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输气站的安全管理

2015-03-23李明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化工管理 2015年30期
关键词:输气输油危害

李明(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浅析输气站的安全管理

李明(辽河油田燃气集团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本文就输气管道的实际运营情况,阐述了输油气站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方法。在归纳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危害识别评价方法的同时,总结出针对输油气站的安全管理模式,为基层单位安全操作和运行提供了参考。

;辽河油田;输气站;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爆炸

HSE管理体系是现代国际石油企业普遍实行的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施HSE管理体系是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石油企业与国际接轨并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步骤,也是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HSE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工作场所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价、消减控制以及应急处理,最终目的是实现“事前预防”,消减控制风险,保证安全平稳生产。

输油气站是输油气管道公司最基本、最基层的生产单元,也是燃气公司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加强输油气站的安全管理,执行HSE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从事后型安全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性、超前性的现代安全管理迈进,是燃气企业现代安全管理必然要求。对于输气站,其风险管理工作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1 危害因素的辨识

危害因素是指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所固有的危险性质以及人员的操作和管理缺陷所潜有的破坏能量的各项因素总和,是形成风险的根源。通常影响输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操作失误、管理漏洞、第三方破坏)、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地质灾害、腐蚀环境等)和系统自身因素(设计缺陷、设备本体、工况变化、安全控制系统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输气站库在本质安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输送介质的易燃易爆性,完全做到本质安全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识别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同时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基层站队的危害识别可从人员作业、生产场所、工艺系统三方面以静、动两种状态进行分析。

1.1 识别的程序

对于生产基层单位,本着简单、适用、有效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确定识别程序,识别程序一般为:(1)选择生产过程、岗位作业活动范围;(2)编制作业清单、或岗位活动清单;(3)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4)评价因素的影响程度;(5)制定相应的消减控制措施以及应急方案。对地面的工艺设备从设计阶段考虑应用防腐材质,对易腐蚀设备做到定期检测,例如加热炉盘管腐蚀速率快,需要对盘管进行定期检测,了解腐蚀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加热炉安全运行。从生产运行情况来看,地面系统在安全控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集输管线和地面设备存在腐蚀情况。二是进站关断球阀只能手动操作,井口紧急截断阀由于距离远,响应较慢,又没有远程控制功能,不能及时切断气源,事故状态下容易造成站内憋压,威胁集气站安全。三是长输管道发生泄漏无法监测,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不仅影响为下游供气,同时大量天然气泄漏将带来安全隐患,目前该管道没有泄漏报警监测装置,无法及时发现管道泄漏。

1.2 识别的方法

在安全系统学中,常用于危害辩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检查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指数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方法、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人员可靠性分析、作业安全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等。在实际生产中,危害辨识常常需要几种办法结合应用。

2 输气站风险的评价

在进行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需要对每个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和事故进行评价分析,危害因素危害度的分析评价,从发生的可能性(事故概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综合考虑,运用安全工程学和概率学理论,建立起了多种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为:LEC法、矩阵法评价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法(FMEA法);定量的方法为QRA(量化风险评估)、道化学(DOC)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等。然而对于在役天然气管道系统的装置维检修、装置设备变更、复杂的巨型系统的协调、组织/项目变更、新改扩建项目等涉及到复杂多任务的工程建设或生产运行的项目环节,由于资源限制,可能出现同一工作区域建有多方拥有的生产设备设施,或同一工作任务由多方工作小组共同完成的情况。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风险的预先辨识、评价和削减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病危害,减少安全和环境事故的发生。HSE体系管理重在预防,事故出现在基层,因此HSE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在基层,如何使风险管理工作在基层得到快速有效的实施,是成功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关键。

3 结语

针对长距离输送管线安装项目具有线长、点多、气候多变、地形多变的特点,将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初步识别。重点标识出沿线地形起伏的变化,主要设施、河流等。第二阶段是在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对地表的情况进一步细化了解。第三阶段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具体补充。如在管线下沟后连头时,根据地质情况、施工设备配置、人员组成等对危险因素进行细化识别。强化HSE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在基层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基层全员的HSE管理意识以及提高员工在各种危害发生时的处置能力,实现用有效的HSE体系管理,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1]W.KentMuhlbauer著,杨嘉瑜等译:管道风险管理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2]宋宗军.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实践的几点认识.塔里木油田分公司,HSE论文,2009.

猜你喜欢

输气输油危害
基于第三方施工的长输油气管道保护方案研究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数字化油田远程输油运行存在问题及分析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药+酒 危害大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和CESIUM引擎的输气站实景三维模型应用研究
清管通球过程中气量损失分析及对策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天钢成功研发海洋输油软管专用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