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法谋略与海上围捕暴力犯罪嫌疑船舶问题研究

2015-03-24李世雄臧建忠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谋略兵力执勤

李世雄,臧建忠

(公安海警学院 船艇指挥系,浙江 宁波 315801)

兵法谋略与海上围捕暴力犯罪嫌疑船舶问题研究

李世雄,臧建忠

(公安海警学院 船艇指挥系,浙江 宁波 315801)

围捕是海警舰艇制控暴力抗法、高速逃逸等具有较高威胁等级的暴力犯罪嫌疑船舶的有效战术之一。海上围地实质在于利用围困敌人的有利态势,使其一旦进入则兵力不得伸展且难以逃脱,可基于自然条件或人工构建。其战术包含布阵、诱敌、围困三个阶段,战术运用过程遵循《孙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于人”、“诡道”等战术思想,讲求隐蔽布阵、灵活诱敌、快速合围。

孙子兵法;谋略;围捕;海警

海警舰艇在遂行海上反暴恐、反抢劫、缉毒等任务时,面临着犯罪嫌疑船舶(如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船舶、毒品走私船)暴力抗法、高速逃逸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执勤舰艇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采用围捕战术对嫌疑船舶进行有效制控,一方面在心理上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以消弭其暴力抗法的企图,另一方面在态势上形成封闭的包围圈以切断对方一切可能的逃逸路线。但在一般的海域条件下,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执勤兵力进行科学的规划部署,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使犯罪嫌疑船舶落入我方部署的包围圈,这对海警舰艇运用战术与谋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家绝唱,其基于“五事七计”作战理论体系[1]所包含的作战理念与用兵思想(特别是“围地”的理念)在化解这一难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借用《孙子兵法》中各种计策谋略营造出瓮中捉鳖的态势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围捕,将有助于提高海警舰艇遂行海上反走私、缉毒等危险任务时的效率。

一、围地及对海警执勤的战术意义

(一)围地的含义、特点及战术价值

在地理条件上,孙子对作战可能面临的九种形势进行了归纳总结:“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背固前隘者,围地也”(《孙子兵法·九地篇》)。从《孙子兵法》对围地的阐释来看,围地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可供进入的道路狭窄;第二,退路迂折,一旦进入,退出较为不易;第三,出入口狭隘,容易被对方阻塞而难以退出;第四,围地中难以发挥兵众优势,利用此地利,可以以少胜多。

由此可见,围地在作战方面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第一,它可以较好地控制敌人。通过控制围地的出入口,可以将入围的敌人牢牢关闭在“口袋”之中,使之无法逃脱。第二,自然条件极大地压制了敌方的作战优势。在围地中兵力不能像平时那样正常施展,兵力数量方面的作战优势会被自然条件所抵消。第三,容易控制。围地的关键就是控制住隘口,相当于扼住了敌人的咽喉。隘口地形狭窄,易守难攻,用少量的兵力即可牢牢扎住“口袋”。因此,孙子在兵法中指出:“围地,吾将塞其阙”(《孙子兵法·九地篇》)。如果能够利用围地将敌方困住,制服敌人将变得更为容易。

(二)围地的战术实质与内涵拓展

围地的战术实质在于具备围困敌人的有利态势,使敌人一旦进入则兵力不得伸展且难以逃脱。因此,在一般的战术运用层面,可以将围地由自然形态向一般形态引申——当不完全具备自然形态的围地条件时,可通过人为创造条件实现对敌方的围困。

孙子所讲的围地,是天然形成的自然地理态势。在海警舰艇执勤过程中,这种自然地理态势不是常态,特别是远离海岸以后岛屿逐渐减少,基本不具备自然构成围地的条件。围捕在实战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但不应局限于自然地理条件。兵法与谋略的运用可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通过人为构建围地条件使围捕战术在一般的海域自然条件下都能得到广泛运用。

二、海上围地条件及其构建

从特点及战术实质不难看出,符合战术要求的海上围地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适合的阻遏点、便于扼守的进出通道以及符合要求的水深条件。以上要素在地理条件许可时可以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当地理条件难以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人为构建。因此,海上围地的获得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第一,藉由地利;第二,主动人为。

(一)自然围地条件分析与选取

藉由地利所获得的围地即自然围地,它要求在执勤海域内除了可供进出的水道外,其他方向被环岛或船只无法逾越的浅滩所包围。被浅滩包围的海域是否具备围地条件,需要根据海区地理条件、潮汐情况、犯罪嫌疑船舶的吃水深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当浅滩没水深度与犯罪嫌疑船舶吃水深度接近,试图通过将导致船舶搁浅时,这种浅滩就能够有效构成围地。反之,如果相对水深冗余度较大,犯罪嫌疑船舶可以自由通过,这种浅滩就不足以构成围地。在一些潮差变化较大的近海海域(如一些江河入海口、港湾等),浅滩没水深度受潮高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吃水一定的船舶,浅滩能否构成围地就与潮时的变化密切相关——在高潮时间段不可能构成围地,而越接近低潮时间段构成围地的可能性越大。我国沿海岛屿星罗棋布,通过兵力的合理布局可以构建出很多自然围地,比如东海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东南沿海的大亚湾附近海域、珠江口(上、下川岛)附近海域、湛江水道附近海域,南海西沙琛航锚地附近海域等。

(二)人工围地的构建

人为创造条件构建人工围地,本质上是基于执勤舰艇的有效控制范围使犯罪嫌疑船舶不能逃脱。只要执勤兵力满足要求,不论有无天时地利,这种围地都可以在执勤海域得以构建。一般情况下,借助三个阻遏点就可以在执勤海域对犯罪嫌疑船舶形成较好的包围。按照是否借助地理条件,构建人工围地可以分为依托自然阻遏点(含依托一个自然阻遏点和两个自然阻遏点两种情况)构建和纯人工构建两种主要方式,方法如下:

1.依托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

(1)自然阻遏点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自然阻遏点对围捕行动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能够有效阻遏犯罪嫌疑船舶逃逸的海上自然目标(如岛、礁、浅滩等)都可以被用来构建人工围地的阻遏点。这些阻遏点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处于犯罪嫌疑船舶航线附近;第二,对犯罪嫌疑船舶具有较好的阻遏效果;第三,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优先选择利于执勤舰艇隐蔽的岛礁等。依托一个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的兵力部署与基本态势如图1,依托两个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有两种基本类型,其兵力部署与基本态势分别如图2和图3。

图中,T表示犯罪嫌疑船舶,AB为其航线,X1、X2分别为执勤舰艇,P为执勤舰艇的有效控制范围(以火力有效打击范围作为参照),I(I1、I2)为自然阻遏点,态势CDI(图1)、CI1DI2(图2和图3)均为构成围地的初始态势,态势EFI(图1)、EI1FI2(图2和图3)均为兵力部署初始态势。

图1 依托一个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兵力部署图

图2 依托两个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兵力部署图

图3 依托两个自然阻遏点构建人工围地兵力部署图

(2)围地的构建方法

构建人工围地包含自然阻遏点选择、初始兵力部署和占领围困阵位三个基本步骤,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根据执勤海域地理条件和犯罪嫌疑船舶航线选择合适的岛、礁、浅滩等作为自然阻遏点;第二,依据犯罪嫌疑船舶的行动路线,依托阻遏点进行兵力部署;第三,依据犯罪嫌疑船舶所处态势展开兵力行动,分别占领围困阵位,构建人工围地。初始兵力部署依循以下原则:第一,协同兵力之间具备协同通信能力(或能在上级指挥下进行协同);第二,各协同兵力能在犯罪嫌疑船舶逃逸出围地之前分别抵达围困点,完成对犯罪嫌疑船舶的包围;第三,兵力部署应满足拦头截尾的要求,在合围过程中能有效防止犯罪嫌疑船舶加速逃逸或掉头逃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基于有效协同和有效包围的原则选择兵力部署初始点位置E和F,在此两点,执勤舰艇X1、X2具备协同通信能力,并且能在犯罪嫌疑船舶T逃逸出围地态势(如图1中的CDI,图2和图3中的CI1DI2)之前分别抵达围困阵位C和D,完成对T的包围。

2.纯人工构建围地

纯人工构建围地即在无地利可用条件下,通过执勤舰艇之间的部署与协同对犯罪嫌疑船舶形成包围态势(如图4所示),构建过程包含初始兵力部署和占领围困阵位两个基本步骤。构建时,基于有效协同和有效包围的原则,根据犯罪嫌疑船舶航线选择兵力部署初始点位置G、H和I,确保执勤舰艇X1、X2和X3在G、H和I点具备协同通信能力,并且能在犯罪嫌疑船舶T逃逸出围地态势ADE之前分别抵达D点、E点和A点,完成对T的包围。

图4 纯人工构建围地兵力部署图

图中,AB为犯罪嫌疑船舶T航线,X1、X2和X3分别为执勤舰艇,P为执勤舰艇的有效控制范围(以火力有效打击范围作为参照),态势ADE为构成围地的初始态势,围地的有效围困范围为ACDBEF,态势GHI为兵力部署初始态势。

三、海上围捕战术的战术思想、谋略及实施方法

从最终战术目的来看,不论是人工构建围地还是利用自然围地进行围捕,都是为了对犯罪嫌疑船舶形成围困之势,使其不能逃逸进而有效制控。这种围捕战术包含了布阵、诱敌和围困三个基本阶段。假拟以下情节,以人工围地条件下的围捕战术为例对各阶段战术思想和谋略的运用进行阐释说明。

(一)情况想定

据可靠情报,T船(3 000吨,最高航速28节)被暴力恐怖分子挟持,沿图中虚线(A—B)所示航线前往目的地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劫持人质,携带有枪支、管制刀具和爆炸物。我执勤兵力(一艘侦查船Z,三艘巡逻艇,分别为X1、X2、X3)欲在S海域(无可利用地形)对其进行围捕。情况想定态势如图5所示。

图5 情况想定态势图

(二)情况分析

根据情报,我执勤兵力与暴恐船吨位相差较为悬殊,暴恐船航速较高,一旦其身份与暴恐意图被我执勤舰艇识破,极有可能利用吨位大、航速高等优势强行突破拦阻逃逸,若不能对其完全制控,登临制服暴恐分子、解救人质可能无法完成。暴恐分子携带武器,暴力抗法可能性极大,危险程度很高,若不能将暴恐船牢牢制控,完全控制船上所有暴恐人员,贸然登临将给我执勤人员带来极大风险。鉴于S海域无可利用地理条件,合理进行人工设围对暴恐船进行围捕成为有效制控的关键。在围捕过程中需要解决隐蔽布阵、灵活诱敌、快速合围三个主要问题。

(三)战术思想、谋略的运用与战术实施方法

海上围捕战术三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遵循一定的战术思想并在战术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策谋略以提高作战效果。

1.布阵

在布阵阶段,应遵循的基本战术思想为基于虚实做到善藏、深藏,以假乱真,令“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2],从而不动声色地进行埋伏。为了使犯罪嫌疑船舶能够放心大胆地进入围地,执勤舰艇不能过早暴露身份。因此,“藏”是布阵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按照孙子的藏兵理念,“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孙子兵法·形篇》),执勤舰艇在布阵时应当借助天时地利进行掩护或灵活借助执勤海域舰船态势隐藏好自己,特别是缺乏理想的自然地理条件做掩护时,利用周边的舰船混淆敌方视听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这种战术思想,布阵阶段要善于隐蔽布阵,解决好藏兵问题。在谋略层面可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利用有利的海区地理条件或附近海域船舶态势做好兵力隐蔽工作。因此,在初始布阵时,一方面兵力应根据需要合理散布,以宽口径方式给暴恐船留出进入围地的通道;另一方面最好能将兵力置于有民船过往的航道附近或作业的海域附近,借助周围船舶做掩护,防止执勤舰艇在远距离上被暴恐船过早发现(特别是被目力识别)。此外,初始兵力部署态势应充分考虑到在后续合围过程中,一旦暴恐船逃逸,能机动灵活地构建新的围困态势。根据这种兵力部署要求,将执勤舰艇X1、X2、X3分散部署,构成兵力部署初始态势GHI,将侦查船Z(假定以舷号为123的民船担任)部署在暴恐船途经航线附近活动。初始兵力部署态势如图5所示。

2.诱敌

在诱敌阶段,主要依循诡道的战术思想,视情采用相关谋略调动对方,使其按照我方意图行动并逐步进入围地。基本的用兵之法在于把握战场主动权,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战术运用层面可借鉴《孙子兵法》兵不厌诈的诡道原则、践墨随敌的调控原则和奇正相生的变化原则[3]灵活实施诱骗行动,如假籍例行训练、明语通信、甚至制造理由直接对犯罪嫌疑船舶下达航行指令等。

依循这一战术思想,在诱敌阶段不仅要善于掩盖真实意图,更要讲求善用谋略、追截巧合,在不惊动暴恐船的情况下完成包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暴恐船行驶至K点时,执勤舰艇X3负责截断其退路,X1和X2向预定围困阵位机动。考虑到随着包围圈的不断缩小执勤舰艇势必暴露这一实际问题,为了使暴恐船在发现执勤舰艇时不至受惊逃逸,谋略层面可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合围行动开始时,侦查船Z扮演一艘违法犯罪嫌疑船,执勤舰艇X3以查缉Z为由执行截尾行动——表面上,X3追缉Z,在甚高频16频道重复呼叫Z:“舷号为123的船只,立即停船接受检查”,Z不予理会,继续与暴恐船同向行进。而实际上,此时X3执行截断暴恐船退路并向A点合围的机动方案。通过这种明处追缉Z,使暴恐船产生执勤舰艇行动目标不在自己的错觉的方式,实现暗中达成对暴恐船进行围困的目的。此阶段协同兵力往围困阵位机动过程中,执勤舰艇与犯罪嫌疑船舶距离的不断缩小极有可能引起犯罪嫌疑船舶的警觉与恐慌,造成其在未完全进入围地之前变速变向逃逸。此种情况下,一方面战术层面要准备实施新的围困。如果暴恐船逃逸,则以截尾舰艇为指挥舰,侦查船Z辅助提供暴恐船具体动态信息,根据逃逸情况对其进行追击并重新构建新的围困态势——向东逃逸,X2和X3从南北两方进行包抄截击,X1截后;向西逃逸,X1和X3从南北两方进行包抄截击,X2截后。另一方面在谋略运用上必须有合适的策略使之顾及到为不暴露自身嫌疑而继续前行。为此,截击过程中可辅助运用假痴不癫之计,假装并未识别暴恐船的真实身份,在甚高频16频道向其表明身份以及追缉Z的意图,明确要求其按指定航线航行不得妨碍公务,并将进入包围圈的最佳路径指定为其航线。

3.围困

围困阶段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旦犯罪嫌疑船舶进入包围圈,立即发挥执勤舰艇良好的机动性能,快速占领围困阵位将其牢牢包围。在人工围地条件下进行合围时,还必须秉持因敌制胜的战术理念,根据需要(如犯罪嫌疑船舶被截尾后偏航逃逸)适时调整机动方案形成新的围困态势。此种情况下要求单舰艇具有更高的战术机动能力,协同兵力之间具有更好的协作能力。

在具体展开围困行动时,为达成出其不意、迅速制敌的效果,谋略层面可采用关门捉贼之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当暴恐船进入围困范围时,X1、X2和X3迅速占领各自预定围困阵位D点、E点和A点,切断其逃逸路径,达成对暴恐船的包围并立即表明意图,警告其已被包围,立即停船接受检查。这种包围态势显现的突然性,既断绝了其逃逸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心理上实施震慑,以突然打击方式使其瞬间陷入无路可逃的绝境,先声夺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负隅顽抗,则以交叉火力进行警告,一方面使其意识到绝无逃跑可能,另一方面对其心理实施强大威慑,彻底击溃其心理防线使之屈服。

四、结束语

当前,针对遂行海上反暴恐、反劫持、缉毒等高危任务,海警舰艇在战术实践层面尚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持,在懂兵法、知谋略,特别是有意识地运用兵法和谋略层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欠缺。海警舰艇对犯罪嫌疑船舶进行围捕过程中,选兵布阵、诱敌入围、困敌制控等诸多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对兵法、谋略加以灵活运用。好的兵法和谋略运用可以通过设形造势牢牢制控,迫使犯罪嫌疑船舶屈服,达到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孙子兵法·谋攻篇》)效果,对确保执勤舰艇自身安全、提高执勤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刘文瑞.《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J].思想史,2012,(12):88-102.

[2] 李如龙.敌对斗争中的“虚实”略[J].滨州学院学报,2007,(10):114-116.

[3] 陶新华,朱永新.先秦兵家决策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1999,(4):230-234.

(责任编辑 杜 彬)

The Art of War & Strategy for CCG Rounding Up the Suspected Criminal Ship

LI Shixiong, ZANG Jianzhong

(DepartmentofWarshipCommand,ChinaMaritimePoliceAcademy,Ningbo,ZhejiangProvince315801,China)

To Round up is an effective tactic for controlling the dangerous suspected criminal ship that would commit violence or escape at high-spee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ounding-up conditions: natural form and man-made form. This tactic is to explain how a suspected criminal ship falling into the trap would be surrounded, which is difficult for it to fight or escape. The tactic consists of embattling, luring, converging and surrounding.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war principles from SunZi would be used such as controlling the war initiative, cheating and so on, an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hiding, luring and converging.

TheArtofWar; strategy; round up; CCG

2015-04-15

李世雄(1979— ),男,湖南宁乡人,讲师; 臧建忠(1964— ),男,浙江宁波人,教授。

●边疆与边防研究

D631.46

A

1008-2077(2015)07-0005-05

猜你喜欢

谋略兵力执勤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为你撑伞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毛泽东在反“围剿”中的军事信息谋略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谋略运用及其启示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与袁旭商榷
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
日军向中国投降之兵力及分布概况
军事谋略与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