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尾气中醛酮化合物的检测与分析
2015-03-24张鹏周洁丹陈学劲李家明
张鹏,周洁丹,陈学劲,李家明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00)
0 前言
甲醛、乙醛等醛酮类物质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会对人类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具有致畸或致癌作用[1-2]。1999年,甲醛、乙醛、丙烯醛被美国加州大气资源部 (ARB)列入有毒空气污染物 (TACs)识别项目[3]。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甲醛正式列为致癌物[4]。尾气排放作为大气中醛酮类物质的一个主要来源,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关于汽车尾气排放中醛酮类物质的检测,目前国内仍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因此,开展发动机醛酮排放物的检测与分析非常有必要。
目前,测定醛酮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5-6]。其中液相色谱法主要是通过羰基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 (DNPH)生成苯腙类衍生物,再用色谱进行分离分析[7]。由于醛酮类物质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专属性高,因此作者采用2,4-二硝基苯肼采样管采集发动机尾气中的醛酮组分,构建可同时分析甲醛、乙醛、丙烯醛等5种尾气常见醛酮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试验方法的重复性进行验证,并用于测定不同负荷下92号汽油的尾气排放情况。
1 试验设备及试剂
传祺1.8 L发动机 (具体参数参见表1);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Thermo),具备紫外检测器 (工作波长360 nm);C18柱 (Athena C18-WP,25 cm ×4.6 mm ×3 μm);Libra Plus-5便携式恒流采样泵 (5~5 000 mL/min,美国BUCK);GL-103A皂膜流量计 (用于流量校准);DNPH-小柱 (350 mg/mL;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臭氧去除柱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醛酮-DNPH标液 (美国O2Si);乙腈 (HPLC级)。
表1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2 试验方法
2.1 尾气醛酮采样装置
参照《空气及废气检测方法》中关于醛酮测试方法[8],采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醛酮化合物,生成的衍生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该法的优势在于:2,4-二硝基苯肼只与尾气中的醛酮化合物反应,对其他物质不会造成干扰,反应具有特异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设计了如图1所示尾气采样系统。
在发动机排气支管出口处串联臭氧去除柱 (防止臭氧氧化甲醛)及DNPH采样管,由于尾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为防止水蒸气在管壁冷凝吸收一部分甲醛,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在采样管前串联了一段30 cm长的不锈钢管,采用电加热带和温度控制器调节管壁温度在60℃。采样管另一端连接流量计,通过恒流采样泵抽取尾气,采样速度为1 L/min,采样时间5 min。采样结束后,密封采样管两端,装入专用的铝衬套中,运回实验室分析。若不能及时分析,置于4℃以下避光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周。
2.2 醛酮分析原理及方法
2.2.1 醛酮采样原理
通过上述方法采集尾气样品后,样品中的醛酮组分会停留在涂渍有DNPH硅胶的采样管中,在酸性条件下,羰基化合物(醛和酮)与采样管中的DNPH会发生如图2所示化学反应,生成稳定有色的腙类化合物。
2.2.2 样品预处理及分析
采样完毕后,DNPH采样管以近5 mL的HPLC级乙腈的注射针管进行洗脱,采集管的下端承接5 mL棕色容量瓶,与瓶口接触处用封口膜密封;洗脱方向与采样时的气流方向相反,洗脱流速控制在约每秒1滴。洗脱液用乙腈定容至5 mL。将洗脱液倒入样品瓶中,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后,经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峰面积进行定量。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色谱条件确定
采用 C18柱 (Athena C18-WP;25 cm×4.6 mm ×3 μm)对5个目标醛酮化合物进行分离,考虑到DNPH采样管用乙腈溶液洗脱,优先选用乙腈/水流动相系统。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的流动相比例优化实验,确定流动相条件为乙腈/水=75/25(v/v),流速为0.7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 μL。根据2,4-二硝基苯腙分子结构特征及文献报道情况,这类化合物在波长360 nm有较强紫外吸收,因此选定检测器分析波长为360 nm。
图3为醛酮-2,4-二硝基苯腙衍生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色谱图,在该色谱条件下,5种醛酮化合物在12 min内出峰并能实现较好分离,根据保留时间从小到大色谱出峰顺序依次为甲醛-DNPH、乙醛-DNPH、丙烯醛-DNPH、丙酮-DNPH、丙醛-DNPH。
3.2 醛酮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置浓度为50 mg/L(醛酮计)的醛酮-DNPH混合标准中间溶液,在10 mL的容量瓶中分别移取不同体积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 (50 mg/L),用乙腈定容,配置成浓度分别为0.1、0.5、1.0、3.0、7.5、15 mg/L的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取10 μL标准系列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析,重复进样3次。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以浓度值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建立工作曲线。如图4所示,所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2≥0.999);试验所得的5种醛酮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5种醛酮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3.3 发动机尾气醛酮排放分析
3.3.1 试验重复性验证
为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在同一工况下 (发动机转速为2 000 r/min,20%负荷)进行3次重复试验,分析92#汽油尾气成分,试验数据见表3。
表3 同一工况下的3次试验结果及相对标准偏差
从以上试验数据可知:5种醛酮化合物3次试验结果计算所得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说明该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3.2 不同工况下的醛酮排放分析
从图5可以明显看出:在2 000 r/min、20%负荷下,燃用92#汽油尾气中5种醛酮化合物均有检出,其中甲醛的含量远大于其他醛酮组分,乙醛含量居第二,丙烯醛、丙酮和丙醛的含量均较小。
为了进一步研究尾气的醛酮排放特性,在发动机转速为2 000 r/min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节气门开度,重点考察92#汽油在不同负荷下尾气中甲醛、乙醛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工况下甲醛/乙醛排放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动机负荷增大到80%时,甲醛和乙醛含量明显下降,甲醛由70%负荷下的4.75 mg/m3降至2.95 mg/m3,乙醛则从1.08 mg/m3减少到0.66 mg/m3,见图6。一般认为,汽油机尾气中的醛酮排放物主要来自气缸及排气系统中未燃HC的部分氧化[9]。随着负荷不断增大,排气温度逐步升高,当温度过高时会阻碍醛酮生成,有可能是这一原因造成了醛酮含量下降。
4 结论
采用DNPH采样管吸附尾气中醛酮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醛酮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 (DNPH)反应所构建的尾气醛酮采集系统,操作方便,选择性和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同时检测尾气中的甲醛、乙醛、丙烯醛等非常规排放物。
(2)采用此方法分析92号汽油尾气成分,结果表明:甲醛的含量最高,明显大于其他醛酮组分,其次是乙醛。同一转速下,高负荷条件下醛酮排放量明显降低。
【1】Peng C Y,Yang H S,Lan C H,et al.Effects of the Biodiesel Blend Fuel on Aldehyde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 Exhaust[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8,42(2):906 -915.
【2】Sawant A A,Shah S D,Zhu X N,et al.Real-world Emiss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from In-use Heavy-duty Diesel Trucks and Diesel Back-Up Generators(BUGs)[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7,41(21):4535 -4547.
【3】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ARB).Toxic Air Contaminant I-dentification List[OL].[1999 - 12].http://www.arb.ca.gov/toxics/cattable.htm.
【4】彭万喜,许少宏,张仲凤,等.世界各国对甲醛释放量的限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9):32 -33.
【5】江飞,蔡忆昔,韩文赫,等.直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低柴油机醛酮类污染物排放[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3):31 -37.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GB/T 15516-1995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7】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625/R-96/010b Deter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Ambient Air Using Adsorbent Cartridge Follow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ethod TO-11A in Compendium of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in Ambient air[S].1999.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与废气检测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679-682.
【9】彭红梅.掺醇燃料发动机尾气中甲醛检测方法及其排放特性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