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弗洛姆心理批判的总体辩证法思想

2015-03-22周启杰王金婉

关键词:弗洛姆辩证法异化

周启杰 王金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年)是当代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在心理分析观念基础上,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建立了一个社会“批判理论”。并在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之间作了截然区分,认为前者是真正的私人资本主义,显著特征是资本家对工人无情的剥削,并且认为这种剥削和压迫是自然的或社会的法则。19世纪的社会性格是竞争、剥削、独裁的个人主义。到了20世纪,社会重心转向消费,封建因素的消除意味着非理性权威的消失。然而,随着非理性权威的消失,理性权威同时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不再受压迫和奴役。看似自由的表象,却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和无助,表现出恐惧自由、怀疑生活,曾经力图改变奴役生活的倡导者再次陷入迷茫。此时,弗洛姆开始反思:“有没有这种可能,在满足人们的深层需要方面,现代文明是失败的?如果是,那么这些需要又是什么呢?”[1]此后,弗洛姆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在其代表作中尤为体现:《为自己的人》提出关于性格倾向的观点,以人际关系观念中的性格进化概念取代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发展图示;《逃避自由》提出人的问题,揭示人逃避自由与异化的问题根源,对人的心理性格进行深入阐述;《爱的艺术》是对前两部著作问题的解答,对逃避自由和异化的人给予建设性答案,即在爱中实现人与人的统一;《健全的社会》是《逃避自由》的续篇,其将人的问题置于社会中,表明人与社会总体统一构建健全社会。

一、总体性辩证法原则

马克思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辩证法,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完成人类辩证法思想史上的革命。辩证法与实践唯物主义相结合,成为实践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辩证法。以往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将其庸俗化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以至遮蔽了马克思辩证法的超越性维度;或将其等同于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忽略了生存性维度。马克思的总体辩证法在卢卡奇那里得到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主客体统一论。这种客观性和生存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原则,为阐释马克思辩证法的现实性和超越性提供了理论支点。

卢卡奇指出:“要扬弃社会现实和社会进程支离破碎的物化状态,就要期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生成;而总体性生成的首要前提条件是要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确立总体性的辩证法,即总体性的原则。”[2]“总体范畴总是被看作‘辩证方法的中心问题’。”[3]这种总体性是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关系中界定的,代表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统一而存在的总体状态。在他看来,“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并不在于人对外在的某种给定规律的遵循,而在于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对客体和对象的改造。在这一变革现实的活动中,人既扬弃了客体的自在性和给定性,也扬弃了主体的纯粹主观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因此,辩证法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具体的统一,这也是历史进程的总体性”[2]。

弗洛姆以总体性原则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进行批判,构建理想社会。其核心思想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关系维度,即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首先,人与自身统一,使人自身不再矛盾,人的外在行为与心理、性格表达一致,行为背后的动力结构即是自身性格;其次,人际之间的统一,人不仅要自我一致还要与他人形成一种“和谐模式”,人际互动不是相互交换或相互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真诚、相互协助、良好的人际关系即黄金法则;再次,人与社会相互统一,人实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统一最终要回到社会,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二是要素维度,人有全面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从生产、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多重要素中探寻社会关系中人的总体生存状况。

二、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综合

弗洛姆从人的内心与社会两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病理诊断”,实现人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双重变革,希望从中解救人的灵魂与身体,使其不再受压迫与奴役。他认为,要对当代西方社会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须将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相整合。

马克思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批判,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方法论说明社会结构决定了人的发展历程。弗洛姆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中,马克思强调人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未从心理上分析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而人的行为支配取决于人的思想,所以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由心理支配。同时认为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可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弗洛伊德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行为仅仅只是较易于为人们观察到的部分,事实上,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决定人们行为的更重要的活动机制和力量,这种力量成为‘性格倾向’”。其将性格的原初动力归结为“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并把不同性格看作是“力比多”的升华[4],表明弗洛伊德更注重人的生物性本能,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扭曲,是儿童期性本能过度压抑的结果。弗洛姆通过后期实验,证明这一点并不能说明一切,指出人的心理并不完全由身体本能需要决定,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还是社会的、与历史发展相互关系的人。弗洛姆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整合,希望通过人的心理、人格与社会完美结合,达到一种理想社会,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与自由。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心理立足于此,力图建立一个超越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人道主义社会,同时肯定了人的心理对人的影响。实现人道主义,本质即是人的自我实现。

三、总体性视角下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人类动力的阿基米德点存在于人类境况的独特性当中,独特的境况塑造了独特的心理结构;要了解人类的心理,就必须以人类源于其生存条件的种种需要为基础。”[5]弗洛姆指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病态社会,并未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健全社会表现出的健全心理机制以何种方式呈现?什么使已获自由的人更加孤独、无助、更想逃避自由?通过详细的解读,将弗洛姆的心理批判理论从社会心理分析、社会心理批判、总体异化三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一)诊断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机制

弗洛姆指出,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自我意识、理性和想象力。“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特殊形式视为性格的根本基础”[6],这种特殊性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要。为此,弗洛姆提出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理论。“社会性格的概念不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概念,并不是在一个确定的文化中大多数人身上能够找到的性格特点的简单总和。”[1]它在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最主要的是经济与人的性格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相对稳定,占据主导地位。而社会性格一旦形成,人性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从而定格人的行为模式。可见,社会性格源于对社会结构的动态反应,使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有不同需求,而在满足新需求的同时又产生新思想。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大背景下,人们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机制,由此辨别出生产性性格与非生产性性格,为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心理批判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改造弗洛伊德学说,弗洛姆提出社会无意识理论,分析无意识如何控制人的生活。“意识代表社会的人,代表个人所处的历史现状所造成偶然的局限性。无意识代表植根于宇宙中的普遍的人、完整的人。”[7]弗洛姆认为,无意识领域大部分来自人不为所知的内在心理。“意识在任何一定的时刻只包含少量的内容。这样,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称之为有意识知识的东西就一定会在任何情况下,相当长时期地存在于潜伏条件下,也就是处在无意识条件下,和不为心理所知的条件下。”[1]由此,他认为无意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愿望和表达方式,是人们潜意识里最想表达的一部分思想,但却被意识压抑。为此,弗洛姆提出“社会过滤器”概念,说明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器”将不符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思想过滤,使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转化为意识,并成功地将人的真实愿望压抑到无意识区域。

“社会过滤器”由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组成。弗洛姆认为,社会过滤是一种媒介物,人的经验由此被感知。首先,人对社会的感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运用语言的同时运用一定的逻辑表达,而逻辑直接指导人的行为,并对人的经验起到过滤作用;再次,社会禁忌对人的思想和感觉加以禁止,压制无意识和无意识产生的欲望进入思想和意识。由此,压抑人们真实愿望的正是“社会过滤器”,其操控人的行为动力,将人塑造成该社会所需的特有社会性格。弗洛姆认为,社会对人来说是压制还是推动,要看其是否代表全体成员的利益。也就是说,当人与社会的利益背道而驰,说明社会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压制得更全面。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批判

弗洛姆曾提出:“我们的精神是健全的么?”为说明这一问题,他重新定义“精神健康”概念,认为“精神健康”不是人对于社会需要所做的调整,而是社会对于人的需求所做的调整。一个人是否在精神上健康,这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结构[1]。可见,弗洛姆将人的精神健康归结为人的本性在社会中能否得到真正实现。而欲找出病态社会的症结点,不仅要考虑社会历史的发展,还要解读支配人的行为背后的动力结构。为此,弗洛姆从人的性格结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等方面,批判当代西方社会的异化。

弗洛姆系统分析西方社会性格结构,将其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生产性性格指人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实现,具有一定创造力,有主动和积极的态度,这是人类的理想性格。非生产性性格是一种被压抑的、消极的、非创造性性格,其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性性格,使人的本性与真正需要被异化。这种性格分为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囤积取向和市场取向四种类型。其中,接受取向的特点是无条件地接受一切来自外部的东西,缺少主体性和自主性;剥削取向则不接受馈赠,而是用一切强制手段向外部索取;囤积取向的特点在于对外界事物缺乏信心,总是筑一道围墙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有太多接触,实现自认为的安全感;市场取向建立在物化人格、市场和他人肯定的基础上,人的价值在于能否实现交换。这四种性格特征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尤其是市场取向的社会性格。一方面,消费不再针对需求,而为无处不在的广告促销所诱;另一方面,生产领域的发展导致经济行为的量化与抽象化,使得事物不被人控制,从而失去人的意义。此时,人的自主性失去方向感,无名的权威正以一种求同的机制运行,个人要追随他人意愿。而人的存在也不再是丰富性的载体,而是成为一种机械的、频发的事物,导致生存的意义无法实现。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人们产生更多焦虑感和孤独感,在得到自由后再一次逃避自由。“一方面人日益摆脱外在权威的控制与对自然的依赖获得了独立,另一方面,人日益孤独,滋生了不安全感和软弱无力感。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自由的发展会走向反面,争取得来的自由,又使人套入新的枷锁中。”[8]为此,弗洛姆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总结为三种:一是权威主义。“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和大机器生产给个人造成的孤独和渺小感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变得更加严重。”[9]他们“放弃了个人自我独立的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缺乏的力量”[10],表现出一种渴望臣服与被主宰的倾向。这些人表面坚强、自由、有主见,内心深处却懦弱、自卑,需要依附外界力量找到安全感,而得到这种安全感的条件就是改变自己,逃避自由,从而失去独立性。二是破坏欲。破坏欲和权威主义皆由内心的孤独与无能为力形成,但其更多表现出一种自我生存感、毁灭性,而非求取共生关系。弗洛姆认为,“当人们感到一种外界的威胁时,会萌发破坏的冲动,不惜代价消灭一切异己的力量”[8],这种破坏欲是生命未能得到实现的后果。三是机械趋同。人们用一种趋同的方式避免陷入困境,成为“机器人”,虽然自我与世界的矛盾消失,意识中的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亦随之消失,但代价却是人对自我的放弃、自我异化。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异化

第一,人自身的异化。自我处于矛盾状态,人们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归结在市场交换中,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第二,社会关系异化。人与人之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相互利用。资本家利用工人,销售员利用顾客,都将人看作商品进行不等值交换。第三,生产异化。在高生产、高消费社会中,人们崇尚大批量生产以赚取更多利润。与此同时资本家也被市场控制,人们面对市场更加无能为力。第四,消费异化。铺天盖地的广告推动无意识消费,人们获取商品仅为占有而非正常需要,不理性消费使得人们不能从中真正得到解脱。第五,政治领域异化。人们在政治领域的选举权利上,看起来具有支配权,事实上在宣传机器面前,只是无意识地被“牵着走”,民主权利得以异化。

由是观之,资本主义社会已陷入总体异化状态。弗洛姆不禁感叹:“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则是人死了。”[1]他认为,19世纪人际之间是无人性的、残忍的,而20世纪的人则是精神分裂般自我异化,变成毫无生趣的机器人。为消除这种异化,弗洛姆从人的心理人格与社会关系入手,运用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关系,实现构建健全社会的目标,以达到人与世界的统一。

四、弗洛姆心理批判理论构建健全社会的目标启示与局限性

(一)构建健全社会的目标与启示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应是一种追求爱、奉献、牺牲、创造性发挥自身能力,以及与世界融合一体的人和谐存在。而在总体异化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功利,唯有通过爱,才能使人摆脱孤独与恐惧。爱是一门艺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不仅包括爱情,还包括万物之爱、父母之爱、友爱、自爱等。爱的表现是主动与给予,更易使人融入群体,从而解救深陷在异化社会中的人,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群体,使人变得更理性、更有能力去爱,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弗洛姆毕生憧憬“人类的内部统一”,其所找到的作为个体的人能够与其他个体组成合理社会的共同属性,以及他们之间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则就是人的真正需要以及社会对这种需要的满足。换言之,他认为符合人类真正需要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因此,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个性潜能的发挥,人成为推进健全社会的决定力量,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是弗洛姆构建健全社会的目标。其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启示如下:

政治方面,政治民主是弗洛姆所阐述的最高境界,即人们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选举过程中,每个公民均具有知情权与参与权,能够表达见解与看法,经过理性思考做出合理决策,并可逐一实施,从而真正实现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经济方面,弗洛姆认为最根本的是要给人以经济自由,“只有常年收入的保障,才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保证”[1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并未阻止人的异化,反倒加重了人的无力感。个人价值等同于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物无所谓自己,而人一旦成了物,也就可以没有了自己”[12]。弗洛姆认为,在生产社会化的今天,更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更是为了提高自我存在感。经济活动中,人们要换得等价物品只有发挥自我主体性,才可能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文化方面,着重于人的精神需要,包括语言、艺术、交际关系、价值观念与心理作用等。弗洛姆认为,在关注社会历史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精神文明需要。这是实现健全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弗洛姆心理批判理论的局限性

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生存境遇和心理批判之探讨是深刻而独到的,但其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一,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弗洛姆背离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基本原则,过分关注心理的重要性。”[13]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未从人的心理和人格考虑人及其生存环境,实际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其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创始人的原初语境和理论观点中,更体现在其与人类历史进程在每一个时代的重新对话中,他的异化理论与实践学说直接与人类的文化精神交汇,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其二,弗洛姆对于健全社会的构想同样存在缺陷,“虽然他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变革对于实现西方人自由和解放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实现所有制的变革,特别是如何使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民主化,却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4]。他更注重运用经社会历史观改造的精神分析学、社会文化心理分析和人的微观心理分析,揭示人异化的真正根源,但却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人的解放与健全社会只能成为空想。

卢卡奇认为,要研究一个时代或是一个专门学科,首先必须对其历史过程进行统一理解,“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使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14]。因而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方法论上的核心作用。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虽然仍需完善与修改,但无可否认的是其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现实作用:他的心理分析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表象,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弊病根源,并积极倡导微观革命,提出全方位改革措施,力图建立一个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有助于人的创造性得到全面发挥的人道主义社会。正如学者所言:“我们正身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改革,必须要有所归趋。也许弗洛姆的思想体系,正代表着这种归趋,或许,至少有助于这种归趋的思考和探索。”[15]

[1]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2]衣俊卿.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

[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王雨辰.论弗洛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J].理论月刊,2010(9).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王嘉陵,陈基发,何岑甫,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弗洛姆.寻找自我[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7]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8]张伟.弗洛姆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9]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司,2002.

[10]郭永玉.“逃避自由说”的文本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5).

[11]Fromm.To Have or To Be[M].London:Routledge,1982.

[12]弗洛姆.理性的挣扎——健全社会之路[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

[13]严国红,高新民.论弗洛姆社会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心理思想的异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14]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5]陈秀容.弗洛姆政治思想[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

猜你喜欢

弗洛姆辩证法异化
走过独木桥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不乐多冤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