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84块超稠油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技术

2015-03-23张雅楠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辽宁盘锦124000

化工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发泡剂稠油氮气

张雅楠(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辽宁 盘锦 124000)

辽河油田杜84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含油而积6.2km2,地质储量8273×104t,属中厚层状边底水超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开采过程中,因纵向动用程度低、油层吸汽不均,存在蒸汽超覆、井间汽窜、蒸汽热效率低等问题,影响超稠油开发效果[1]。

随着油井吞吐轮次增加,汽窜矛盾突出,要求在注汽时封堵高吸汽层,改善油层吸汽剖面,释放高渗透层,增加产油能力。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研发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技术,并开展了现场试验,为抑制汽窜,改善超稠油开发效果,找到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1 技术原理

氮气泡沫凝胶调剖体系由氮气、发泡凝胶,表活剂组成,技术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泡沫的贾敏效应,封堵高渗透层或高渗透层段。凝胶具有稳泡作用,泡沫能够扩大封堵范围,减少凝胶堵剂用量,实现深部调堵[2]。泡沫遇油消泡,产生的气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层能量,有利于破胶液的返排和提高油井产量。

2 室内实验

2.1 发泡剂筛选

将试样配成10%(w/w)水溶液置于陈化釜中,280℃恒温48h备用。在室温未加稳泡剂的情况下,进行发泡实验,筛选起泡剂,并根据起泡剂浓度与起泡能力的关系,确定了最佳浓度。通过室内试验,SG-1试样浓度达到1%(w/w)时泡沫体积比就能达到1:4.34,可以满足现场要求。

2.2 凝胶体系配方研制

凝胶体系主要由水解聚丙烯酰胺、甲醛和混酚及热稳定剂组成。

室内实验表明,随着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甲醛和混酚浓度的增加,其成胶时间缩短、强度增大。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改变这些成分的浓度,可以有效调节调剖剂的成胶时间。考虑到凝胶强度、地面粘度、成本因素,确定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浓度0.8%-1.2%,甲醛的使用浓度1.5%-2.0%,混酚的使用浓度0.4%-0.6%。

该凝胶体系的技术指标:

密度1.00-1.06g/cm3,粘度55-85MPa·s,凝胶粘度>15×105MPa·s,封堵率≥90%。

2.3 氮气泡沫凝胶体系室内参数测试

氮气泡沫凝胶体系由凝胶体系、发泡剂、氮气等几部分组成,经过室内参数优化,确定现场施工工艺。

2.3.1 混合体系发泡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发泡剂体系与凝胶体系混合后,由于体系粘度的变化以及其它化学剂的加入,发泡剂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发泡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应该调整。确定凝胶体系的组成,改变发泡剂的用量,测其发泡量和半衰期。通过室内试验,在凝胶体系中,发泡量随发泡剂浓度增加而增加,泡沫半衰期也随之延长。当发泡剂浓度达到0.8%时,发泡量不再继续增加。因此确定发泡剂最佳使用浓度为0.8%。

2.3.2 凝胶体系与氮气比例

固定发泡剂、凝胶体系的用量,改变氮气注入比例,在55℃进行岩心封堵实验并测试封堵压差,选取氮气排量分别为300mL/min、450mL/min、600mL/min,凝胶+发泡剂注入排量为5mL/min,封堵压差分别为3.5MPa、3.6MPa、3.4MPa,由此可见,氮气排量对封堵压差影响不大。

考虑成本和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地层条件下气液比为60:1。

2.3.3 并联岩心封堵实验

通过并联双管连续驱替实验,考察存在渗透率级差填砂模型经过氮气泡沫、氮气泡沫凝胶和凝胶封堵后的调剖作用。根据并联模型调堵模拟实验,对氮气泡沫、氮气泡沫凝胶和凝胶在渗透率级差为1.7和5.5时,计算阻力因子、汽驱后阻力因子、残余阻力因子可知,注入氮气泡沫和氮气泡沫凝胶后,并联填砂模型渗透率级差越大,高渗模型的阻力系数越高,调堵效果越好,吸汽量越大,对地层伤害小。而注入凝胶调堵后虽然高渗模型的阻力因子较高,但低渗模型的阻力因子也比较高,这样容易造成注汽压力提高,注汽困难,同时汽驱后残余阻力系数较高,影响后续采油。

3 现场应用

3.1 选井条件

措施不受井况限制,适用于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非均质油藏的油井,特别是高轮次吞吐后油井层间矛盾、平面矛盾突出、且主力吸汽层位既为主力生产层位的油井。

3.2 效果分析

201 1 年-2014年现场试验32井次,阶段增油12083t,见到了一定的应用效果,阶段创效1633.91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3.35。

3.2.1 降低汽窜干扰效果显著。平均措施周期为13.5轮,措施后减少汽窜方向58个,降低汽窜影响2800吨。

3.2.2 吸汽剖面得到一定改变。测试吸汽剖面显示油井层间吸汽状况发生一定改变。

4 结语

4.1 该技术适用杜84超稠油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及提高吞吐效果。

4.2 开展了氮气泡沫凝胶调堵机理研究,对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

4.3 该技术对同类油藏具有借鉴意义,具有推广前景。

[1]张守军.超稠油汽窜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0.07,15(7):41-45.

[2]蒋晓波.超稠油氮气泡沫凝胶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2(17):61-64.

猜你喜欢

发泡剂稠油氮气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一种空气分离装置中的污氮气用脱氧装置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三组分发泡剂对聚苯乙烯挤出发泡板材性能的影响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海上平台氮气系统流程工艺
封闭多官能异氰酸酯交联发泡剂的研制及PA6发泡成型初探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
氮气泡沫压裂液性能及应用评价
五效蒸发废水处理工艺在ADC发泡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