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对高和主任的采访

2015-03-2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睡技师医师

·人物专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对高和主任的采访

采访者:高主任好!首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近年来,空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举办了多次高质量的会议和培训班,获得了热烈反响。那么,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睡眠中心的建设过程?

高和主任:空军总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临床多导睡眠实验研究的医院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开展飞行人员睡眠医学研究的医院。我院最早的睡眠医学临床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直至形成今天的“航空航天睡眠医学中心”是在此期间数代人辛勤耕耘的结果。

1985年,首先在临床航空病中心成立了“多导睡眠实验室”。针对飞行人员睡眠呼吸障碍、冠心病睡眠异常与护理、睡眠脑电节律与偏头痛相关性等方面开展研究。2005年开始组建独立的“睡眠呼吸障碍实验室”。开展了飞行人员睡眠呼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在模拟航天环境下对航天员和预备航天员进行了睡眠研究,对今后中、长期航天环境生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0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为“临床睡眠医学中心”,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成功完成由单一病种睡眠疾病向全睡眠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转型。2013年正式成立“航空航天睡眠医学中心”,以临床睡眠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为学科发展方向,以临床航空航天睡眠医学卫勤保障为特色,注重大众睡眠医学健康教育和睡眠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中心于2013年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的认证,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唯一的一家。

采访者:作为是目前国内标准化较高的临床睡眠医学中心之一,能否分享一下贵睡眠中心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经验?

高和主任: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目前我国睡眠中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标准化建设应该包括三方面,即设备、人员和制度流程的标准化。

设备标准化是指睡眠中心(或实验室)所使用的监测仪器的技术参数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在2007年翻译出版了美国睡眠研究会《AASM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简称《AASM判读手册》)里面详细规定了监测设备的各项参数要求,包括采样率范围、传感器类型、滤波设置、显示器分辨率等。有的睡眠中心在不了解这些规范的情况下就订购了仪器,不仅影响临床诊断,还特别影响科研工作的水平。这些规范其实是要在睡眠中心建设前期,仪器采购前就需要把握的。除监测设备以外,治疗设备也是睡眠中心的常用仪器之一。虽然目前很多气道正压通气设备都具备自动探测事件、调节压力的功能,但是睡眠中心应有自己对仪器的评价标准,例如设备能否探测中枢型呼吸事件,出现中枢型事件后是否会增加压力输出?自动压力滴定和人工压力滴定的结果的一致性如何?这类规范需要在随着临床工作的经验积累而形成。

人员标准化是指睡眠中心的医生、技师应接受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在诊治患者、实施监测、分析睡眠相关数据时使用一致的标准。以睡眠分期为例,目前有R&K标准和AASM标准两个分析标准。国内这两个标准均有使用。R&K标准是1968年推出的睡眠分期标准,当时的睡眠监测技术与现在并不完全一致。AASM在2007年推出《AASM判读手册》之后,分别于2012、2013和2014年进行了内容的更新,比较符合当代睡眠监测的发展特点。因此,我们睡眠中心是以AASM为标准执行的。《AASM判读手册》主要规范了监测设备、参数设置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内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我们目前也是以美国睡眠医学会发表的一系列实践参数和临床指南为标准,这是因为我国自己的现行指南和标准还不适应临床睡眠诊疗工作的需求。因此,目前临床迫切需要我国自己的标准和规范,但是自己的标准不适一朝一夕就能制定出来,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踏实的工作,而不适简单的翻译汇总国外的指南和实践参数。

制度流程标准化是指睡眠中(实验室)应实现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实验室各种诊断与治疗试验流程规范。比如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规范的试验流程应该是PSG监测前2周的睡眠日记,了解患者的睡眠-清醒规律,洗脱目前所用药物影响,然后才是在白天每隔2 h进行1次小睡试验。即便就是小睡当日的监测验其背后也有很多需要规范的细节,比如小睡试验前夜应达到6~7 h的睡眠,小睡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的计算,生物定标的时机选择,小睡试验和前夜多导睡眠监测的导联差异等等。一个前夜只睡了4 h的患者,白天的小睡试验很可能出现异常,然而这很可能是睡眠剥夺导致的。可见,很多因素可直接影响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的结果。为了避免混杂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规范试验中的流程和细节就显得十分重要。规范睡眠医学的相关检查流程,也有助于同一项检查在不同实验室之间推广,避免因操作标准差异而影响临床判断。

采访者:我们知道,您所带领的睡眠医学团队,融汇中西医、老中青力量,在睡眠医学界相当活跃。能否请您讲讲在睡眠医学团队的建设方面的经验?

高和主任:睡眠医学是一个交叉学科,睡眠疾病和现在的许多临床二级学科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比如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合并COPD、心衰、脑血管病、代谢综合征等问题;失眠可能是抑郁、焦虑、老年痴呆或精神障碍的表现;男性勃起功能异常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并发症;异态睡眠和夜间发作癫痫的症状可能非常相似;老年、儿童、妊娠期和更年期女性因不同生理特点对某些睡眠疾病具有易感性。由此可见,建立睡眠医学团队即需要不同专科背景的人员加入进来更需要对不同医学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睡眠医学的培训。

大体来说,睡眠医学团队可以分为技师队伍和医师队伍。睡眠技师队伍现多从护士、心电图技师和脑电图技师中选拔培养,特别是具有一定工程学背景的人员,更为理想。我们睡眠中心的技师已具有多年经验,他们对睡眠监测的实施、分析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团队中已有5人获得了睡眠技术的国际认证——美国注册多导睡眠监测技师认证(RPSGT),另有3名国内同行在我中心学习、进修后可也成功考取了RPSGT。

睡眠医师队伍的组建需要考虑专业背景、临床经验和年龄等因素。由于目前很多睡眠专业资料、指南是英文版本,需要医师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我们的睡眠医师团队综合了呼吸科、神经科、内科、耳鼻喉、中医等不同专业的医生,并且与心血管、男科、心理、口腔科等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高年资医师,还是青年技师,我们都积极为其创造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比如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睡眠中心、斯坦福大学和美国乔治城大学睡眠中心建立了良好联系。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中国睡眠医师技师的微信联络平台,汇集了众多我国睡眠医学从业人员。大家得以针对睡眠医学热点问题、疑难病例、治疗争议等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能够及时获得知识更新。对于睡眠医学这个年轻的学科来说,这样一个平台非常有助于青年医生和技师的成长,有助于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之间的从业者更好地交流经验,提升能力。

采访者:从介绍中可以看出,您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对于今后睡眠医学教育的发展,您是怎么看的?

高和主任:培养年轻人就是为了睡眠医学今后的发展。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时日,美国的临床睡眠医实践和睡眠医学教育已经走过几十年的路程,目前无论是睡眠医师教育还是睡眠技术教育都已经很规范。我国的情况比较特殊,首先国家学科管理及没有把睡眠医学作为独立学科设置,也没有睡眠医师执业教育,结果是很多有识之士不敢或不能全身心的走入这一领域,医院也缺少临床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力度。最近10多年来情况有些变化,各地睡眠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但专业人才不足矛盾也更为突显出来,因此极大的影响了临床睡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质量。睡眠医学教育,包括睡眠医师和睡眠实验室技术人员教育,是职业教育,不是靠参加一两次短期培训或几次学术会议能够实现的,并且需要足够时间的实际工作操练。为此,几年来我们在如何培养临床睡眠医师和睡眠实验室技术人员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从教学大纲、讲义、教学参考书的编译到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教学组织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师队伍和评价考核标准,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建立标准一致的培训基地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与此同时也帮助国内多家医院输出和培养了一些人才,在推进国内临床睡眠医学规范化建设上进了一点微薄之力。近年我们还在北京举办了“睡眠医学沙龙”,这是一个由专家点评,为青年医生和技师们搭建的交流平台,甚至有人专程从外地前来参加活动。这样的活动实用性强,通过经验交流和专家点评,青年医生、技师们收益良多,受到临床睡眠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睡眠医学人才的培养不能靠一家或几家医院之力,我认为一是大家应积极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重视睡眠医学学科发展;二是要创建规范的睡眠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基地;三是要发挥行业学会的力量积极开展行业教育和管理活动,行业学会不能仅仅是学术活动更重要的是关注学术品质和行业行为规范的引领;四是要组织高水平的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具有中国睡眠医学特色的教材和医学参考书,制定国家睡眠医学人才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五是睡眠医学领域的医疗、技术、科研工作者和医疗企业服务团体要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消化、准确引进和传播国外现代睡眠医学知识和经验;六是要注重睡眠实验室职业教育的发展;另外睡眠相关企业服务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教育也设分重要。

中国睡眠医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有很多优秀的青年人加入到睡眠医学的队伍中来,我相信中国睡眠医学必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世界睡眠医学的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采访者:非常感谢高合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今后能更多地支持《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睡技师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小睡
小睡熊迷路了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
在春的屋檐下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