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五彩霞的我国少数民族刺绣
2015-03-23梁凤英设计王鹏
文·图/梁凤英 设计/王鹏
绣出五彩霞的我国少数民族刺绣
文·图/梁凤英 设计/王鹏
①瑶绣奶奶
②苗族刺绣
③羌绣姑娘
④傣族刺绣姑娘们
刺绣,俗称“绣花”,是我国著名传统民族工艺,指用针线在织物上以不同针法穿刺构成各种花纹图案。刺绣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著名品种有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和广东粤绣,合称为我国“四大名绣”。除此之外,中国幅员辽阔,有55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全国各地,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刺绣艺术,如苗、瑶、侗、壮、土、羌、彝、白、土家、藏、蒙、维等民族都有自己富于特色的刺绣艺术。刺绣是表现一个民族生活情趣的手工艺术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素质的外在表现。少数民族刺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少数民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钱袋等都有刺绣。
回族刺绣
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回族聚居区,特别是山区,回族姑娘们常常以刺绣比聪明,争巧手,看本事,视刺绣为一种吉祥的艺术情趣。每个姑娘或媳妇一般都有一个刺绣用的小包袱。每当走乡串户的货郎担来到山乡村头时,妇女们争相选购五颜六色的花线,到农闲时便互相串门,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坐在一起,拿出绣花绷,忙起刺绣活计。回族妇女的刺绣都有自己的巧妙构思和飞针走线的“套路”,姑娘和媳妇们坐在一起,取长补短,互相竞争,越绣越美,越绣花样越多,真可谓百花盛开,多姿多彩。鞋头、袜底、鞋垫、坎肩、经挂、裹肚、香包、缠腰、枕顶、枕套、帽沿、耳套、荷
包、围裙、盖头、褥面等用品上刺绣着各种花纹和图案。回族刺绣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虽然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禁止在造型艺术中表现有生命的物体(人和动物),但她们创作日常生活用品和鸟类动物时,往往绣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图形,使鸟类等形体交织在花草图案中,以求形似。
回族刺绣
彝族刺绣
彝族刺绣
彝族女子善于刺绣,能否绣出美丽的服饰,以前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楚雄市东华镇路上村芥菜塘寨有“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的古训。据说,彝族女孩五六岁便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十几岁就要自己缝制衣服和鞋子。从前,做一件女式的彝族服装需要3个多月,因为她们白天都要下地做活,大多数的刺绣都是在晚上或午休时间完成。女子在绣花时,一般先请花样高手用纸剪出漂亮的花样,然后缝在布料上,再依图案配线配色进行刺绣。也有不剪花样的,请花样画得好的人直接在布料上画出花样,然后再对照着花样进行刺绣。由于彝族尚黑,服装的主色是黑色,花样的笔画线条在黑布料上不易看清楚,因此还是以贴花刺绣为主。当然,各个村里都有擅长于画花、剪花和绣花的能手,她们大都名声远扬,会获得格外的尊重。彝族刺绣包括服饰、鞋子、包头、围腰、马甲、钱包、枕头、挎包和各种饰品,工艺独特,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瑶族刺绣
瑶族流行着一句趣话∶“瑶家姑娘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话虽说得绝对一点,但足以说明瑶族妇女擅长剌绣艺术。的确,瑶家女性,从孩童少女到白发婆婆,无一不会剌绣工艺。她们不论在家或出门做工都要随身备带刺绣工具,走到哪里绣到哪里。即使耕地种田、砍柴割草那么劳累,在休息的时候,她们也要绣上几针。如果碰上妇女集会,她们就一边洗耳恭听,一边飞针走线,会场自然地成为“刺绣工场”,刺绣艺术“大观摩”“大展览”。瑶族刺绣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花袋、花带、花帽、头帕、脚绑、围裙等等,还有姑娘为出嫁准备的婚服、披肩,定情用的荷包、香袋等。这些工艺品均用棕黑色的棉布为衬底,以红、黄、蓝、白、绿、黑、紫色的绒丝线为料,用三寸长的绣花针刺绣出五花八门的图案。图案花纹有正方形、三角形、梭形、圆形、水纹形、波浪形、之字形、工字形以及双蝶
恋花、双龙戏珠、稻穗和鲜花等造型艺术。她们根据品种需要择色,巧于心计,娴于精工,绣出的图案古色古香、美观大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藏族刺绣
羌族刺绣
生活在川西高原上的羌族姐妹同样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刺绣高手之一,羌族服饰上的各种绣片花纹图案都属于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生产方式上说,羌族刺绣是以家族的个体方式进行生产,并传承沿袭的。它是羌族人自己创造的艺术,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匠心。羌绣作品既有程式化规范,又充满自由想象,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美术创造。羌族刺绣工艺的针法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刺绣手法。挑绣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人们日常所见的花草、飞鸟、游鱼、禽兽等。这些充满生物灵性的自然存在,经灵巧的挑绣工艺,被创造成为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凤穿牡丹”等等。
苗族刺绣
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无论服装还是头饰都工艺复杂,做工精细,与苗族刺绣有着紧密的关联。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这为苗族绣品的典型传统纹样。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刺绣是苗族妇女的特长,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苗族刺绣图案色调多种多样,松桃地区以花、鸟、虫、鱼为主,喜欢用粉红、翠蓝、紫等色,较为素净;黔东南地区多以龙、鱼、蝴蝶、石榴为图案,喜欢红、蓝、粉红、紫等颜色;黔中地带多用长条、长方、斜线等组成几何图案,喜欢大红、大绿、涤蓝等颜色。
土族刺绣
土族民间刺绣是青海最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土族刺绣品与土族乡
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服饰刺绣有衣领、衣袖、绣花口袋、围肚、大腰带、袜跟、绣鞋等,生活用品有绣花枕头、钱搭、烟袋、针扎、香包等,宗教方面有刺绣、堆绣佛像及喇嘛头饰、用具等。土族刺绣之所以自成一体,与其民族宗教、文化、习俗是分不开的。土族刺绣的内容非常丰富,胸襟上绣有“转魁子”“五瓣梅”“太极图”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图案;饶有民间情趣的花围肚上绣有“孔雀戏牡丹”“石榴花”“寒雀探梅”“狮子滚绣球”等具有传统文化的图案;五颜六色的绣片、针扎、香包上,绣有仙桃、牡丹、佛手等吉祥、祝福图案。常用的针法有三种:平针、掺针、插针。不同针法又延伸出独特的盘绣、拉绣、挂绣、堆绣。盘绣是将数根丝线搓成细绳,用绳线盘绣出图案,有立体感,多用于大腰带、钱搭;拉绣是将丝线绣出编织效果,一般用于彩带、花鞋、烟袋等;挂绣是用色线绣成彩条,装饰吊带之用;堆绣是将棉絮充入主体图案布里层,形成起伏不一的浮雕效果。
①傣族刺绣姑娘们
②哈萨克族刺绣
水族刺绣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它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制作过程繁琐复杂,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水族马尾绣工艺独特,刺绣制品十分精美,有媒体甚至誉之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水族马尾绣是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技艺,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水族传统大节端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赛马的习俗,节日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加节日活动,
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种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马尾绣还有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做成古代钱币的形状,但很小,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作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祸的功能。
藏族刺绣
藏族刺绣运用了以物寓意的表现手法,如牡丹象征富贵,梅花、菊花象征秀美,蝴蝶系花象征爱情,石榴象征多子,桃花、梨花象征丰收,雍仲纹象征吉祥,寿字纹象征生命长存等。藏族刺绣工艺精湛,针法不受经纬限制,适宜绣花草纹样。藏族刺绣工艺主要用于装饰花帕子和后围。绣品质地柔软,图案精致,构图简洁,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夺目,生动跳跃。藏族刺绣装饰性极强,充满了自然美和青春美,色彩搭配极富个性,图案组合巧妙,将自然环境和民族质朴爽快的性格相结合。刺绣回纹和水纹都是原始绳纹的演绎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藏族刺绣吸收唐卡的构图手法,又学习汉族刺绣的技艺,绣品讲究观赏价值,追求浅浮雕和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藏族服饰面料以自然色居多,刺绣所用底料色彩自然朴素,多黑底配以红、黄、绿、白色点缀或黑白为主配红、黄、绿色,色彩处理简约而经典,极具地域特色。其色彩审美的习惯,构成了共识的配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藏族文化特征,蕴藏着藏族人的精神和质朴豁达的审美观。
壮族刺绣
壮族刺绣
色彩艳丽的彝绣绣品
壮族刺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繁绣为特色,件件绣品舒展大气,光彩夺目。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壮族刺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刺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壮族妇女从头到
脚都用刺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壮族刺绣的原料有绸子、缎子、白竹布、七色丝线,所绣的图案种类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各种花、草、虫以及太阳、月亮、星星,人们想象中的龙、凤都可入绣。最常见的图案有“松鹤延年”“龙凤呈祥”“春日牡丹”“鸳鸯戏水”“百花争艳”等等,装饰纹样有“曼陀罗”“桃花心”“八卦”等。刺绣工艺品均由手工制作完成,绣出的花草虫鱼、走兽飞禽栩栩如生,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精美绝伦,使人爱不释手。它们常被用来制作枕套、门帘、帐帘、背带、被面、花鞋、挎袋、围腰等当地群众婚嫁喜庆、新生小孩弥月之喜常常用到的生活必需品。
水族马尾绣
傣族刺绣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六七岁的傣族女孩就能舞针弄线。刺绣对傣族女子来说,已成为追求美丽、塑造自己、展露情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你走进戛洒傣族村寨,或是在村头,或是在茂盛的大青树下,或是在凉风徐徐的江边沙滩上,时常能看到小姑娘们围坐一起,刺绣纳凉,嬉戏欢笑。她们在欢悦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着刺绣技艺,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美丽的情思”展示在自己灵巧的手指下。从摆放在姑娘们面前的绣花箩里可以看到,她们大多喜欢用红、黄、绿、蓝、青、紫、白等颜色的线,绣制的图案多为四叶菜、八角花、薄荷、鱼尾、蜂翅、猫脚纹、番瓜子、凤凰花、槟榔叶等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结构精巧细密,色彩搭配适宜。每件刺绣品都可称得上精美的艺术品,因为每幅图案都融入了姑娘们无尽的遐思,寄托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一般而言,姑娘们绣制出来的布块多用作裙摆,或镶于衣袖,或作绑腿,或作衣摆。“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傣族“小卜少”那栩栩如生、绚丽多姿的刺绣品,谁看了都会爱不释手。
哈萨克族刺绣
哈萨克族刺绣是哈萨克族服饰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一种装饰工艺,无论是哈萨克族的衣服、裙子,还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内的装饰用品,都点缀着哈萨克族妇女的精湛绣品。素以勤劳质朴著称的哈萨克妇女自古擅长刺绣艺术,并将其运用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哈萨克毡房,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缤纷的绣品世界,小如提包、手绢、荷包,大到被褥、帷帐、饰巾,尤其是妇女的衣领、袖口和头巾,处处都能见着主妇刻意绣织的精美图案。姑娘出嫁前都要自己动手绣花毡,这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品;贤慧的妻子还要给丈夫坐骑的鞍鞯绣上各种各样的花色图案。哈萨克族刺绣有自己独特的风韵,不刻意追求写实,而追求美的幻想和夸张。一件精美的哈萨克族刺绣要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工日才能完成。她们在绸缎、呢绒、皮革、毛毡上用挑、刺、绣、补、钩等工艺技术手法加工成的装饰图案,构思奇巧,色彩艳丽。制作而成的服装、鞋靴、被褥、壁毯华丽炫目,美观大方,特别是以日月星辰、云水花草等装饰出的手工制品更是着色浓郁,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