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2015-03-2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38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膜瘤复发率直径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 西安 710038)

张江红 宗建海 高国栋

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 ( 西安 710038)

张江红 宗建海 高国栋

目的:观察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窦旁脑膜瘤患者117例,术后随访发现复发后立即给予再次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型、肿瘤大小与肿瘤复发是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4例复发患者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颅内高压症状及肿瘤引起的局灶症状。数据分析发现肿瘤直径≥4cm、病理分级II-III级、Simpson切除II-III级的患者呈现高复发率。结论:引起窦旁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程度、病理级别以及肿瘤大小。

人脑膜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占颅内原发肿瘤的24% ~ 30%[1]。失状窦旁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约占颅内脑膜瘤的20%。大量的研究发现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率较高,本文就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表现及其主要复发因素进行相关讨论,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117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52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46岁。肿瘤位置位于上矢状窦前1/3 48例;上矢状窦中1/3 53例;上矢状窦后1/3 16例。肿瘤直径2~11cm,平均4cm。以上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与术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发现有54例患者出现复发并有30例呈恶性趋势。其中WHO病理学分型Ⅰ级14例,Ⅱ级29例,Ⅲ级11例。肿瘤切除程度按照Simpson标准分级为:I级31例,II级76例,III级10例。

2 治疗方法及评价 使用开颅显微手术肿瘤切除术对54例病人进行治疗,在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详细记录。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Simpson切除程度、WHO病理分型以及肿瘤大小,分析上述各因素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

3 统计学方法 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单因素分析6个变量指标(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型、肿瘤大小)与肿瘤是否复发之间的关系。P<0.05表明该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作为自变量,以肿瘤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采用Pearson χ2检验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

1 窦旁脑膜瘤复发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附表显示:肿瘤大小、WHO分级和Simpson切除分级与肿瘤复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将3个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窦旁脑膜瘤复发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设置如下:肿瘤大小<4cm为0,≥4cm为1;病理Ⅰ级为0,Ⅱ级为1,Ⅲ级为2; Simpson切除Ⅰ级0,Ⅱ级为1, Ⅲ级为2; 是否复发为因变量(复发为0,未复发为1)。可以看到肿瘤直径越大,WHO分级越高,肿瘤切除分级越低,则肿瘤越容易复发(P<0.05)。

附表 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3 窦旁脑膜瘤复发的临床表现 54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嗅觉、听觉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肿瘤局灶症状。

4 窦旁脑膜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本组病例的数据统计也证实了该结论,Simpson切除II-III级、WHO II-III级、肿瘤直径≥ 4 cm的患者复发率较其他患者复发率更高(χ2= 8.562、6.837、5.248;P=0.004、0.000、0.008),三者为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讨 论

1 肿瘤切除程度 目前手术切除程度是窦旁脑膜瘤复发公认的影响因素[2]。肿瘤切除分级标准按照Simpson标准分级。附表显示:Simpson切除Ⅱ~Ⅲ级患者复发率较高,复发率为53%及80%,而I级切除仅为19%,表明手术切除越彻底复发的几率会越低。但是往往脑膜瘤与回流静脉紧密粘连,造成手术难以全切而致少量肿瘤残留,使该肿瘤复发风险随不同切除等级逐级升高,这个结果显著说明了手术切除程度是影响窦旁脑膜瘤复发的重要因素。造成肿瘤残留的因素如下:①手术无法全切;②肿瘤细胞残存于肿瘤周围增厚的蛛网膜。因此有研究指出可以在SimpsonⅠ级基础上切除肿瘤周围24 cm的硬膜(Simpson0级)以此降低复发率[3]。

2 肿瘤病理学表现 WHO脑膜瘤分类标准中将脑膜瘤分为良性、非典型性和恶性三类,分别为组织学I、II、III级[4]。大量的研究表明脑膜瘤的复发率随肿瘤恶性度的增强而增高,病理级别高的肿瘤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侵袭,导致手术无法全切而增高复发几率。

附表可以发现病例病理分级Ⅰ、Ⅱ、Ⅲ级复发率分别为21%、74%、100%,表明了肿瘤复发与病理分级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病理级别越高复发率越高。病理级别高的肿瘤往往表现为侵袭性脑膜瘤,使得该肿瘤周围的硬脑膜、头皮甚至血管遭到广泛的侵袭而增大手术全切的难度,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再者侵袭性脑膜瘤多为病理分级Ⅱ-III级,复发倾向较为明显[5]。

3 肿瘤大小 大量的研究报道指出肿瘤大小是引起脑膜瘤复发的又一大重要因素。附表可以明显看到,直径≥4cm的肿瘤其复发率要远远高于直径<4cm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63%和26%,表明肿瘤直径显著影响肿瘤复发率。分析原因如下:①肿瘤体积较大造成对脑组织较深的浸润;②肿瘤体积过大增加手术全切的难度。综上所述肿瘤大小成为脑膜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6]。类似的研究来自李霖等的病例统计,他们发现复发者肿瘤直径均>5cm,当大体积窦旁脑膜瘤的直径一般侵袭到重要结构或血管时,他们在手术中为了保留重要的血管而放弃了肿瘤全切,导致较多的肿瘤组织残余从而造成肿瘤的复发。

综上所述,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病理表现及肿瘤大小是影响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三者呈现相互影响关系,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针对不同患者尽量权衡三者的关系,做到术前准分析,术中尽切除,术后密随访,以提高窦旁脑膜瘤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1] 岳英杰,费 昶,张 健. 脑膜瘤 WHO 分级及其基因学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9):1790-1792.

[2] 张荣伟,许 峰, 袁绍纪,等. 320 层 CT 对窦旁脑膜瘤瘤周水肿的灌注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3,2:142-145.

[3] Oya S,Kawai K,Nakatomi H,etal. Significance of Simpson grading system in modern meningioma surgery: integration of the grade with MIB-1 labeling index as a key to predict the recurrence of WHO Grade I meningiomas[J].Clinical articl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2012,117(1):121-128.

[4] Louis DN,Ohgaki H,Wiestler OD. The 2007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Acta Neuropathologica, 2007, 114(2):97-109.

[5] 谢代全,郭 亮,匡萃文,等.基层医院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J]. 江西医药, 2012, 47(11):968-969.

[6] 江 辉,赵京涛,肖 军.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 32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5):42-43.

(收稿:2015-01-28)

脑膜瘤/外科学 复发 危险因素

R739.4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8.022

猜你喜欢

脑膜瘤复发率直径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各显神通测直径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