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楸园读《论语》之《学而》篇(上)
2015-03-24山西刘毓庆讲述贾娟娟整理
山西 刘毓庆 讲述 贾娟娟 整理
经典重读
椿楸园读《论语》之《学而》篇(上)
山西 刘毓庆 讲述 贾娟娟 整理
解读《论语》的著述较多,此为刘毓庆教授在总结研究古今各家讲本的基础之上,取其正解,所做出的最新阐释。刘教授解《论语》,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把握《论语》的核心精神;第二,还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境;第三,确认孔子言说所针对的事物。在此三条原则之上的阐释有对以往阐释纠偏矫枉、对《论语》内涵正本清源的意义。
《论语》 阐释 纠偏 正本清源
君子的心境:祥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是孔子自道其意中之事的。
“子”指孔子,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尊称。为什么称“子”?我想这应该与商人子姓有关。商时有微子、箕子,即因其姓子封于微、箕而得名。周灭商后,商人毕竟是先王之后,其子姓血统仍高贵于一般弱小诸侯之国,故“子”便有了尊敬之意,变成了男子的美称,犹如“姬”本周贵族之姓,后变为女子的美称一样。时人有称“夫子”者,是“大夫”的敬称。孔子曾为鲁国大夫,所以得称“夫子”。“学”是学习;“习”是温习;“说”同“悦”,开心。“有朋”当读作“友朋”。“有”与“友”古通,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愠”是怨的意思,有人说是“怒”,这恐怕有点过重了。别人不了解自己,就要发怒、动气,这不是太小肚鸡肠了吗?一般人也不至于如此,何况君子呢?因此“愠”作怨恨讲,较为妥帖。大意是说:学得知识,时时温习,一遍有一遍的新获,则学识日进,这是很开心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远道而来,谈学论道,畅所欲言,这也是很快乐的;人不理解或误解自己,自己坦然对之,无丝毫怨恨,这才是君子的风度。
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讲学习之乐。
对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现在人不好理解,因为信息时代,重在捕捉信息,而不是领会精神。一本书能读一遍也就不错了,何来时时温习?如果像小学生那样,一篇课文读五遍写三遍,自然也是有“苦”,没有“悦”。但古人不同,特别是孔子,他对新知识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反复温习,务求领会其中的真实意义。《史记·孔子世家》中有一段记载,可谓此章的最佳注脚:孔子跟师襄学琴,已经十天了,他还在反复琢磨那支旧曲。师襄一再催他学习新内容,他先是说自己还没有把握了乐曲的节奏速度,接着又说自己还没有把握乐曲的思想情感,直至有一天,他突然感受到了音乐中呈现出一个巍然屹立的高大形象才罢休。原来他学习的曲子是《文王操》,那高大的形象便是周文王。他在反复的练习、体会中,发现了一个没有人潜入的意义世界。而在这个世界所获得的无穷趣味,是在世俗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的。“不亦说乎”的精神感受,便来自意义世界的发现。这样的“学而时习”,难道不愉快吗?
第二节讲交友之乐。
现在交通通讯的发达,已使人们感受不到朋友到来的欢乐。今天三小时可达的路程,从前需要半年。朋友间一旦见面,多日积蓄的思念之情,便会喷涌而出,恨不得同榻夜谈。“不亦乐乎”的感受,正产生在此种情景中。对于孔子来说,更多了一层切磋学问的乐趣。人生精神的提升,一是靠自己学习,二是靠与朋友相互切磋、劝勉。有同道相谋,自知德之不孤,以励上进之心;以“学而时习”的方式,领悟事理,不断提升,以求实现君子人格。这是此章言学习、言朋友的意义所在。
第三节讲心灵境界,是由学而时习、朋友切磋达到的境界。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赠人之物)。”①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的心灵更美好,自己的言行更文明,故即便世莫知我,我也不会怨天尤人,而是泰然自若,这表现出的是一种境界;小人之学在牟利,牟利不成,工作无着,便会有“读书无用”之怨,或“人莫我知”之愠。
全章所描绘的乃是君子未用于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君子有化民易俗、达济天下之志,有修齐治平的理想,但这样的志向和理想,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实现的。这就要求读书人以修炼君子人格为基础,在读书学习和与朋友的切磋中,体悟大道,成德成人。读书是快乐的,交友是快乐的,人莫我知,而我“不愠”,仍然是快乐的。“学”而“悦”,乐在心中;“朋”而“乐”,乐在状貌;与人而“不愠”,乐在境界。精神始终呈现出祥和的气息,这便是君子的心境,也是孔子追求的一种境界。
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精神的儒家一派,非常重视学习。他们认为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能成,只有学习,人才能进步,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而君子人格的目标,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论语》以讲学开头,《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扬雄《法言》的第一篇是《学行》,王符《潜夫论》的第一篇是《赞学》;《礼记》有《学记》《大学》,徐干《中论》有《治学》,刘昼《刘子》有《崇学》,颜之推《颜氏家训》有《勉学》。故《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②竹添光鸿说:“此章描出一个成德君子来与人看,其旨深矣。学者深体切求,涵养之久,有得于中,则心德玲珑,四面照彻。在顺境,则光风霁月;在逆境,亦止水平衡,莫不往而安命乐天之地。孔门之学,用力于仁,亦所以求诣此也。而孔子一生遭遇,实不出于此。故编《论语》者,以此章冠之一部之首。”③
良心对人最重要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此章谈孝悌问题。
有子姓有名若,是孔门的一位高足,孔子过世后,曾一度被弟子们当作孔子的替身。这一段话是他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体会,而领悟到的修己成仁的法则。“孝”指敬顺父母;“弟”通“悌”,指尊敬长者。冒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谓之“犯上”。“鲜”是少的意思。“作乱”指叛乱造反。务,专力。本,根本、基础。道,事物之理,人所当行之道,大路,如宋儒所说的天理。大意是说:为人处世能孝敬父母,善事兄长,就很少会去干那种冒犯上级的事了。不愿冒犯上级而爱好为非作乱的人,是不存在的。君子做事,要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确立了,事理也就自然明白了。孝悌就是成仁的根本。
孝悌之心就是良心。这一章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从逻辑上讲“孝悌”是成为一个良民的起点。人性的起点来自于对父母兄弟的爱。人一生下来首先接触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而其爱心的萌芽,便是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展现的,这爱的具体体现便是“孝”。其次便是对哥哥姐姐及其他长辈的爱——“悌”。在家庭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爱心,是人生道德的基础。推而至于社会,便会表现为对所有人的尊重、关切,如对上司、同事的尊敬与友善等。因此这良心是人成为人的基础。在世界上对自己最有恩的人就是父母,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孝敬,那么他对任何人的情义都是假的了,也就不可能成为良民、忠臣、好官。
第二层是从理论上讲孝悌是进身于“仁”的基础。有人把这个“仁”字认作是“人”的借字,不妥,因为此章是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说话的。前半截讲“其为人”,是就一般做人而言的;后半截讲“仁之本”,是就君子而言的。君子要进身于仁的境界,就必须从根本做起,这根本就是“孝悌”。“君子务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下功夫,由“孝悌”的亲亲之道,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就可逐渐进身于人格最高境界——仁的境界。
这两层意思,实际上也是讲两个不同的人生层次。第一个层次讲做人的底线,第二个层次讲成“仁”的基础。无论是做一般的人,还是做“仁人”,都不能没有以孝悌为内核的良心。所以孔子说:“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④不知孝悌,便失去了做人的起码资格;连起码的人都不够格,自然难成为仁人。
要提防巧言令色的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章谈的是“鉴人术”。
巧,好;令,善;鲜,少。文字不难懂,但人们在解释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理解。一种认为“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美德;一种则认为“巧言令色”才是“仁”,可这样的人太少了。这两种解释孰是孰非,这要“还原语境”。这应当是为具体某个对象而发的警戒。可以设想:有一个能言善辩、和颜悦色的人,初次接触,大家都觉得这人不错;而孔子则凭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警告大家:花言巧语而又媚态可掬的人,很少有真心向善的。因为“巧言”的关键在顺人之意以为说辞,“令色”的关键在承人之好以温顺其态,其目的都是在以媚人、讨好人的方式,达到个人的目的,而不是要与人为善。这也可以说是孔子在若干次的上当受骗中获得的教训。这与老子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⑤是一个道理。朝鲜魏伯珪说:“巧善在言与色,其心已外矣,安能仁乎?”⑥其追求表演悦人,自然无心修仁了。
胡宏说:“上章‘好犯上作乱’是刚恶,此是柔恶。”⑦“柔恶”有欺骗性,比“刚恶”可恶。世之骗子,有几人不是“巧言令色”者?又有几人不被“巧言令色”所惑?古人言:“贤人寡言。”与“巧言鲜仁”正相反成义。因此如遇“巧言令色”,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被骗。
修身大法: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此章所谈为修身之法。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省,察,反思,此指反思、检察自己的行为有无不当。“忠”是竭诚尽力,为别人办事像为自家办事一样用心;“信”是无欺瞒虚诈,与理无违,与情不伪,以心相交;“传”是从书本或老师那里得到的新知;“习”是细心领会,用心践行。这段大意是说:自己每天要多次地检察自己,看是否有什么为事不周的地方,如为人谋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或书本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已反复温习过等。
这里提到三点反思的内容,“忠”是对上而言,“信”是对朋友而言,“习”是对知识而言。对君忠,对友信,对师尊,这是一个君子行事的原则。“传而习”即是尊师重道的基本表现。
有人在“三”上下功夫,研究“三”究竟是言三次,还是多次的意思。其实本章的要害不在“三”,而在“省”。“反省”是人修身的大法,人的进步是在不断的反省中获得的,不知道反省,便永远不会进步。至于反省几次,并不重要。清儒何焯说:“须认取‘省’字。盖省察工夫必加意于易忽之处,乃为至精至密。人生为己谋无不尽,为己之私慝谋亦无不尽,至于泛泛悠悠之人,则容有不忠者矣。人于父兄之前,不敢不以实;君上之前,不敢不以实;至于相狎相等之友,则容有不信者矣。人于苦心劳力所得,未有不益求精熟者,至于见成传授,出口入耳,得之甚易,视之无难,则容有不习者矣。于此日加省察,乃不惟日用要务皆反身而诚,且至精至密,他人易忽之处,工夫无所遗矣。”⑧
做官安民的五项要则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章谈治国安民之道。
“道”是治的意思。古代以出兵车之数来计国之大小,“千乘”指能出千辆兵车之国,即一般诸侯。敬,严肃慎重;节,节省;使,役使。这段大意是说:治理一个能出千乘兵的国家,要谨慎从事,讲究信誉,节省开支,爱护大众。调用民力要掌握节候,不要在农忙时乱拉差,耽误了生产。
治国安民属于政治事务,涉及了制度、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但孔子在这里丝毫没有谈政治,而谈的是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孔子具体讲了五项事宜,第一项,工作态度要“敬”。妄动一念,妄行一事,都会累及千万民众,导致国家危乱。《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意思。第二项,工作作风要“信”。一言一行,无不守信,说到做到,而不是哄骗百姓,为一时之安。事无信不成,只有取信于民,才能令行禁止,国家大治。第三项,在经济开销上要“节”。节用财物,量入为出,绝不奢侈,才能保证财源不会枯竭,并能应济天灾人祸之变。第四项,在与大众关系上,要突出一个“爱”字。一人饥如己饥,一人寒如己寒,关心众生,爱护下属,这样才能获得大众的拥护。第五项,在工作安排上,要“使民以时”。国家有事,难免要动用民力,但一定要掌握好时令,不能妨碍农务,这样才能不使百姓疲惫。
这五项事宜,其核心在安民。只有获得人民的拥护,才会出现国泰民安的治世景象,这里所体现的正是“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也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的治国方策的具体实施,同时也是评价官吏善恶的五项原则。违背这五项原则,非但缘木求鱼,且将有罪于民。
孔门六条守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章可作“弟子规”看。清人李子潜、贾木斋的《弟子规》,便是以此为纲而编写的。
前人多以为“弟子”就是子弟,弟对兄而言,子对父而言,这种解释恐怕有问题。“弟子”其初当是后生之称。后生为弟,子是美称,故尊先生称“夫子”,美后生称“弟子”。谨,慎重;信,诚信;泛,广泛;仁,指有仁德的人;文,文献知识。
孔子对其弟子们的要求,是要其成为真正的君子。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具体的行为要求。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六条学生守则:一、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二、在外要尊敬长者;三、承诺要慎重,言必有信;四、要有博爱之心;五、多与有仁德的人交往;六、有空闲则读书学习,提高素养。只要做到这六条,无疑就是一位好青年。这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大雅君子的基础,除此别无他途。朝鲜林泳说:“弟子入孝出悌章,盖为弟子之职尽于此,其轻重次第自然可见,而其不可偏废之意亦甚切至,学者终身服之可也。总而言之,孝悌、谨信、泛爱、亲仁为重,而学文为轻。就重者更分言之,则孝悌是人道之本,为重之重者;谨信乃持身之大方,故次之;泛爱、亲仁为接人之要法,故又次之……世间万事宁有重于此数事者耶?”⑨
并非读书才是学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所谈是学习的性质问题。
子夏是孔子一位出类拔萃的弟子,他姓卜,名商,文献功底很好,据汉儒说,在经典的传播中,他的功劳最大。第一个“贤”字,做动词讲,有看重、重视的意思;易,轻视;色,指容貌。事指侍奉,致指奉献。这段大意是说:对妻子的选择,注重品德,忽略容貌;孝敬父母,竭力尽心;侍奉君主,能豁得身子,勇于奉献;与朋友交往,能说到做到。这样的人,虽然他自称自己不学习,我也一定认为他学习了。
这里谈学习,不是从正面谈,而是从行为表现上来认识学习的本质。在儒家那里,“学”和“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知行合一”等,所讲的都是“学”和“行”的关系。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在行动上,才能体现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第一意义指向是修身,而身修的具体表现便在行为的文明化程度上,即修正自己不合于人伦道德的行为表现,使心存仁义,行合礼仪。
关于“学”与“未学”的问题,在这里子夏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的。第一,对妻子,重德不重貌——人伦之道,造端于夫妇,所以这里第一个谈的就是妻子的选择问题。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所以第二个方面讲的是在对待父母上。所谓竭力,就是尽力,无论贫富,只要尽自己的力量而为之,心中时常惦记着父母,这也算尽孝了。有父子而后有君臣,所以第三个方面讲对待君主上,舍得其身,这是忠的表现。第四个方面是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重视妻之德性,是齐家的表现(清儒冯班有言:齐家重在齐妻子);孝敬父母,是在家庭中的表现;忠于君主,是政治上的表现;与朋友讲信誉,是在社会上的表现。这是有联系的四个方面,也有一个由近及远的逻辑进展(有人把“贤贤易色”解释为好德胜于好色。这虽然也能解释通,但这段话就没有了逻辑)。这样具备了孝悌忠信品格的人,即使他自称不学习,人们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对经典精神的把握。孔门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诗》《书》者义之府,《乐》《礼》者德之则。孝悌忠信的行为表现,正是《诗》《书》《礼》《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最后“虽曰未学”几句,一般都译为“虽说没有学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这样翻译是很难理解的,到底是谁说他没有学过呢?没有学过的又是什么呢?显然有问题。“虽曰未学”的“曰”,应当不是别人“曰”,而是他自己“曰”,自称自己不学习,这是谦虚,也是不自满的表现。同时“未学”,也是针对孔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言的。“吾必谓之学”,是表示对其自称“未学”的否定,对其行为的肯定。
君子的学行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章谈的是君子的学行问题。
这里的君子,当是指在位者,即官老爷们。重是持重、稳沉,威指威严,固是固执、鄙陋,主指注重,友指结交朋友。如,相似。“不如己”就是不与自己相似。这可与孔子所说的“亲仁”参看。这段大意是说:君子不持重就没有威严。常学习就不会固执己见。学习以忠信为主,不与志趣不同的人交朋友。有过错就勇于改正。
这一章内容很分散,几乎是一句一个意思,因此伊藤仁斋以为是弟子们把孔子几次谈话的内容辑成了一章。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当是孔子与人一次谈话的内容。本来是相互问答对话,但弟子们记录时,只记下了孔子的话,把对方的话都给省略掉了,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他谈话的中心,当是谈关于君子学行问题的。有五点意思:第一,态度应该严肃庄重,否则就树立不起权威,不能让人服从;第二,要不断学习,只要学习,就会明白事理,不会固执己见;第三,学当以忠信为主,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无忠信则不能立身;第四,不与道不同志不合的人交朋友,因为不利于自己进步;第五,有过错不怕改正,即使再艰难,也要改,这是正身的必要。
想来在孔子的时代,官场凡庸的人太多了,所以孔子才提出了君子行为的问题。
①〔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劝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学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56页。
③〔日〕竹添光鸿:《论语会笺》卷一,《崇文丛书》本。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弟子行》,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38页。
⑤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0页。
⑥〔朝鲜〕魏伯珪:《读书札义·论语》,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韩国资料集成》本,第7页。
⑦〔明〕胡广:《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115页。
⑧〔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页。
⑨〔朝鲜〕林泳:《读书札录·论语》,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韩国资料集成》本,第46—47页。
作 者: 刘毓庆,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贾娟娟,山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编 辑:张勇耀 mzxszyy@126.com
佳作赏析
新世纪文学十五年·诗歌卷(五) 主持人:何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