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5-03-24宋海模

当代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胆源非手术治疗淀粉酶

宋海模

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宋海模

目的 探讨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单元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轻型40例,重型15例,梗阻患者17例;梗阻患者中14例行早期急诊引流治疗,治疗痊愈后出院;其余55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均痊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5.4±3.5)d,无患者死亡。结论 予以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及时、合理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于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解除胆道梗阻;对于非梗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则应及时进行非手术治疗,待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再选择行胆道手术的最佳时机,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治疗情况

由于胆胰管通道受到炎症影响、胆系结石阻塞以及外源性压迫等,导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发生,该疾病属继发性胰腺炎。当前在临床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多采用手术,尽早减轻以及解除胰胆管内高压带给肝脏、胰腺的损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1]。本研究就以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余干县枫港乡卫生院接受治疗的72例单元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1例,患者年龄33~70岁,平均(53.2±4.7)岁;患者均有上腹部疼痛的表现,且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尿淀粉酶均有显著增高;72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伴有畏寒、发热,10例患者并发高血症,13例患者伴有冠心病、心脏病,19例患者并发黄疸。

1.2 诊断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症分型、治疗方法以及诊治结果等资料。

1.2.2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1)伴有胆道疾病病史;(2)经由病理手术证实;(3)合并肝功能损害并存在黄疸;(4)血淀粉酶值比正常值要高出3倍及以上;(5)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存在胆总管结石或胆囊,同时伴有急性胰腺炎。

1.2.3 胆道梗阻诊断标准[3](1)血清胆红素有持续性显著增高;(2)行影像学检查,或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有胆管扩张;(3)当患者行胃肠减压时并未发现胆管中有胆汁引出。

1.3 治疗方法

1.3.1 非手术治疗 (1)禁止饮食,同时做肠胃减压;(2)行液体补充,对患者有可能发生的休克做及时预防处理,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3)做好对患者的解痉、止痛处理;(4)使用药物进行对患者抑制胰腺分泌及乙酰酶活性的应用;(5)做好对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6)合理应用抗生素;(7)中医药治疗;(8)采用恰当措施处理腹腔渗出液。

1.3.2 手术治疗 当患者有如下症状表现时,包括:(1)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存在的胆道梗阻;(2)腹腔伴有诸多积液存在,腹内压显著升高,胰周感染病有明显腹胀;(3)伴有爆发性胰腺炎;(4)后期伴有并发症发生;应选择手术治疗。当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分别采用早期治疗、延期治疗;(1)早期治疗:病发3d内,行手术治疗,将胆道梗阻的问题予以解除;结石取出后行畅通引流;同时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相应的选择胆囊切除术或者小网膜腔胰腺区引流术;(2)延期治疗:当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后,予以有效的手术干预,通常来说是在当囊切除之后,再行胆总管切开术,做探查引流,或者切除胰十二指肠。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结果 经影像学诊断,72例患者中有胆囊结石39例,占54.2%;胆总管结石20例,占27.8%;胆管扩张11例,占15.2%;2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占2.8%;分级结果表明:其中40例为轻型患者,15例为重型患者;40例轻型患者中22例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10例患者伴有血钙降低,8例患者为高血糖;梗阻患者17例,其中轻型梗阻10例,重型梗阻7例。

2.2 治疗结果 72例患者中,17例患者为梗阻型患者,其中有14例患者予以早期急诊引流治疗,治疗痊愈后出院;其中40例未合并梗阻且属轻型患者以及15例为合并梗阻但却属重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均痊愈;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后,行胆道手术患者37例,结石自行排除者3例。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4±3.5)d,无患者死亡。

3 讨论

经大量临床实践表明[4],酒精滥用以及胆石症属于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最普遍病因;特别是在我国临床实际中,胆石症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关键病因。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诸多相应的检查手段也在随之不断的发展、进一步更新,比如说在当前临床实际中,超声内镜检查就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为该疾病的确诊提供有效依据。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进行诊断,对于该病症急性期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另外也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症的反复发作。

近些年来,临床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确定患者胆道是否存在梗阻;(2)一旦患者胆道发生梗阻必须及时解除;基于此,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进行确定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患者在早期时会出现腹胀等因素,直接阻碍腹部超声学检查敏感性的提高,因此,应拓展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的其他确定方式[5];同时,由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年龄较高,也会导致其谷氨酰转肽酶、血淀粉酶、碱性磷酸酶与转氨酶等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对肝脏的生化酶学检查、超声学检查加以合理结合,对该病症的早期诊断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在临床上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主要依据两个标准:(1)病情为急性;(2)伴有梗阻、感染等胆道系统的活动性病变。对该病症的诊断也需要具备下列几种条件:(1)做好对胆道系统疾病处于活动期的充分认证,比如是否在肝内胆管、胆囊以及肝外胆管处合并有阻塞感染的发生,有无存在结石或者蛔虫嵌顿等;(2)进行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时,应排除患者由于腹内脏器炎症而导致的淀粉酶非特异性升高;诊断标准为血淀粉酶高于

500U/L、尿淀粉酶高于1200U/L[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所纳入研究的7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型40例,重型15例,梗阻患者17例;梗阻患者中14例行早期急诊引流治疗,治疗痊愈后出院;其余55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均痊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5.4±3.5)d,另外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7-9],无论是对普通胰腺炎患者还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更好疗效。但是,不包括患者发生病情恶化问题,如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梗阻难以解除,就会显著提升患者胆胰管内压力,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由于一味坚持保守治疗而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对患者还未发生梗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应有效予以非手术治疗,待胆、胰炎症完全痊愈后,再选择最佳时机行胆道手术。

[1] 关养时,陈旭辉,李晓强,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6):105-106.

[2] 左罗,王春晖,杨锦林,等.临床路径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2):104-107.

[3] 陈铁炯,郭永忠,章焱,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5):660-661.

[4] 周毅,刘晖.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7):768-770.

[5] 刘圆圆,江迈红,戴光荣,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2):976-979.

[6] 廖晓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临床体会[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107.

[7] 吕海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08,1811.

[8] 赖济平.浅谈应用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242-243.

[9] 刘习庚.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0-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5.051

江西 335100 上饶市余干县枫港乡卫生院(宋海模)

猜你喜欢

胆源非手术治疗淀粉酶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