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

2015-03-22陈慧满黑龙江省林口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7699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母源血清型畜禽

陈慧满 黑龙江省林口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7699

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

陈慧满 黑龙江省林口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57699

畜禽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畜禽经免疫后抵抗不住特定疫病的流行,或者免疫效力检查不合格,均认为是免疫失败。

环境因素。当畜禽圈舍环境不好,卫生条件恶劣,卫生消毒不彻底,或者由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时,使用任何一种好的疫苗,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因为畜禽接种疫苗后,根据疫苗的种类不同,通常在免疫3~14天后才会有好的免疫效力,这期间的抗体空白给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机,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营养不良。幼龄、体弱、生长发育较差及患慢性病的动物,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注射反应,而且抗体上升缓慢;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饲料中蛋白质缺乏等,均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影响免疫效果;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等均可造成免疫抗体低下而影响免疫效果。

应激因素。动物受到圈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而致氨气浓度过高、长途运输、惊吓、饥饿、寒冷、过热和拥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等,都会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

母源抗体的影响。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及其对动物的免疫保护力,受动物种类、疫病类别以及母体免疫状况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未吃初乳的新生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极低,吮吸初乳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能够迅速上升并接近母体的水平,生后24~35小时即可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降解,滴度逐渐下降,降解速度随动物种类、免疫球蛋白的类别、原始浓度等不同有明显差异。由于体内缺乏主动免疫细胞,此时接种弱毒疫苗时很容易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出现免疫干扰现象,从而影响疫苗抗体的产生。

免疫抑制病和传染病的影响。鸡群早期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支原体、球虫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鸡贫血因子感染等疾病,都会影响疫苗免疫鸡群后抗体的产生。猪一旦感染蓝耳病、伪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病等都可影响对猪瘟的免疫效果,严重者导致免疫失败。

病原体的血清型和变异性。某些病原体的血清型多,容易发生抗原变异或出现超强毒力变异株,常造成免疫接种失败,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等疾病。

免疫密度的影响。当动物群的免疫密度较高时,那些免疫动物在群体中能够形成免疫屏障,从而保护动物群不被感染;相反,如果动物群的免疫接种率低或不进行免疫接种,由于易感动物集中,病原体一旦传入即可在群体中造成流行和暴发。

疫苗因素。疫苗自身抗原含量不足,如猪瘟细胞苗每头份含毒量应不低于750RID(免疫感染量),猪丹毒活疫苗每头份含活菌不低于5亿(G4T10株)。使用过期的疫苗,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败或减效。疫苗选择不当,如在疫病流行的地区,仅选用安全性好而免疫效力较低的疫苗,常造成免疫失败。有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如果疫苗的血清与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血清不同,免疫后同样会造成免疫失败。疫苗稀释剂选择不当、盲目联合应用疫苗、免疫剂量不准和免疫途径不当,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不合理。包括疫苗的种类、生产厂家、接种时机、接种途径和剂量、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等不适当。由于不同疫苗具有不同的免疫学特性,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差异而改变免疫程序,容易出现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失败的现象。此外,疫病分布发生变化时,疫苗的接种时机、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等应随之调整,同时还应对疫苗的接种途径给予高度重视。

免疫方法失误。饮水免疫: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或水中重金属含量高;使用了金属饮水器或水中有残留的消毒药;饮水器数量过少,不能保证所有鸡能在短时间内饮到足够的免疫量,使所有的鸡都能达到有效的免疫水平;或免疫前没给畜禽断水2~4小时,不能使所有的禽只快速一致地饮用疫苗,造成疫苗效力下降。气雾免疫:没有按规定量使用疫苗;疫苗稀释用水没有按规定使用无离子水或蒸馏水;畜禽舍有风,造成疫苗流失过多。肌肉注射:稀释的疫苗没有在规定时间(一般在4小时内)注射完,注射剂量不准或漏注;注射器消毒后没有冲洗干净,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母源血清型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多重PCR检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方法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