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5-03-23谭静

科技资讯 2014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谭静

摘 要:该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时所涉及的内容、运用的方法途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了阐释。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所涉及方面有:理想信念价值观、生活目标缺失、人际问题、恋爱及性心理困扰、性格及情绪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心理。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途径主要在于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学理论和个体团体相结合。对于工作开展仍需要从提升心理咨询专业素质、提高心理危机处理的能力和利用朋辈资源等方式进行考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39-01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的顺利与否。而大学生们又处在非常敏感的年龄阶段,周遭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他们也较缺乏对事物的较成熟全面的认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表现在心理上尤为突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和大学生接触最紧密的群体,时刻都关注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身心、学习、生活动态,在学生有心理困惑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给予帮助和支持,但是他们并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该文就近年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的涉及的方面、方式方法很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1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涉及方面

1.1 理想信念、价值观

现今社会信息爆炸、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感到困惑。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和信念都抱有迷茫、怀疑的态度。社会对于金钱的崇拜取向,让很多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面对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生存压力、社会残酷竞争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都认同金钱和家世的巨大社会作用,导致了价值观的迷失,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导致学生们面对社会竞争时心态浮躁,无法脚踏实地的奋斗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1.2 生活目标缺失

在校大学生多为九零后,大多出生和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对于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并未有特别直观的感受。同时家庭的过度关爱也使得大学生们心理较晚熟,对于未来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实现它的方式比较迷茫。

1.3 人际问题

根据统计,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前几位中就有人际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至关重要,与父母、朋友、老师、同学、室友等各类关系的处理往往会困扰才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

1.4 恋爱及性心理困扰

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性的懵懂和对异性的倾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恋爱导致的心理困扰是普遍存在的。一般来说,这是大学生们在对恋爱、婚姻的学习准备阶段,是处理自身情感和应对方式的很好的机会,但往往由于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过度而容易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

1.5 性格及情绪问题

性格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逐渐形成的,有家庭环境的因素,同时也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性格发展中,会较容易出现特殊的性格及情绪困扰,如自卑、依赖、偏激、孤僻、抑郁、强迫等,这些都困扰着大学生们,严重时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感到非常痛苦。

1.6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心理

随着近年大学扩招以及对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带给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们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和全面,不仅在学业成绩上要求较高,对于个人的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等都在逐渐完善。因此带给大学生们的就业要求和需要他们做的前期准备将会越来越提前和有针对性,这也加大了学生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2 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途径

2.1 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

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不能单一的仅仅做心理健康工作,而是应该把心理健康工作融入到其他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工作。如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激励理论,通过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成就动机来引发学生行为的内驱力,真正调动学生从心底愿意和积极地学习、工作。通过解决学生最迫切的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处关爱和关注之中,从而激发用积极地行动和认真的学习来回馈的想法。

2.2 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辅导员的工作是面对成百学生,这些学生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特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而学生又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心理工作应该点面结合,既要针对个体学生的独特性问题进行个体辅导、个体咨询,也要对学生分层分类进行辅导。如有共同心理困惑的学生,运用团体辅导等方式,让学生在群体中感受到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模仿改善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向

尽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对于学生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一些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仍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提升专业水平,锻炼心理咨询技能

许多辅导员并非通过系统化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往往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时候会形式过于简单,不能深层次地从本质上找到一些事务的源头,并且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因此亟待提升辅导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培训。

3.2 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测能力和水平

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面对突发的紧急心理危机事件需要做出正确和及时的反应,保护学生身心安全,尽可能的把伤害降到最低的程度,这也需要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水平。

3.3 利用多方资源协助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方面,是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多个部门、多方人员的配合和完善。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可利用最贴近大学生的朋辈心理健康互助来协助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愿意将心里的感受倾述给同龄人,也更能对朋友学长等的建议有认同,因此辅导员也可借助如朋辈等的多方资源开展工作。

4 结语

综合上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方面,主要针对的内容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生活目标缺失、人际问题、恋爱及性困扰、性格及情绪问题、职业规划及就业心理等诸多方面,而采取的方式主要从点面结合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以及运用心理学理论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两方面。目前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面还存在专业技能提升及多方协调的欠缺等问题,需要接下来的研究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亮.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高教高职研究,2011,3(1):221-222.

[2] 罗强,李仲波.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科技导刊,2012(13):222-223.

[3] 杨菁.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4):131-134.

[4] 刘纯姣.心理学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69-70.

[5] 李纯,张微.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2013,9(1):33-34.

[6] 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7(1):6-7.

[7] 刘红霞.辅导员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策略研究[J].辅导员新论,2013,11(7):74-96.

[8] 刘燕.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实践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1,24(1):69-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