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秦灵渠》看歌剧的创作理念

2015-03-23禤思

黄钟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作理念

禤思

摘要:由广西艺术学院独立创作演出完成的四幕歌剧《大秦灵渠》以民族间交流与团结共荣为主题,通过精湛的创作技法和精致的演艺水准,赋予了本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该作品作为西洋技法与民族音调的联姻,在巧妙运用民族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传统作曲技术为主,同时结合运用了多调性、十二音序列、点描法等现代作曲技术来陈述民间传奇故事,使这种广泛采用多种技术和风格于一体的创作方式,显现出作曲家坚实的创作功底和清新、质朴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大秦灵渠;创作技法;戏剧结构;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J6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4.03.007

由广西艺术学院独立创作演出完成的四幕歌剧《大秦灵渠》以民族间交流与团结共荣为主题,通过精湛的创作技法和精致的演艺水准,赋予了本作品较高的艺术价值。该剧由作曲家钟峻程作曲,钟峻程与林贵雄编剧,历经一年的精心策划和打造,于2012年在广西艺术学院会演中心浓彩登场,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受广西教育厅的要求又演出多场,同样取得成功。引起了音乐界的强烈反响,同时也向全国展现了广西音乐文化的魅力。

谭盾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歌剧艺术的成熟标志着它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水平杨正君:《从〈茶〉、〈门〉和〈秦始皇〉看谭盾的歌剧创作理念》,《人民音乐》2010年第2期,第29—31页。 。”民族元素的融入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地域性,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尝试。原创四幕歌剧《大秦灵渠》,一举斩获多类奖项,并问鼎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四项大奖,得到了中国校园戏剧节评委会对广西原创民族歌剧的充分肯定。大秦灵渠与广西骆越民族,中原文明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象征秦王朝大气恢宏的交响音乐与鲜明地域特色的广西民歌融合在一起,将一段发生在古骆越土地上的爱情传奇,精彩纷呈地展现在舞台上。

一、特定题材下的精心创意

歌剧《大秦灵渠》作为广西专利的佳作,其创作灵感还要追溯到两年前。曲作者及编剧钟峻程先生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行程中,许多少数民族迷人的传说和动人的情歌让他如获至宝,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歌剧《大秦灵渠》的音乐主题就此渐渐形成。众所周知,兴安灵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位于广西兴安县,始建于公元前二一四年的秦时期,运河通连湖南与广西两省所以又称湘桂运河。灵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沟通了漓江和湘江,使得中原的长江与岭南的珠江得以通航,成为唯一的交通孔道,厚重的文化历史也促成了剧本在此基础之上的升华。

《大秦灵渠》的成功上演,凝结了作曲、编剧及所有演职员的智慧和创造,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副源远流长背景下,给人以正能量的爱情传奇。故事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中国秦朝,秦始皇为征服岭南统一中国,命军队赴桂林兴安修建灵渠。时逢大旱之年,骆越部落首领诺莫吉的孙女依达妮为了祈求上天降雨,愿意牺牲自己祭献天神。大秦将军于轩和被依达妮的美丽善良所打动,制止了部落巫师都拉乌主持的祭祀活动。受于轩和影响,依达妮和爷爷诺莫吉开始带领族民支持秦军。工程进行过程中,依达妮和于轩和相互倾慕,相约完工时举行大婚之礼。部落巫师都拉乌挑拨族民与秦军的关系,害死诺莫吉且企图杀害于轩和。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依达妮挺身挡住了利箭。

故事的矛盾冲突通过四幕之间的对比统一,结合多类艺术的准确烘托,真实的显现了中原汉文化与广西土著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颂扬了主人公为了真挚的爱情以及国家、民族的利益,甘于牺牲的无私精神,彰显出高尚的民族团结精神。

二、在英雄与爱情的深刻渲染中架设音乐戏剧结构

《大秦灵渠》作为分段式的严肃歌剧,作品音乐结构严谨有序,通过循回往复、段落分明的宣叙调与咏叹调渲染,使全剧的音乐呈示、展开、高潮、结束等部分张弛分明、布局清晰,较好的凸显了戏剧情节的完整性。纵观方面,幕与幕之间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整体;横观方面,有全剧主题的多次出现,它们使得全剧音乐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完整性。音乐创作者对剧中所提及的民族团结主题如何解读和表现,则是横亘在作曲家面前的第一个创作命题——爱情主题:

谱例1

谱例1为第一幕中女主角依达妮在祭祀台上的咏叹调唱段《迷茫的心》。该旋律通过填充关系的技法、整体呈下行走向的旋律形态以及真挚、深切的哭诉式语调,建立于羽调式。它贴切地表现了依达妮心中的无奈与苦闷,为了部落的存亡、为了向往美好的爱情不得不舍弃生命的压抑之情,从而揭示主题并为后面将军于轩和的出现埋下伏笔。

英雄主题作为该剧的第二个创作主题,随之出现在男主角于轩和面对部落众人时的真挚倾诉,充满了无限的非凡气度:

谱例2

该主题以平行关系的技法、韵味浓郁的音调以及切分音节奏型的伴奏织体用管弦乐完美展现,表达了大秦将军英勇气概,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与大家团结一心的正义的化身。

在这两首唱段中,作曲家以极为鲜明生动的音乐语汇描绘出全剧情节推进的事件背景、烘托了剧本所寄寓的根本主题,同时为《大秦灵渠》音乐的戏剧性展开架设起一个因英雄主题和爱情主题交织在一起的深刻渲染。然而,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必然是抒情性与戏剧性为一体的。曲作者不仅对旋律的抒情性运用自如,与之对比、统一的戏剧性则采用节奏的张弛徐疾与之体现。随着戏剧音乐的展开,将各种手段非常自然地融汇在一起,达到两者自然的结合。例如,在第四幕部落巫师都拉乌命武士用利箭射向于轩和时,以交响乐的形式运用不同节拍的错落、器乐组的渐强使用、线性为主的旋律走向,造成紧张的戏剧性氛围。当利箭射向挡在于轩和面前的依达妮时,这种悲剧的抒情基调使全剧达到高潮。

三、民族音乐素材的巧妙运用

就本剧的音乐创作而言,在创作手法上,以传统作曲技术为主,同时结合运用了多调性、十二音序列、点描法等现代作曲技术来陈述民间传奇故事。运用丰富的复调技术,使作品的织体清晰并富有层次感。运用新颖的和声手法,如多次使用带有神秘色彩的非传统和弦,丰富了和声效果的多样性,使整部歌剧的音乐色彩鲜明,韵味突出。在配器手法上,用独特的音色审美思维和表现手段,使人物性格的刻画准确而有逻辑。除此之外,民族音乐素材的巧妙运用以及民歌交响化的处理手法,也是作曲家的创作特色之一。

众所周知,广西是中国民间音乐最为丰富、少数民族聚居众多的省份之一。其民歌品种因民族、地域、用途、展演形式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平果壮族嘹歌、那坡黑衣壮山歌、玉林八音、田阳田州调、京族的唱哈词、凌云十二巫调等。这类富含着乡土浓郁气息和典型地域特点的民族民间音乐被曲作者所熟知,在音乐创作中常会引借一些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生动的展现出当代音乐中的民族风格韵味。通过长期艰苦的田野调查工作,作曲家走访了三江、兴安、隆林、金秀等地,深入乡村、走访基层,融入当地民风民俗,悉心学习民间音乐者的表演,潜心收集了众多优美动听的广西民族民间音乐。他将这些民歌运用交响手法加以改造,并恰当地运用于创作之中,从而达到了音乐与剧情的完美结合。如在第一幕的群舞中,骆越部族民众吹起芦笙,跳起蜂鼓舞,其女生合唱部分则是引用壮族融水县山歌的比茶——《莫离河水下海洋》;第三幕爷爷诺莫吉因重伤去世的祭祀中,通过宣叙性的合唱,以及在配器上采用广西民间的特色乐器牛角和铜鼓,众人在疯狂的舞蹈节奏中跳起祭拜亡灵时的砍牛舞,活灵活现的展现出古老的骆越部落祭拜场面;还如在第四幕开场时,骆越少女们与小伙子们用壮语来展现的情歌对唱,作曲家充分调动了合唱的威力与魅力,运用壮族融水县二声部民歌——《鸟自飞来树上啼》的比责呐曲调,在桂林秀美的山水和金黄色的桂花中,表达了骆越青年们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特色之二表现为,将军于轩和、骆越少女依达妮的形象塑造中,各自加入西北民歌和广西民歌两种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素材。曲作者这种独特的用意之处仿佛给音乐的生命赋予了真正的灵魂。在于轩和的唱段中加入西北民歌元素,宽广的音域、大跳音程的使用及大调式的旋律特点使北方壮阔、粗狂之美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而在骆越少女依达妮的唱段中,曲作者有意采取我国五声宫调式,轻柔而悠长的曲调特色,运用自然、纯净的色彩乐器竖琴加以点缀,广西民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古朴韵味,倾诉着依达妮对部落的思虑和对于轩和的深深眷恋。

四、体现音乐戏剧性的美学思想

“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居其宏:《更戏剧性地用音乐展开戏剧》,《人民音乐》1998年第5期,第10—13页。

”,由此可见,音乐(旋律)在歌剧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行之有效的为戏剧情节动态发展服务,怎样通过恰到好处的音乐语言揭示戏剧矛盾冲突、抒发戏剧人物丰富的情感表达,同时如何体现音乐艺术自身的戏剧魅力是考验作曲家艺术功底的重要方面。综观《大秦灵渠》的创作,已然体现出歌剧思维下音乐戏剧性的整体要求,既注重音乐本身表现力的充分发挥,更重视将这种音乐之美与戏剧表达的需要有机结合。

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关系定位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主导动机作为其外在表现方式之一,不仅参与情节表达的内在联系和内涵,还能刻画戏剧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该剧第一幕开始时,主导动机的交响化进行起到了重要的情节表达作用,如谱例3所示:

谱例3

该动机通过音色恢宏的铜管组乐器在剧中多次出现,不仅凸显了秦军之威严,并为下面即将上演的复杂的人物关系埋下伏笔。作曲者设计的无言表述,是整部戏剧的音乐概括,浓缩了秦军与部落以及戏剧的关系,提供了对整个戏剧史诗般的回忆。

动机材料音乐特征之间的联系是和戏剧中角色密切相关的,如爱情主题、英雄主题,这样使得主导动机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戏剧发展,使戏剧角色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的继承和发展既是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每一个作曲家不止的追求。《大秦灵渠》在歌剧的总体构思上,音乐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作曲家很注重视觉效果,在舞台画面上想了很多办法;再次,将一部反映民族内容歌剧采用成建制的交响乐队演奏,作曲家对存在的矛盾成功地予以解决。《大秦灵渠》,从作曲到舞蹈编排,再到最后的作品展演都是由广西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完成的,它凝聚了院领导、主创人员和所有演职员的智慧和汗水。笔者相信,凭借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工作者对歌剧艺术的无限热爱以及艺术创作上的执著追求,以及对同行和观众意见择善而从,《大秦灵渠》一定会成为广西音乐界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典范之作。

(责任编辑:刘莎)

猜你喜欢

创作理念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
抽象艺术创作理念探究
浅谈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