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淡水鱼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促进黑龙江省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发展

2015-03-22张澜澜李桂伟花丽茹

黑龙江水产 2015年4期
关键词:示范场渔民水产品

张澜澜 李桂伟 花丽茹

(1.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1.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央确定“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渔业发展方针,并实施一系列市场化政策后,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业突破高纬度地区多种制约瓶颈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90年,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实现历史性转变。2014年,我省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55.18万吨,占全省渔业总产量的90.9%;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36.8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350元。从20世纪80年代的“吃鱼难”到现在的“无鱼不成宴”,水产品市场丰富多彩,鱼虾贝藻应有尽有。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满足和丰富了水产品市场,改善了人民群众的食物质量和营养水平,在促进渔民增收、农村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水产养殖的发展还带动了水产饲料、水产品加工、养殖设备设施、产品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水产养殖、加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为渔(农)民增加收入、步入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黑龙江省生态水产养殖业发展可行性

1、健康养殖全面推进。我省高度重视水库、湖泊等大中水域的水产养殖工作,积极督导各级渔业部门组织养殖水域经营者创建农业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认真实施水产养殖标准制度,扩大标准化养殖面积,鼓励条件具备的养殖场户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产品认证和产品地理标志。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已经得到全省各级渔业部门及养殖场(户)的普遍认同和响应。目前,全省已建成161处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275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面积已达480万亩。在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示范引领下,相继建设了一批市(地)、县(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省实施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已占放养面积的68%以上。与此同时,渔业主管部门注重大力培育家庭渔场和渔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省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60个,吸纳养殖场户2780户。下一步的工作不但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建立与完善制度,创建生态鱼品牌,扩大知名度,规范运行,使其能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场户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全省渔业的产业化进程。

2、渔猎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我省众多养殖场户发挥自身的资源、地缘、人文等多种优势,将垂钓、餐饮、娱乐、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休闲渔业提档升级,使休闲渔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正向着特色化、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2014年,全省各具特色、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游钓度假村发展到860家,经营面积近150万亩。佳木斯市郊区不断做大做强休闲渔业,休闲渔业的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三分之一。绥化市北林区金龟山庄在养殖水域边开展传统渔猎文化展示,传统的渔具、渔法吸引观赏者络绎不绝。哈尔滨市坚持休闲渔业与松江湿地旅游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了渔业转型跨越发展。全市共累计发展休闲渔业场所941处,垂钓总水面14.6万亩,冬钓馆1114亩,餐饮面积5.1万平方米,住宿面积6.9万平方米;年接待休闲人数34.8万人次,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全市休闲渔业产值达2.4亿元。牡丹江市的镜泊湖、杜蒙县的石人沟、连环湖等渔场推出冬捕旅游节项目;哈尔滨市长岭湖渔场和丁香岛渔业有限公司在道里区江段开展了冬季冬钓旅游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建设淡水鱼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必要性

客观地看,我省渔业在一些方面离构建现代渔业的标准要求及渔业发达省份的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发展大宗淡水生态鱼类养殖,实施品牌战略;如何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实现鱼类的优质优价,增加渔民的经济收入,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我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整体实力。

近年来,针对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效率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闯市场能力不强,营销网络不广的实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为此,我省2014年已与省联通公司共同开展了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已开通使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开通,有利于引导农民以需求为导向生产优质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增加收入,增强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和定价话语权。同时推进我省信息技术与现代化大农业的融合,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绿色食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网上交易功能。龙头企业、农(渔)业合作社、大型农(渔)户等信誉等级较高的交易方,可实现农产品网上直接交易,包括产品展示、电子交易、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功能。二是信息发布功能。买卖双方可在平台上发布涉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系统对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匹配,并将匹配结果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双方,从而为订单生产、大宗农产品网下交易提供信息撮合服务。三是农产品溯源功能。通过对省农委认定、认证的龙头企业和绿色食品发放二维码,实现农产品原产地信息查询等溯源服务。

三、推进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的具体措施

1、继续扩充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内容。组织各级渔业部门做好平台信息采集工作,推进认定的渔业企业、有一定规模且运行规范的渔民专业合作社进驻平台展示,产品包括水产品及加工品,除订单养殖产品、大宗水产品交易外,水产品要有注册商标,重点是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水产品。

2 充分发挥黑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作用。深入发掘网络联通功能,呼应涉渔行业、企业、网民需求,加强沟通、联系、服务,号召和鼓励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参与其中,搞活水产品流通。不断活跃交易,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期货”和现货、批售和零售、鲜货与干货的水产品交易,促进水产品交易上网“触电”,强化产品推介,共同打造省内外市场。抓紧普及知识,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让涉渔行政单位、企业、渔民朋友等熟悉互联网,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运用互联网能力。

猜你喜欢

示范场渔民水产品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农业部取消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资格170家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第四批全国农垦现代化养殖示范场增加30家
全国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班在福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