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根乡愁成其神
——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谈南江旅游与文化的融合

2015-03-23张筠设计赵清

中国西部 2015年3期
关键词:光雾巴人南江

文/本刊记者 张筠 设计/赵清

寻根乡愁成其神
——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谈南江旅游与文化的融合

文/本刊记者 张筠 设计/赵清

①谭继接收本刊记者专访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谈起南江旅游发展如何与文化融合,曾师从于史学大师徐中舒先生的谭继和随即向记者背诵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

“位处川东北的南江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谭继和娓娓道来,“从地理上来看,南江的光雾山位于吴尚时提出的中国版图地理对角线的交叉点上,属于中国地理重心极范围。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光雾山四季独特的生态风光。从历史上看,南江有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包括有千年底蕴的米仓古道、三国文化、巴蜀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独特的自然风光融合古朴的历史文化,使南江的旅游产业发展别具一格、前景广阔。”

“南江历史悠久,古属巴国,后为集州,先秦、西汉就有行政区划建置,公元525年立县,迄今已有1480多年历史。古时名为难江,取‘江水难涉’之意。公元1516年以江水绕城南改难江县为南江县。”谭继和对南江的历史进行了概述。

“南江生态文化独特。”谭继和接着说,“一是独特的自然奇景。光雾山有泉、洞、林、兽,山上的桫椤树是释迦牟尼成道涅槃的菩提树,这种植物一般只生长在印度。同时,水火不侵的楠香木也是光雾山上树木的另一个特点,在我国其他地方稀少。唐代诗人王勃曾经形容这一带的山水是‘天工之奇构,宇宙之绝观’,描写的就是包括光雾山、大巴山到秦岭这一带的风光。二是独特气候形成的文化心理享受。巴山多秋雨,而这种雨不同于四川雅安的西蜀天漏。唐玄宗从陕西长安一路逃到巴山斜谷,十多天,雨蒙蒙,夜漫漫,栈道险,铃声与雨声相应,勾起思念贵妃之情,遂仿声度曲而创作名曲《雨霖铃》,故白居易《长恨歌》说‘夜雨闻铃肠断声’ 。以巴山夜雨为题材而作的诗起码上百首,多描绘羁旅夜雨,巴山簷头,淋淋漓漓,淅淅沥沥,乡思乡愁,午夜梦回,触绪万千,不能自已,形成留住乡愁的美的文化心理享受。夜雨濛濛中看到的巴山、乡村和城市,神秘神奇,是今天有着别样美的乡愁旅游资源。建议南江抓住‘巴山夜雨、光雾乡愁’这一美学特征,做好光雾夜雨这篇旅游创意文章,正如杨升庵所说,因光因雾而得山名,充满禅意。三是溪河之趣美。巴多大山,雄浑大气,形成了很多瀑布。作为嘉陵江的发源地,巴河多曲流,这正是‘巴’字的来源。事实上,巴人最早居住的区域就是从清江、江汉、巫峡、西汉水迁徙到大巴山,春秋战国才进入四川盆地。三峡是巴文化的地标,是个海内外文化认同的名词。巴中现在都还有小巫峡,三峡就是巴文化的标签。‘三峡’ 这个词起源于巴,又传到西蜀,故现在蜀地区也有很多地方都叫三峡。”

在谈到南江旅游文化传说故事时,谭继和向记者讲述了“巴蛇吞象”的故事:“《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意思就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大象,它把象吞下去后,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头吐出来。现在巴山还有大蟒蛇,包括光雾山上现在很多野猪、金钱豹、黑熊等野生动物出没,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关于南江民居文化,谭继和说:“位于大巴山的南江多吊脚楼,吊脚楼来源于古时候人类的巢居文化,这也是后来竹楼木楼的起源,在蜀地称之为‘干阑’,元稹酬白居易的诗句‘阁栏都大似巢居’写的就是巴山吊脚楼的特色,巴蜀是巢居氏族的起源地。”

“南江的人文文化主要是巴人的特征。”谭继和说,从两百万年前巫山人开始,南江擂鼓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是巴人的起源地,也是巴文化的起源地。远古时代,巴人流动性很大,到如今都很难找到古代巴人中心聚落的遗址。这是因为,巴人本身就没有定居的意识,一直以放羊游牧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固定下来,经济来源主要是渔猎,因此巴人的性格刚强勇武耿直,不同于蜀人的柔弱智慧。南江地处中华地理对角线、中华人口疏密分界线的中心点和面向海洋的东部文化与面向欧亚大陆桥的西部文化的交界线上,易于接受东南西北四方文化的影响,故其文化特征又表现为多元、包容、大气、刚毅。

“近代的南江红色文化也是很好的旅游文化资源。”谭继和说,“南江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的中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李先念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这里战斗两年多,当时有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1.6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南江红色文化是我们现在的共和国政权国家治理的最初实验——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权是今天国家治理的雏形,共产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在谈到南江如何将文化融入全县旅游发展之中时,谭继和说:“现在的旅游趋势已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体验旅游。旅游能够走向未来,文化才是生命力。因此,首先要注重旅游的文化演绎,让游客进行旅游观光,让生态旅游吸引游客,达到物我相偕的境界;其次要让游客融入到景物里面,使游客停得下脚步,住得下来,留得住乡愁,体现南江旅游的风格,要展现出南江人民的高素质,用真情打动游客,讲得出巴人故事,体现巴人的真诚,让游客达到物我两忘的神游境界。特别是要在‘神’字上做文章,深入挖掘旅游中的人文资源,体现整个巴文化的个性、巴人的禀性、生态的神奇、巴文化的神秘,使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相融合。也就是说,南江整个旅游都应以巴文化为根、以绿色生态为树、以红色文化为花,形成‘红花绿树两相扶,人文南江是沃土’的旅游文化特色,达到‘西窗剪烛话乡愁,寻根故土成其神’的绝妙之境。”

②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刻标语局部

猜你喜欢

光雾巴人南江
墨韵书香
花俏光雾山
光雾山·秋
光雾小镇
英勇善战的巴人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英勇善战的巴人
唐允明作品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运输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