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率先胜利的战略策略因素探析

2015-03-23单永新郭雨佳

关键词:东北局解放区土匪

单永新,郭雨佳

(1.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130117;2.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136000)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把战略重点放在东北,抢得先机进军东北,决战东北,使东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解放的地区,并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推动了整个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率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民党腐败、国军战斗不利、苏联外援等客观因素,但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采取了正确的战略策略促使自身力量迅速壮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战略策略因素来看,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率先胜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东北战略地位,灵活调整战略方针

把战略重点放在东北,这不是中共中央的临时决定,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早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就做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就说:“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战略地位,根据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方针,创建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为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对于国民党大肆抢占抗战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抢先进军东北。由于忙着抢占华南、江浙、华北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此时的国民党还无暇顾及东北,东北暂时由苏联红军占领。中共中央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于1945年9月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认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2],基本明确了“争取控制东北,进而独占东北”的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共中央先后抽调了约2万名党政军干部奔赴东北开展工作,其中包括中央委员陈云、林彪、彭真等10人,候补中央委员黄克诚、萧劲光等10人。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迅速组织兵力,山东的八路军、苏北的新四军等部队从各个方向向东北进军,10余万大军部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上,粉碎了国民党迅速独占东北的图谋。

(二)“让开大陆,占领两厢”的方针

然而就在中共准备锦州战役的过程中,形势急转直下,11月初开始,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海陆空三路向东北大举运兵,对中共军队开展了猛烈的进攻。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山海关和锦州后,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战略,提出“让开大陆,占领两厢”方针。11月底,中共东北局由沈阳迁往本溪,各分局也相继撤出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然而当时在东北局党内干部中,有许多人仍缺乏对形势的清醒认识,企图酝酿夺取沈阳、长春等大城市,并请示中央。12月7日,中共中央再次致电东北局,告诫不应争夺沈阳、长春,而应控制长春路两侧地区,建立根据地。根据中央部署,东北的各部队分散编制,开始向东满、北满、西满等战略要地铺开,依靠东北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地方政权,东北根据地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建立起来。

(三)重新占领和控制部分大城市和主要铁路干线的方针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为了在与国民党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要“在军事上力求巩固自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打下长期坚持的基础,在完全自卫的条件下力求打一、二个大胜仗。”[3]苏联撤出东北后,国民党大举向东北增兵,攻占解放区,企图完全占领东北。与此同时,苏联再次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在撤军时,“不仅将辽阳、鞍山、本溪等重要城市和地区的政权秘密移交中共,并希望中共集中兵力积极与国民党争夺大城市”[4]。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确定了在促进东北停战的同时,确定了“重新占领和控制部分大城市和主要干线”的方针。

为了在有利形势下实现停战,巩固中国共产党军队在东北的地位,阻止国军北犯,中共中央决定保卫四平。中共中央与东北局对四平保卫战极为重视,强调“此次作战为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之最后一战,望空前动员全党全军以最大的决心,不惜任何牺牲争取这次作战的决定胜利。”[5]四平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表现英勇,顽强抵抗,使国民党不敢小觑,对在谈判中争取有利地位,开辟与巩固北满根据地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方针

四平保卫战失利以后,东北民主联军被迫放弃了长春、吉林等地,退守到松花江以北地区。鉴于东北战场的严峻形势,6月16日,中共中央经过慎重思考,为了统一领导,决定成立“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四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6]的东北局领导班子。7月初,为了更好分析当前形势,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中共东北局召开扩大会议。7月7日,东北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决议根据毛泽东的电报进行了修订,形成最终的“七七决议”。决议提出克服和、战问题上的混乱思想,准备以长期的艰苦斗争取得和平,强调“坚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正确方针”[7]。“七七决议”的通过与发表,是东北解放战争从曲折反复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此后,东北局组织大量党政干部下乡发动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剿匪斗争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建立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二、进行清剿土匪斗争,安全稳固后方基地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日伪政权的垮台、国共两党在东北的战争、动荡的局势给土匪发展造成了机会,东北地区的匪患日益严重。土匪活动的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危害之大,是东北历史上所罕见的。与以往的情况不同,此时的东北土匪主要是由日伪残余势力、封建地主恶霸、惯匪流氓地痞及投机野心分子构成,更多的是政治土匪。中国共产党在进入东北以后,猖獗的匪患问题给中共的行军作战造成极大的困难。一些原本收编的土匪武装在国民党到来之后纷纷倒戈叛变,使东北民主联军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东北民主联军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回顾当时的情况说道:“不分兵打匪,到处不能占脚。不仅城市被土匪占据,乡村也是土匪的世界。”[8]

为了拥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东北局决定把剿灭土匪作为发动群众的首要任务,并作了具体部署。从1945年12月到1946年5月,剿匪斗争的重点是清剿数量大、危害严重的大股土匪,恢复失陷的县城和村镇,恢复铁路公路交通。这一阶段,在中国东北局的指导下,各省、各县之间,互相配合,依托主力部队,发动广大群众,开展了频繁有力的剿匪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东北民主联军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6年3月底,“东北全区内进行较大的剿匪战斗共计212次,毙伤俘土匪共达78 495人,缴获长枪25 500支、短枪911支、轻重高射机枪618挺、炮52门,收复过去为匪盘踞的城镇118座。”[9]到1946年5月,东北的大股土匪基本被剿灭。

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节节后退,形势发展极为不利。一些流窜和潜伏下来的土匪又重新聚集起来,一些被群众斗争的地主、汉奸、恶霸乘机捣乱,一些隐藏的国民党特务以为时机已到,纷纷出动,策划叛乱,东北各地陆续出现暴乱、暴动事件。土匪的再度猖獗严重威胁了中共的后方,成为解放区心腹大患。针对这一现实情况,1946年6月,中共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下达了《关于剿匪工作的决定》,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坚决彻底地肃清土匪,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巩固的后方,以支持长期斗争。”各地剿匪部队遵照指示和部署,重点打击战略根据地北满的匪徒,深入彻底肃清各类土匪。

剿匪斗争的胜利,铲除了隐藏在解放区的内部隐患,稳固了解放区的后方,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身土改、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要想最大程度的发动群众,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土地改革运动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土地改革能够“改善社会对农民身份的排斥心理”[10],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由刘少奇主持起草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指示要求把解放区土地问题当作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要放手发动与领导群众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中共东北局接到“五四指示”后,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创建根据地,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开展起来。从1946年7月起到1948年春,东北的土地改革运动大致经过四个阶段:

(一)反奸清算阶段

东北解放区以往是日伪统治区,农村实行的是殖民地式的封建剥削制度,其土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占有地,即“满拓地”、“开拓地”、“关东军”用地和日本人私地;二是地主、汉奸、富农的占有地;三是农民少量的小土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一些地主、富农乘机勾结敌伪残余势力抢占兼并大量土地,大量农民仍处于无地、少地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早在1946年3月20日东北局就公布了《关于处理日伪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所有东北境内的日伪地产,开拓地、满拓地以及日本人和大汉奸所有地,无偿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民。通过没收与分配敌伪土地,农民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五四指示”后,中共东北局首先开展的是反奸清算运动。所谓“反奸”就是没收分配大汉奸、恶霸、大地主、顽匪头子的土地;“清算”主要是清算一般地主的不执行减租减息政策、无偿占有农民劳役、吞蚀霸占的田产、额外剥削等问题。反奸清算运动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相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它既是群众性的打击汉奸地主的政治运动,又是初步的土地斗争。从7月开始到11月结束的反奸清算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量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在实际斗争中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同时建立起中共领导下的基层政权,如民主政府、农会、妇女会等。

(二)“煮夹生饭”阶段

反奸清算运动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清算不彻底、不合理问题,农民没有充分发动起来。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东北局发出了《关于解决土改运动中“半生不熟”的问题的指示》,开始在东北解放区开展土地复查审查工作,即“煮夹生饭”运动。

在“煮夹生饭”阶段,主要措施就是进一步发动群众,彻底分配地主恶霸的土地。经过努力,到1947年6月,“煮夹生饭”运动取得显著成效:地主隐瞒的土地和隐藏的财物被清查出来,清查出来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到1947年7月,东北解放区已有503万垧土地归还给620万无地农民,最多的有1人分得1垧4亩3分,最少的也分到了0.3垧,平均起来每人有8亩左右。”[11]农民分得土地后,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三)砍挖斗争阶段

“煮夹生饭”运动后,一些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地主的土地,这极大地激发起他们“斗地主”的热情,他们认为这些地主虽然没了土地,但仍然藏匿着大量财物,于是自发开展起“砍大树、挖财宝”斗争。中共东北局考虑到农民实际的生产困难,支持了这一行动,并于1947年7月27日发出了《关于挖财宝的指标》,东北解放区各地随即展开了“砍挖运动”。

由于砍挖斗争是农民自发开展的,所以农民的砍挖积极性十分高涨。砍挖方法多种多样,有诉苦会、公审会等,砍挖斗争坚持又“挖”又“砍”,取得了重要成果。在经济上挖出了地主隐藏的大批粮食、金银、牲畜、衣物、家具等财物,解决了当时农民的耕作困难。在政治上“砍坏根”的斗争中,广大农民自发砍挖出大量的土匪、汉奸、特务等,巩固了东北的基层政权。

(四)平分土地阶段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了贯彻这一大纲,1947年12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布了《东北解放区实行土地法大纲补充办法》,与此同时东北局发表了《告农民书》,向广大农民通俗地宣传解释党的政策,号召农民起来,积极参加平分土地运动。东北解放区随即掀起了平分土地运动的高潮。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土地改革运动,封建土地制度遭受猛烈冲击,“农民作为主人受到了应有的重视”[12],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粮食、牲畜、房屋等生活资料,改善了生活。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存的积极性,广大农民普遍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推动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四、开展整党整军运动,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坚决地彻底地实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必须整编党的队伍。”[13]1947年冬季,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在中共东北局的指导下,东北解放区各地结合土地改革在地方进行了整党建党运动,在部队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

这次整党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走群众路线,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鉴于东北解放区各地的基层党组织尚未普遍建立,整党的重点对象放在关内来的老干部和原抗联的干部上。整党的主要内容是“三查”、“三整”,“三查”即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即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党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党员学习有关文件,提高自身认识;公开党的组织和党员,接受群众监督;在党内广泛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彻底揭发各地组织中存在的成分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到1948年春,东北解放区的整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查出不少混进党内的投机分子,纯洁了党的队伍。

在地方进行整党建党的同时,东北解放区各部队利用作战间隙,也进行了一次新式整军运动。战争形势的发展要求人民解放军更加坚定信念、英勇作战,但由于部队扩编,新成分增加,部队存在着思想不纯等问题。比如东北民主联军某部9连从国民党军队中俘虏的士兵很多,在1946年2月的辽阳保卫战中,出现了“据敌只有一两百米,地形十分有利,火力也很密集,但就是没见打倒几个敌人”[14]的现象。因此,整军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部队存在的不纯思想问题的迫切要求。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结合东北军区的实际情况,1948年2月2日起东北军区召开了为期33天的政治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东北全军在整党工作的同时,开展以诉苦和“五整一查”(整思想、整作风、整关系、整纪律、整编制、查成分)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新式整军运动是以整顿思想为主,而且重点是整干部的思想,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纵队、师、团、营、连逐级检查,逐级解决问题,教育广大干部战士,对混入部队内的破坏分子和地痞流氓、伪满警察、国民党俘虏官兵,分别情况进行了清洗。新式整军运动纯洁了东北的各个部队队伍,提高了全军官兵的政治觉悟、纪律性和战斗力。

东北解放区经过整党整军运动,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更加密切,大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东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从东北解放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在解放战争时期率先取得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32.

[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72.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战争时期过渡阶段军事斗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398.

[4] 陈文峰.解放战争战略过渡阶段中共经营东北战略方针的演变[J].军事历史,2014(2):22.

[5] 彭真.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62.

[7] 王炳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1949[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9.

[8] 刘统.决战东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93.

[9] 朱建华,赵英兰.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根据地的剿匪斗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1):84.

[10] 张等文,陈佳.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的权利贫困及其救济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

[11] 刘洁,衣保中.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新民主主义土地关系的建立[J].中共党史研究,1998(3):41.

[12] 杨郁,刘彤.农村权力结构嬗变与农民权利实现的互动关联[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

[13]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2.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新式整军运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401.

猜你喜欢

东北局解放区土匪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解放区的天
张大千摆“空城计”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关于1946年东北局和东总进驻梅河口时间的考证
东北局如何建立报告制度
临城劫车案与抱犊崮“土匪邮票”
从“社会土匪”到“兵匪”——徐宝山土匪活动略论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土匪”蒙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