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34例*
2015-03-22朱云清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68
宗 伟 衣 蕾 朱云清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68)
穴位埋线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34例*
宗 伟 衣 蕾△朱云清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6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对照组。穴位埋线组采用针刺埋线中脘、足三里、天枢穴等穴;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比较6周后2组间疗效,及1年后总复发率。结果:穴位埋线组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79,P<0.05),1年后的总复发率穴位埋线组为10.34%,对照组为4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259,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使溃疡性结肠炎这一多见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国内报告的病例数正显著增加,有调查表明,最近10年报道的病例数是过去10年的5倍。溃疡性结肠炎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据统计患病8年后结直肠
癌的风险开始上升,每年约升高0.5~1%[1]。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在免疫介导下,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甚至有自身放大作用的细胞因子网络,促进炎症反应,导致黏膜损伤,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们采用穴位埋线配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2007年颁布的UC诊治规范共识意见中UC诊断标准[3],根据mayo评分入选轻、中度患者。排除标准:诊断不明确的各种肠炎;患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者;拒绝取活检者;缓解期病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签署知情同意。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19~67岁;病程0.5~1.6年。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39.3岁;病程1.1~6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埋线1次,取主穴中脘、足三里、天枢穴。脾胃虚弱者配脾俞;里急后重、脓血黏液便者配大肠俞;脾肾阳虚者配关元。具体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将0号羊肠线2cm,放入穿刺针内前端,右手持针,针尖向下与皮肤成30o~45o角进针,刺入穴位,大约进针于皮下2.5cm左右,缓缓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内,盖无菌棉球,胶布固定即可。第2次埋线在原埋线点处偏开0.1cm处进针,疗程6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1g,1d4次、疗程6周。随访观察1年内的总复发率。
疗效标准 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肠镜检查炎症缓解;有效:症状基本缓解,肠镜检查见炎症有减轻;无效: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均无改善[3]。
炎症活动指数评分:无腹泻、无粘液血便、结肠镜下粘膜正常,病情正常为0分;腹泻超过正常1-2次/d、有少量便血、肠镜下粘膜轻度易脆、有渗血、评估病情轻,为1分;腹泻超过正常3-4次/d、有明显血便、肠镜下粘膜表现中度易脆、评估病情中,为2分;腹泻超过正常4次/d、大便以血为主、肠镜下粘膜表现重度易脆伴渗出、评估病情重为3分。
肠镜表现和组织学评估标准:肠镜下粘膜正常,组织病理正常,为0分;肠镜下血管纹理消失,组织学无明显炎症、无隐窝脓肿或上皮破坏,为1分;肠镜下粘膜细颗粒样、不易脆,组织学轻或中度炎症、水肿-急慢性炎症细胞增多、上皮完整,为2分;肠镜下接触易脆,病理组织学重度炎症、急慢性炎症细胞明显增多、隐窝脓肿、上皮表面形成溃疡、粘膜表面脓性分泌物为3分。
总分<2分为症状缓解、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4]。
治疗结果 穴位埋线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 穴位埋线组34例患者在治疗6周后共有29例有效(85.29%,29/34);对照组治疗6周后20例有效(62.5%,20/3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穴位埋线组1年内有3例患者复发(10.34%, 3/29),对照组有8例复发(40.0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9,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有效患者复发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和溃疡性疾病[1]。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在免疫介导下,各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甚至有自身放大作用的细胞因子网络,促进炎症反应,导致黏膜损伤,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但很早就认识到该病的存在。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内经》称为“肠澼”,《伤寒杂病论》称为“下利”,《难经·五十七难》称为“小肠泄”,《诸病源候论》称为“休息痢”。本病在中医临床上分属于“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脏毒”等范畴。活动期主要症状为黏液血便( 或脓血便或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伴有发热、面红、心烦口渴、消瘦、贫血, 舌质红苔黄, 脉弦数。其病机是感受外邪, 热重于湿, 热毒之邪猖獗,深陷入血, 血热妄行, 灼伤脉络或肉腐成脓而成此病。本病的病位虽在大肠,但大肠的传导功能是隶属于脾之运化功能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病的关键还是脾虚。脾胃为后天之本,就显得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调节脾胃的功能,使其恢复阴平阳秘,就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中在固定穴位埋入羊肠线,强化了针刺穴位的刺激作用,由于羊肠线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埋人皮下可引起局部组织轻微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有利于调节各脏器尤其是脾胃的功能;同时羊肠线进人体内完全液化吸收需要15~20天时间,在组织内存留时间较长,能持续刺激和发挥治疗作用,这种异体蛋白的刺激类似于组织疗法,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从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的用;最后羊肠线埋入人体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增生,促进血液循环,血流量增大,从而加快炎症的吸收[5,6]。本次研究入选均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穴位埋线组患者经6周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疗效优于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7]。
[1] 钱家鸣译.溃疡性结肠炎[M]. 科学出版社,2008:148-149.
[2] Schreiber S,Raedler A,Stenson WF,et al.The role ofmucosal immune system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J].GasrtoenterolClin North Am,1992,21: 451-502.
[3] 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 545-550.
[4] 钱家鸣,李 玥.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11-113.
[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项目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 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6] 布的尔坡,张兴明.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5):852-854.
[7] 张光奇,向开维,杨孝芳,等. 穴位埋线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粘附分子CD44、CD54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J].中国针灸杂志,2002,11(22):765-767.
(收稿2014-08-07;修回2014-09-21)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ed by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Digestive Internal Medicine of Shaan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Xi’an 710068) Zong Wei Yi Lei Zhu Yunqing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n Treating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Sixty-six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embed catgut in acupoint of zhongwan、zusanli、tianshu etc.The control group oral Mesalazine.After 6 weeks,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85.29%vs65.2%,χ2=4.479,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years total recurrence rate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10.34% vs 40.00%,χ2=5.259,P<0.05. There also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in treating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Colitis, Ulcerativ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Embedding,Thread Point CV12(Zhongwan) Point ST36(Zusanli) Point ST25(Tianshu)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资助项目(13-LC097)
结肠炎, 溃疡性/中医药疗法 埋线 穴,中脘 穴,足三里 穴,天枢
R57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1.047
△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西安 7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