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序像似原则在成语中的文化解释

2015-03-23李凤霞

东岳论丛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素成语语义

胡 明,李凤霞

(1.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2.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像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反映了认知概念的结构。成语是汉语词汇中极具文化特征的部分,成语的表现手段和结构形式与文化密切相关,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像似性。目前国内外讨论最多的句法像似原则主要集中在距离像似原则、顺序像似原则和数量像似原则,其中,顺序像似原则指语符单位的排列顺序相似于思维顺序和文化观①参见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10页。。成语中的顺序像似性对汉民族时间性和对称性的思维方式体现得尤为突出,成语语素的排列呈现出时间顺序和对称的特点,映射了汉民族对自然世界感知的顺序和方式。可以说,成语语素的排列和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具有同构性。本文拟依据认知语言学的像似性原理,通过分析顺序像似原则在成语中的体现形式,探讨顺序像似性在成语中形成的文化基础,为成语中不同形式的顺序像似结构寻找适当的文化解释。

一、顺序像似原则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

按照顺序像似原则理论,人们把感知客观事物性状的时间和空间次序映现在语言的句法结构上,使语言成分呈现出线性排列。这种线性排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由于顺序像似原则就是强调语素的排列顺序相似于该语言所属的文化观,而成语又是汉语词汇中最能体现文化特征的部分之一,所以顺序像似原则在汉语成语中极具典型性,尤其能反映汉民族独特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心理。按照顺序像似原则形成的成语,结构规律工整,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复杂的概念。下面,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别阐述顺序像似原则在成语内部结构中的表现形式。

时间顺序是人类认知结构中的重要原则。顺序像似原则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语言成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人们通常以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作为认识时间的参照,在组词成语时,为了符合所表达的概念的时间顺序,语素次序的安排就要以事物运行的过程为依据。由于成语对外层结构要求严格,语素数量有限,除部分成语含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语素外(如“竭泽而渔”、“拭目以待”),更多的成语要通过语素的排列顺序来表现事物运动的时间先后。因而在明示语义关系成分缺失的情况下,语素次序就显得更为重要。比如,由于顺序像似原则的参与,成语的四字格结构中往往会出现两个述谓成分,述谓成分的先后顺序代替了能够表示这种联系的关系词,不使用语义逻辑关系成分而只利用语序,就可以显示客体发展或思维逻辑的先后顺序,呈现出按时间展开的认知规律。在汉语成语中,时间顺序存在于表达不同语义关系的成语中,既可以体现动作的顺承关系(如“先礼后兵”、“借花献佛”、“量体裁衣”、“过河拆桥”、“前仆后继”、“一呼百应”),也可以表示因果或目的的语义关系(如“打草惊蛇”、“见异思迁”、“睹物思人”、“杀一儆百”、“守株待兔”、“越俎代庖”)。这些成语往往都含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语素,而逻辑上的施事者却常常被省略虚化。

顺序像似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语言成分对称排列,所以成语中的顺序像似性还体现在表达形式的空间上的对称。汉民族独特的对偶思维方式形成了众多两两对称的概念,这些概念没有时间意义上的先后,反映在空间上就形成对称关系。由于语言成分必须单向度地线性依次出现,所以在表达空间对称的概念时,语言只能把多维度的空间关系转化为横向铺排的单维度形式。Haiman(1985)指出,语言可以借助形态、句法和韵律消除其线性特征产生的不对称性①参见John Haiman,Natural Syntax:Iconicity and Erosion,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p.71.。就汉语成语而言,其在句法形式和韵律节奏上都能反映概念上的对称关系,从而消除了语言线性排列所产生的不对称感。在句法形式上,四字格成语多形成两两结合的语步,语步之间有时会重复使用相同的语素成分,有时会交错使用同义或反义语素成分,由此两个语步在意义上组合成对称的句法结构。词形句法上的对称有利于反映语义上的对称,既可以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如“谨小慎微”、“好大喜功”、“十全十美”),也可以表示反衬或对比的语义关系,形成对举关系(如“畏首畏尾”、“眼高手低”、“出尔反尔”)。此外,成语在空间上的对称关系还可以通过韵律特征表现出来。成语两两结合的语步可以看做是对其语音节奏的划分,语步之间形成语气韵律上的间隔,轻微短暂的停顿不仅凸显了并列对称的关系,而且抵消了语言线性结构带来的时间顺序的暗示。四字格成语前后两个部分为对称像似性提供了生存环境,语义上相衬托,节律上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述单位。

二、顺序像似性在成语中的文化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文化通过人的心理和思想融入到词汇的形成过程中,使词汇和文化有了可以相互解释的可能性。在漫长的汉语形成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世间万物与天地有着一致的变化规律,从而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把对宇宙的感知寄托在汉语词汇的创造之中。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反映了华夏祖先对时空的认知,体现了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下面,我们就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别探讨顺序像似原则在成语中存在的文化基础。

(一)时间顺序像似性的文化基础

时间顺序像似性在成语中形成的根源可以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气”来解释。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万物由“气”聚合而成,“气”是世界的本质,处在动态的变化中,所谓“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②张载撰,王夫之注,汤勤福导读:《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自然界中的“气”像流动的水一样,运行不息。哲学中的“气”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其动态的运行可以解释为万物发展的自然顺序。申小龙认为,“中国古代气的学说作为一种世界观,反映了汉民族基于物质运动源泉而形成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③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1页。。抽象的哲学范畴“气”通过影响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认知概念系统中,形成了汉民族对事物的认知与思维的常规逻辑顺序,也就是由先至后,依次而入。人们在描述客体、表达概念时也会遵循这种自然动态的认知规律,组织语言时采用以时间为轴的横向铺排的形式,展现出一种流水式的结构,使语言结构相似于自然的逻辑。

成语中体现出的时间顺序像似性正是汉民族的时间型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比如成语“探囊取物”,“探囊”和“取物”在语音结构上形成两个语步,各语步中表动作的语素共有一个逻辑上的施动者,借助时间像似原则组合为语形上的直线型结构,两个动作语形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表达动作顺承关系的成语中,表动作的语素按时间事理铺开,随语义声气组合成有序的连动式结构,同时省略虚化逻辑的施事者,使成语的外部形式呈现出紧凑连贯的气势,这也反映了汉民族清晰流畅的思维逻辑脉络。总之,正是人们在创造成语时适应了中国哲学的“气”的节律,时间顺序像似性才在成语中得以体现。

(二)空间顺序像似性的文化基础

古代华夏民族对事物的切分都是采用二进制的,道家的“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易经》中的阴阳两爻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古代哲人把“气”划分为化生万物的阴阳二气。阴阳两种力量交替运行,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滋生繁衍、发展变化。阴阳只有平衡共存,事物才能顺利发展,形成有机完整的体系。这种阴阳和谐共存的理论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空间对偶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人们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感知一切事物,就会发现客观事物中空间对称和对立统一的规律,所谓“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①刘勰:《文心雕龙》,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版,第123页。,从而在汉民族文化中形成了众多的对称概念,这也为汉语中普遍存在对称结构提供了哲学基础。反映到汉语中,就是在汉语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对称规律,用对称的语言结构来表达对称的概念,这也是汉语词汇的一个主要的复音词造词法,把意义相近或相反的单音词连缀成双音化的词,如“天地、日月、寒暑、昼夜、君臣、夫妇”等等,这些复音词在表达对称概念的同时,也用来泛指两个概念范畴内的一切概念。

前文已经提到,成语在形式和韵律上呈现出对偶的规律,抵消了语言线性结构带来的时间顺序的干扰。这种语言结构上的对称正是体现了汉民族的对偶性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对称观念的具体反映。成语将复杂的空间对称关系化为两两成对的骈体性结构,语言形式和谐匀称,具有浓厚的诗化特点,让人产生一种音乐美的律动感。陈望道指出,对称是宜于表现镇定、沉静等情趣的形式,带有庄重严肃的神情②参见陈望道:《美底形式》,载《陈望道修辞论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成语往往具有经典性,带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这正是因为汉民族在创制成语时会利用顺序像似原则中的对称规则,形成两两相承的结构,使成语呈现出典雅庄重的特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有相当数量的成语仅仅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对称的规律,并不一定表达对称的概念。比如,多数符合时间顺序像似原则的成语前后两个语步也可以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对称,这类的成语有“动宾+动宾”式(如“升堂入室”、“先斩后奏”),“状谓+状谓”式(如“高歌猛进”、“阳奉阴违”),“主谓+主谓”式(如“药到病除”、“水落石出”)。这些成语在语法结构上表现出的对称虽然也可以用汉民族对偶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但是由于它们表达的不是对称的概念,所以它们只是符合时间顺序像似原则,而不符合空间顺序像似原则。

三、顺序像似结构的优势地位

王寅(2007)指出,语句顺序与储存形式相一致时,提取信息就比较容易,所需的认知加工量也比较小。相反,倘若语句顺序违反了自然动作顺序,就需要一定的推理和时间,在进行推理加工时,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加工失误③参见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56页。。由于音节数量的制约,成语往往缺乏显示逻辑关系的语素,语素之间很难进行语法分析,语义超出句法结构的解释力,语素示意作用变得很弱,这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这类成语的识解。人们在解读和阐释成语的过程中,有时会忽视最初成语形成时语素之间的关系,而是依靠时间型或对偶型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来重新构建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这种主观思维方式的介入,使一些不具备时间像似结构或对称像似结构的成语被重新分析,在语素之间建立起之前没有的逻辑关系,成语语义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化后的新语义更符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语义的透明度或直解度大大提高。可以说,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赋予了顺序像似结构特殊的地位,使之成为成语中的优势结构,吸引着成语的句法结构朝着符合顺序像似原则的方向发展。

从时间顺序像似性上看,表达动作顺承关系的成语往往只有一个逻辑的施事者,这个逻辑上的施事者贯穿了成语中两个表达动作的语素,形成一以贯之的句式。因为这种句式更加符合“气”流动连续的特点,所以已经形成了汉语成语的一种认知习惯,以至于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成语时,有时会按照这种认知习惯调整心理视角,把一些语义结构原本复杂的成语理解为由同一个施事者发出先后连贯的两个动作。比如,“出尔反尔”是紧缩“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而形成的成语,表示“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的语义,语义结构是“……者,……也”的判断式结构。在“出尔反尔”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忽视了原来的判断式结构,而是根据汉民族的思维习惯,选择时间顺承结构重新构建句法关系,把“出尔”和“反尔”理解为某个人的前后两个行为,两个行为之间是时间上的接续关系,这样“出尔反尔”就被理解成“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造成与原语源意义的偏离。变异以后的语义更符合时间顺序像似性原则,提取信息更容易,也就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被记忆。所以,在现代汉语中,“言行反复无常”义已经成为“出尔反尔”的常用义,而其原有的语源意义则被贮存起来,不为人熟知了。

表达对称的顺序像似原则也会吸引一些成语按照对称的像似原则,重新构建语素间的句法关系,使其异解为两两对称结构。比如成语“轻重缓急”,语出《管子·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轻重缓急”的语义结构是一个紧缩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结构:因为“令”有缓急,所以“物”有轻重。这种带有因果关系的主从句结构在理解过程中需要人们具备较多的认知和推理能力,这并不容易做到。实际上,人们会很自然地根据习惯性的思维,选择成语中常见的并列对称结构重新构建语义关系,利用“轻重缓急”的四字并列结构来表示“事情有次要的、主要的、缓办的、急办的区别”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的意义。这种四字并列结构在语义上依然可以看做是两两对称的形式,“轻重”与“缓急”各自表示事物在不同角度上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相对的概念,不仅两语步之间形成对称,语步内部也形成对称。有时,表达对称的顺序像似原则也会吸引一些本来用来类举的四字并列结构的成语重构内部结构,异解为对称结构。比如成语“安富尊荣”,原指“身安、国富、位尊、名荣”,四个语素形成完全的并列关系,概括了国君任用贤者时期望达到的四种目的。后来人们将“安富尊荣”异解为“安享富裕,尊崇荣誉”,语素“安”和“尊”被理解为动词,“安富”与“尊荣”就形成两两对称的结构。由此可以看出,汉语成语中两两相承的对称结构更具典型性,句法和韵律上的对称首先是在两语步之间形成的。

四、结 语

文化存在于语言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推动语言发展进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成语中的像似性原则是依据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形成的,可以解释成语的内部句法规律。由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特有的时间性和对称性,由此形成的时间顺承结构和对称结构在成语中表现得极为突出。顺序像似原则使成语的各语步之间存在语义上的依赖关系,结构工整,具有规律性。规律性越强,就越容易认知,语义的透明度或直解度就越高,因此顺序像似结构成为成语中的优势结构。这种优势结构有时会强制一些成语的句法结构朝着符合顺序像似原则的方向发展,使成语语义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总之,成语中反映出的顺序像似原则告诉我们,汉民族在创造和使用成语时会遵循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使成语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符合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经验。

猜你喜欢

语素成语语义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言与语义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拼成语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猜成语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