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分析

2015-03-23王晓

河南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形体笔者动作

王晓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新形势下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分析

王晓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89)

通过笔者多年的形体训练教学经验沉淀,以及对当下与形体发展方面新形势的些许浅薄见解,个人针对于新形势下的形体训练课程之建设以及其实践进行了相关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既然处于新形势的状态之下,我们的形体训练课程不能再套用以往的体系和方式,必须深度联系当下现实生活的状况,以如今的形势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符合当下学生形体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我们深深地认为形体训练课程的“接地气”化教学体系的制定,既可以完成形体训练课程的最基本目标,也可以满足大学生身体发展以及生理发育所需,对大学生深度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其强大体魄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形体训练;建设;实践

在各个高等院校制定形体训练课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与当今男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曼妙唯美形体的塑造,进一步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且对于涵养的增强以及气质气场的培养有巨大的帮助,营造了全面提高男女大学生完美气质的教育环境。我们形体训练课程的建设是贯彻教育部《指导纲领》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体育课改革成果,推进“三自选”课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学生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加大同学们上体育课的自由度。

1 新形势代表的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毋庸置疑,人民的饮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多数家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注重营养均衡以及正确的饮食搭配,而且对孩子过度关爱,进而导致一部分男女大学生体重过大,身材极其不协调,表现了极其颓废不阳光的气质。另外也加上当下大学生体育健身和运动意识的缺失:绝大部分学生不爱运动或厌恶运动,高校男女大学生的形体状态表现出极其糟糕的情况。多数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差,从而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经不住大的运动量。还有就是当下高校体育训练运动一般倾向于男性化运动项目,大多数女生因为对体育项目的挑剔性,从而缺乏体育运动,因而产生了很重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倾向性,引起了部分女生身体健康水平和素质的下降或变差的问题。

2 形体训练的目标

形体训练是一类潮流时髦的体育方面的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迎合了大众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其有效的最明显突出的方面在于可以促进形体的改善,对身体各个部分的曲线进行深度的美化。通过科学的正确的训练方式,改变和增强了形体原本状态,提升运动系统可调节性,全身各个部位的骨骼,韧带和皮肤得以成分伸展。之于男大学生,可以加快全身肌肉强度和流线性的塑造速度,改善身材状况,而对于女大学生,其效果更胜一筹,尤其是女性身体上的各个“头痛”部位,比如臀部,腰部,腹部,胸部的训练,最终使得女大学生机体协调性和流线性得以加强,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气场和气质。形体训练是人们既为了强身健体,又为了使身体达到健美效果,空手活着凭借体育器材所进行的练习手段。它不像健美项目那样着重于肌肉的发达程度,而是在原始体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强度的练习,使得机体均等平衡发展。

3 课程建设和实践

针对于当下男女大学生的形体特点,也为了避免部分大学生由于与形体运动器械的突然接触而过于吃力,因而我们在正式形体运动之前加强了热身运动。例如力量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两头起等;柔韧性训练:压肩练习,压腿练习,下腰,下叉等;协调性训练:同手同脚走,双臂不同方向绕等;耐力训练:跳绳比赛,一分钟连续收腹跳等。

在经过了以上准备工作,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觉,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3.1动作僵硬,身体笨拙。原因在于学生用力过大以及用力点不准确,故而笔者加强了他们的身体局部训练,如单杠或双杠。

3.2动作节奏感差,动作和节奏不合拍。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的节奏意识的相对缺乏。笔者选择了节奏感比较明显的音乐,在音乐的明显节奏伴随下,笔者先教学生学会喊拍,然后将动作和着拍子慢慢地做,等动作熟练了,稍后再逐渐恢复至正常速度。

3.3动作萎靡不振,软绵绵。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内在力量支撑的意识。针对于这类问题笔者特意安排该部分学生加强了蹲跳,两头起等训练。

3.4动作不到位。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缺乏动作的延伸意念以及注意力的集中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多指导学生做拉伸性的动作练习和对抗练习,并在稍缓的动作过程中感受肢体的延伸感觉和内在对抗力量。

3.5动作一般无表现力。原因在于学生缺少与动作心神合一。

3.6内心情感。笔者指导学生在心中默念音乐的节奏,慢慢地让身心全部融入音乐的情景并打开脑海中的想象之窗。

以上都是形体训练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地掌握运动训练的规律,以及其方法手段,让同学们学会利用内在意念,力量,气息,进而合理适时地控制好自己的肢体运动,如此方可达到形体塑造的目标。

4 结语

新形势下的形体训练的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高校必须根据当下男女大学生的具体身体素质以及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整体形体训练课程。同时针对于个别肢体天生不协调以及缺乏内在力度等问题制定相应的训练要求。如此,在抓好整体的同时,我们也尽力抓好个体,最终使得高校大学生形体美达到一定高度,拥有非同一般的气质。

[1]李英丽.瑜伽健身融入高校形体训练教学的可能性与作用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2).

[2]陈文佳,李让.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形体课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0).

G831.3-4

文章编号:1003-5168(2015)-12-0274-1

猜你喜欢

形体笔者动作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动作描写要具体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性能相差达32%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