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

2015-03-23魏冠琼

科技资讯 2014年30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身心健康心理咨询

魏冠琼

摘 要:随着社会转型影响的不断加剧,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作为高校管理的手段之一的德育工作已经不能单纯满足现阶段大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正确的让高校德育工作成为大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高情商,是这篇文章讨论的内容。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把握他们心理波动变化的轨迹,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正确、理智对待挫折,既要看到挫折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挫折对自身成长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 高校德育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54-01

1 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是近几年在高校发展起来的,重点在于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重点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但在实际工作、心理咨询工作与高校德育工作在功能上有互补性,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高校管理中,对于心理有疾病的学生,单纯靠做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工作中,只有结合心理咨询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传统上,我们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心理问题而德育工作是解决道德问题,但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人格与思想品德是缺一不可的。

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管理中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造成了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今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仅仅依靠传统德育教育已经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咨询工作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有其独到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实际是对大学生心理调试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往往强调德育工作者的主题地位而忽视管理的主体—— 学生。德育工作者若将心理咨询运用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在当今社会中,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很大一部分心理健康事件的发生不能仅仅依靠德育教育来解决。心理咨询工作可以让学生正确积极地认识到自己出现的问题,从而加以纠正和解决。

2 目前心理咨询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在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教学时间安排与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各个高校都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但是实际效果与现实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在高校的德育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差距。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在传统德育观念影响下,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特点的重视。传统德育工作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去强调教育的唯一正确性,至于学生是否接受,以及学生本身的心理状态则从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实际上,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和人格成熟的关键期,很多问题不是思想的问题、道德的问题,是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正确面对社会。

在方法上大多数教师易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束缚,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带到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影响咨询的效果。在日常形式上,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缺少对健康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心理咨询的氛围。在心理咨询员方面,大多数人没有心理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背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多为“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大多为非正式机构,稳定性较差,往往随领导的重视程度、组织者和骨干人员的调岗等因素出现波动。目前,心理咨询的挂靠单位因学校而异。因此,心理咨询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就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挂钩。

3 优化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营造大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的校园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加强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要加强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中的实施。实际上学生的心理状态都能在平时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交往中找到答案,所以高校心理咨询和家庭、社会、学校的氛围息息相关。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的良好系统,有效的实施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的便利,让学生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寻求心理帮助,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开创心理咨询在线聊天室。心理咨询人员通过即时聊天,疏导来访大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商定解决的办法和策略,解决来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办网上论坛。在网上的论坛中进行网上的咨询和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以发帖的形式发布在论坛上,引导者以一般网民的身份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以健康的心态、清晰的舆论观点引导、影响网民的心态,解决学生的烦恼和困扰。

高校心理咨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各个高校应该规范高校心理咨询的管理,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有效结合。对心理咨询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心理咨询员既能掌握学生德育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加快发展心理档案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档案。从学校德育的层面来讲,要营造一种人人关心心理素质、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学校心理健康的重点在于积极地早期预防和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潜能,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群体进行被动的、消极的、诊治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要主动的、积极的、塑造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这些压力作用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使得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更好的与高校的德育教育结合,促进大学生人格合格发展,培养德育发展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瑞.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0.

[2] 王荣.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3] 田建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身心健康心理咨询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