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不同引流包扎方式效果对比分析

2015-03-24姜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胶管腋窝纱布

姜雷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大凌河医院外科 辽宁 锦州 121200)

乳腺癌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女性乳房常见的肿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历来是临床外科的一个难题。我院外科对2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与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的传统"胶管引流+加压包扎"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实验组:自2011年至2013年我科对23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胶管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70岁,平均(48.5 ±5.8)岁,体重48~75kg 平均(54.6 ±7.6)kg,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和手术方式比较,均无差异(P <0.05)。

1.2 方法

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组的患者在缝皮前自术区外至腋窝顶部沿内下方放置一胶管引流、沿途多剪几个侧孔,缝合皮肤后接负压吸引器持续吸引。创面于腋窝、锁骨下区分别用柔软纱布填充,最后纱布垫覆盖术口,胶带适度包扎粘贴,无须绷带和大量纱布垫加压包扎固定,术后持续负压吸引5~7 天,引流量每日少于20ml 后拔管,术后5 天换药。单管引流+加压包扎组的患者在缝皮前只于腋窝处放置胶管引流一根,皮瓣及切口用绷带和大量纱布垫加压包扎,术后引流管接引流袋,引流量每日少于20ml 后拔管,术后5 天换药。

2.结果

传统胶管引流+加压包扎组发生皮下积液者占69.7%,用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组发生皮下积液者7例,占30.4%,传统胶管引流+加压包扎组皮瓣坏死者占13.5%,改进后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组发生皮瓣坏死者仅1例,占4.3%.差异有显著性(P <0.05)

3.讨论

当前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多和年轻化趋势,治疗方案是尽早实施手术,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措施。主要的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影响患者创面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术后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外科临床的常见术后并发症,会导致患者延长住院时间并影响辅助治疗的及时进行。

我科多年来一直采用"胶管引流+加压包扎"引流方式,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高,从精神上、身体上及经济上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据本院以往的病例统计,皮下积液发生率60%~75%,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1%~22%。皮下积液的原因主要为淋巴漏﹑皮下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引流管放置不当导致引流不畅、过早拔除引流管、过早的大范围活动患侧肩关节等,而皮瓣坏死是由于 皮瓣分离过薄或薄厚不均、缝合张力包扎压力过大、电刀使用不当、引流放置不妥造成局部血运障碍所致。而术后引流包扎的方式的选择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皮 片愈合的好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乳腺癌术后不同的包扎引流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胶管引流+加压包扎"方式容易导致引流不畅及包扎压力过大引起局部血运障碍,而采取"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不仅可以使积液更充分引流,使积液发生率显著降低,且可以减少对皮瓣的压迫,使皮瓣坏死几近消失,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采取"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引流管径要足够大,管壁不能太软,侧孔要多;②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持续负压吸引[1];③要观察皮肤粘贴情况,尤其是腋窝和锁骨下窝,因创口缝合后皮瓣会有一定的张力,皮肤难以粘贴紧密,因此在该处要重点进行加压包扎,用柔软纱布充 填于腋窝和皮瓣上适当加压包扎;④术后3~7 天再开始适当范围的活动患侧肩关节,避免过早活动导致皮瓣与创面分离;⑤拔管时注意其上方用纱布跟随挤压原置管处的皮肤,将残存在窦道的皮下液化物挤出来,以预防感染[2]。

总之,通过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胶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和"胶管引流+加压包扎"的患者进行比较,改善术后引流包扎的方式,可以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减少患者胸部的胸闷、憋气、潮热等不适,减少因绷带过紧造成皮肤损伤、压伤的可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1] 华积德.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437.

[2] 原希荣,刘艳芳.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吸引引流对创面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2):219.

猜你喜欢

胶管腋窝纱布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防水的纱布
再次离心血清分离胶管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是雾,不是纱布
小纱布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