加跖屈位或跟骨U 型石膏固定。
1.3 术后治疗
术后常规止痛抗炎、消肿治疗。术后48 小时主被动进行踝关节及组织运动,保持钉道无菌、干燥,及时换药。加石膏固定者,术后4 周摘除石膏,加强功能练习,8-10 周取出骨折愈合后,门诊取出克氏针,逐渐负重行走。
1.4 疗效评定
按照Maryland 足部功能评分评估患足功能。分为优、良、可、差。
2.结果:
所有患者除1例外地患者未能随访外,余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 个月,所有患者无皮肤坏死、钉道感染。随访结果:优:58例62 足,良:11例13 足,可:5例,5 足。差:1例1 足。失访:1例足。结果:优良率:90.1%。
3.讨论: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与行走方面起重大作用。跟骨呈特定的几何形状的不规则立方体,结构特点为海绵状松质骨,不同形式的作用力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1]。跟骨骨折后,足跟部可极度肿胀,踝后沟变浅,整个后足部肿胀压痛,易被误诊为扭伤。跟骨的海绵状骨质压缩后常无清晰骨折线,临床常依据骨的外形改变、结节、关节角的测量,来分析和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2]。跟骨骨折在临床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60%-75%.其中70-75%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跟骨畸形、腓骨长肌腱鞘炎等并发症,致残率可达30%[3],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多趋向于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4]。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方法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1] 张金利,马宝通,董强,等.跟骨骨折的损伤机制与治疗新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1):42-44.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06-807.
[3] 杨万雷,钱宇,平建锋,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S、Ⅲ型跟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9):800-803.
[4] 李西成,张英泽,潘进社,等,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