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条件下催泪剂室内扩散特性的模拟研究
2015-03-23欧阳的华张倩韬
欧阳的华,张倩韬,赵 雁
(1. 武警工程大学装备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086;2.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712046)
目前,基于环境改善和污染控制的需要,国内外学者对空气或其他气体的室内扩散做了大量研究。如Paramasivam[1]研究了在自然通风时,窗口尺寸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确定了使室内处于热舒适情况下的通风口布置位置和窗口的长宽比。Yassin等人[2]则针对风速分布和大气污染物扩散之间的耦合统计关系,构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国内,吴晋湘等[3]基于双尺度湍流模型对室内可燃气体泄漏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了相应的经验公式;王晓华[4]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可燃气体室内的扩散特性,蒋裕平等[5]则对甲醛的室内扩散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肖楚璠[6]研究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家具所释放的甲醛的扩散特性。
武警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以及反恐作战过程中,根据战时特定情况需要,经常会向室内或者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如机舱)投放催泪弹,以实现对恐怖分子的刺激作用。其作用效果的好坏则与催泪剂浓度的演变规律密切相关,而关于防暴弹催泪剂室内扩散特性研究的文献资料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催泪剂在室内扩散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对催泪剂在室内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室内不同观测点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催泪剂浓度,以期为今后催泪弹作用效能的评估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1 计算模型
1.1 数学模型
1.1.1 气相控制方程
假定催泪剂为均匀球体,在不考虑两相间的温度差、相变、颗粒物的形变及颗粒物间的相互作用时,其可视为二维定常不可压缩流动,对应的控制方程为:
(1)连续性方程:
式(1)中:ug和ρg分别为气体的速度与密度。
(2)动量方程:
式(2)~(4)中:τg为气相应力张量;μg为气相粘度;μlam,g为气相层流动力粘度;μt为气相湍流动力粘度;I为单位矢量;Sp-g为两相间的作用力,其表达式为:
式(5)中:N为网格中催泪剂的数量;Num为单个模拟颗粒物所代表的真实催泪剂粒子数;Si为催泪剂粒子所在计算网格的球表面积。
1.1.2 运动学方程
计算时只考虑重力、萨夫曼(Saffman)升力和气体曳力的作用,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催泪剂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式(6)中:mi,ui分别表示催泪剂的质量和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FS为萨夫曼升力;FD为气体曳力。其中:
式(7)~(9)中:ρi,Vi,di分别为催泪剂的密度、体积和粒径;μ,ρg分别为空气的粘度系数和密度。
1.2 室内物理模型
首先构建房间的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房间长为5m(x轴方向),宽为4m(z轴方向),高为3 m(y轴方向)。房间左侧有一个门,右侧有一个可以开启的 1.6×1.6m2窗户。催泪弹的释放位置为点 s(x=1.55m,z=2.0m)。为了较好地观测不同位置的催泪剂浓度,计算时在垂直方向上选取了N1~N6共6个观测点,其对应的坐标位置分别为:N1(x=0.6m,z=0.6m),N2(x=0.6m,z=2.0m),N3(x=0.6m,z=3.4m),N4(x=2.5m,z=0.6m),N5(x=2.5m,z=2.0m),N6(x=2.5m,z=3.4m);在水平方向上选取了N10~N12共 3个观测点,其对应的坐标位置分别为: N10(z=0.6m,y=1.1m),N11(z=2.0m,y=1.1m),N12(z=3.4m,y=1.1m)。
图1 室内模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nterior model
室内的温度设定为常温(25℃),由于恐怖分子在室内时,门往往是紧闭的,所以可以不考虑室内通风,初始气流为静止流场,窗口为唯一的出口条件。催泪剂释放时的出口速度 ui,0=10m/s,催泪剂的直径为 10μm,密度为 1.3g/cm3。考虑到室内弹体释放源为单个弹体释放源,体积浓度计算起来相对较小,误差将增大,因此采用归一法的方法,将释放源处的催泪剂浓度设为1,其余位置浓度是相对释放源处的浓度大小。
1.3 物理及网格模型
如图 2(a)所示,先利用 CFD 前处理软件(Gambit)建立其三维模型,而后再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体网格划分,如图2(b)。根据文献[7],网格特征尺寸(△s)应满足:
式(10)中λ为粒子间的平均自由程,其值在计算前通过估算获得。
图2 室内的物理模型与网格模型Fig.2 Physical and mesh model of the interior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流场及浓度分布
本文采用 FLUENT软件来求解各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法对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压力与速度耦合采用 SIMPLE 算法,差分格式采用二阶迎风格式,以求得合理的控制方程的解。
图3 催泪剂的流场图及浓度分布(z=0)Fig. 3 The flow field of the lachrymator an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t z=0)
图3(a)是在z=0的对称中心截面上的流场图,由图3(a)可知,由于室内流场的流速较低,所以基本上形成了以弹体释放源S处为中心,向两侧逐渐扩散的流场分布。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本流场而言,外界流场的作用十分微弱,催泪剂主要是依赖自身的释放速度以及它们所受的重力、气体曳力以及随机力等各种作用力所驱动的,因此其不易扩散开来。图3(b)为对应的催泪剂浓度分布,图中通过颜色来表示催泪剂浓度的高低,颜色越接近蓝色代表催泪剂的浓度越低,反之,颜色越接近红色则表示催泪剂的浓度越高。由该图可知,由于形成的催泪剂不易扩散,因此其浓度较高,基本在0.7~0.9的范围内。
2.2 不同位置处的催泪剂浓度分布
图4为不同高度处y方向的催泪剂浓度分布,图4(a)为x=0.6m处,不同高度处y方向的催泪剂浓度分布;图4(b)为x=2.5m处,不同高度处y方向的催泪剂浓度分布。
图4 不同高度处y方向的催泪剂浓度分布Fig.4 The lachrymator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t y direction with different height
由图4可知,不同高度处y方向的催泪剂存在一定的浓度梯度。同时还可发现,N2和N5虽然都正对窗口,但是由于N5在释放点的右边,比较靠近窗口所在的截面,所以催泪剂较容易被窗口吸引而向外扩散,浓度相对其他位置来说明显较小。而N2虽然也正对窗口,但其位于释放点的左边正上方,且离窗口较远,故浓度较大。
图5为在高度y=1.1m处,不同前后处x方向的催泪剂浓度分布。
图5 x方向不同观测点处的颗粒浓度分布Fig.5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t x direction with different observation point
由图5可见,在最前点和最后点的浓度变化不大,而在中间点处,呈现一种先增大,之后又不断减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N11处的x方向浓度会先经过释放源位置,后又靠近窗口,故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N10、N12水平方向,由于受气流影响较弱,故浓度较高,之后距离窗口处越来越近,故浓度也在逐步地减少,这一点与Fick扩散定律[8]:“粒子将由浓度高的地方向着浓度较低的地方不断迁移,使粒子浓度梯度逐步减小”是一致的。
但是,总体而言,由于催泪剂一直是处于室内,不受外界的其他影响,其主要是在重力、气体曳力及随机力等的作用下,进行随机扩散运动,因此各点位置的浓度均比较高,基本维持在0.7~0.9的范围内。
3 结论
本文采用Fluent软件对催泪剂扩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在自由扩散的情况下,室内形成了以弹体释放位置为中心,向两侧扩散的气流场和粒子浓度场,由于没有外界的影响,整个室内的浓度分布普遍较高,不易扩散。
(2)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催泪剂浓度,发现无论是竖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上,离通风窗口越近的位置,浓度越低。
(3)本研究为催泪剂的扩散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作为尝试,计算中未考虑催泪剂自身的影响,如催泪剂粒子之间的碰撞与凝并等效应,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 Paramasivam Ravikumar , D. Prakash. Analysis of thermal comfort in an office room by vary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windows on adjacent walls using CFD: a case study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J]. Building Simulation,2009,2(3): 28-35.
[2] Yassin Mohamed F. Filtering effect of wind flow turbulence on atmospheric pollutant dispersion[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1, 184 (6): 3749-3760.
[3] 吴晋湘,贾云飞,周波,等.室内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保,2007,31 (10):42-44.
[4] 王晓华.室内燃气泄漏扩散模拟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 12 (32): 8785-8787.
[5] 蒋裕平,倪伟帆,方永腾.甲醛室内扩散的模拟分析[J].绿色科技, 2014 (3):89-90.
[6] 璠肖楚.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甲醛扩散模拟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3 (1): 15-18.
[7] Bird G. A. Molecular gas dynamics and the direct simulation of gas flow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8] 卢正永.气溶胶科学引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