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伦·布鲁姆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对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2015-03-22于桂霞

关键词:布鲁姆大学大学生

于桂霞,汤 颖

(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艾伦·布鲁姆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对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于桂霞,汤颖

(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艾伦·布鲁姆认为,自由教育是以心灵自由为旨的教育,主要在于认识人生的重大选择,能帮助学生个体重新审视和评估过去的所有信念或是认知,确定理性人生。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受市场经济原则的影响,人才培养表现出功利化的偏失,并进一步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以布鲁姆自由教育主张来审视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必须要坚持育人为先的办学原则,切实贯彻德育首位观,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经典名著。

艾伦·布鲁姆;自由教育;大学教育;人才培养

艾伦·布鲁姆关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真知灼见主要集中在他的两部著作《美国精神的封闭》和《巨人与侏儒》中。在这两部著作中布鲁姆针对大学这一特殊机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其对于自由教育的理解,以及对当时美国高等院校自由教育的危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的批判与警醒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在布鲁姆看来,自由教育在当时的美国并未被提升到高度重视的地位,也没有处于维持基本功能的现状,而是出现一种沦丧或是衰落,以至于美国高校的大学生们迷茫于自己的现状或是未来,甚至将这种迷茫或是沉沦通过政治出口得以发泄,而失去理性的自我或是自在的生活显然导致的是非常不良的后果——大学失去了应有的社会功能,大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精神角色。比较若干年前的美国,当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各种文化、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思想、功利价值观等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加以冲击,面对与众不同的文化世界、多元价值思想,大学生们渐渐失去了明晰的方向,而这个时候,能不能有一种精神旗帜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模式,能不能有一种教育告诉、引导、指令大学生们选择那些更重要而不是其他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念去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样的问题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同样关涉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以为,曾经的美国高校出现的自由教育危机应该也能够警醒当下的中国大学,事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由教育对高等教育的良性影响,也忽略了其对成长中的大学生们的积极作用,而布鲁姆的自由教育观及其关于自由教育危机的论述能够帮助我们审视、思考今天的中国大学所出现的一些“病症”,或许也能够提出一种“治疗方案”。

一、艾伦·布鲁姆的自由教育观

布鲁姆认为,自由教育就是以自由,尤其是心灵自由为旨的教育,主要在于认识人生的重大选择,其根本要义在于作用于学生个体的全部人生,包括学生个体的兴趣、行为和选择,而且自由教育应该也能够帮助学生个体重新审视和评估过去的所有信念或是认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理性人生,而这种人生并不是随波逐流的,同样也绝不是受制于偏见的。

然而,即使自由教育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而在布鲁姆看来,当时的美国大学正面临的却是自由教育出现的危机局面。而这种危机最直接的体现则是1969年4月发生在康奈尔大学里的暴乱事件。当时,康奈尔大学里的教职员们正被黑人学生团体所威胁,被要求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这场“动乱”的结果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们公开忏悔自己的罪孽,并因为对道德问题的理解不足而道歉,他们表示愿意听从建议,对大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作出改变……大学放弃了研究或讲解价值的权利,并把价值观的决定权交给了民众[1]265。布鲁姆认为,如果在20世纪60年代,大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种自由教育,为他们提供检验其生活,考察其潜能的手段的话,他们就不会漫无目的和难以驾驭,以至于最后只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政治上的出口[1]6。正因为大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在如何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公民的问题上没有得到真正的引导,所以他们悦纳自己精神世界的“洞穴”,因为不觉黑暗,所以也就无所谓走向“光明”。

布鲁姆认为,大学对于自由教育出现的危机当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事实上,大学似乎已经因为其疏忽或是放弃自由教育而遭受到了某种严厉的惩罚。在布鲁姆看来,忽视自由教育的大学会遭受两个最直接的惩罚:一方面使大学外边的庸俗现象得以在校园内泛滥;另一方面就是把由专业学科提出的未经通盘考虑的、专横和堂而皇之的要求强加给学生[1]288。忽略了自由教育的大学校园争相传递学科知识,哪怕这些学科知识之间是不相关联的。布鲁姆所忧虑的是,在大学生还不清楚什么更好的前提下就被动适应和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势必导致大学生所学知识的片面性。以至于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一个人成为科学家不需要人文科学的训练,而一个人文学者也不需要成为具有科学训练的人文学者。”[2]318而学术界的这种裂缝局面正是自由教育危机真正的根源所在。

那么,该如何制止这种学科的片面性,重新唤醒沉睡中的自由教育呢?布鲁姆认为,“唯一严肃的解决方案是几乎遭到普遍反对的方案,即阅读‘巨著’这种出色的老方法。”[1]294伟大传统著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严肃的而非假冒的整全性模型。“这种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道德教育——就它们使读者涉入对过善好生活的关怀而言。”[2]324至于,如何阅读经典,布鲁姆给出的答案是“要努力按照作者所希望的方式去阅读。”阅读经典的人不仅要态度认真,而且要尊重文本本身,而不是对其任意的解构或是解读。

二、社会服务理念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偏失

从公元11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至今,大学教育理念经历了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从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大学理念的变化强调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统一和不可偏废,然而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早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新功能,大学人才培养的原初功能则逐渐衰弱,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却愈加兴盛。我国的高等教育始于晚清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具有鲜明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背景的近代新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引进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传授,而鲜明的专业教育使大学专业划分过细,造成了学生知识视野狭窄,人文精神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的服务社会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并愈演愈烈,高校要面向社会办学,在经济发展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忽视乃至背离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借口,以“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目的,过度划分专业,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技能培训日益彰显。

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中,布卢姆对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细分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谴责就业至上论对美国大学精神的侵蚀,指出支离破碎的专业培训背离了大学教育的理念,只能培养出没有理想的技术专家而不是高贵的、完整的人。社会需求是高校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高校办学定位的重要依据,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功能,其余的办学功能都是在人才培养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必须履行好社会所赋予的人才培养的独特职能。但当今的中国大学,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影响严重,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远认识和价值追求,已部分乃至大部分的背离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而代之以赚钱就业为首要目的,导致人才培养的过度功利化。

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导致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功利化,也进一步地加剧了高校人文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以及高校德育功能的弱化。一方面学校重视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而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专业知识的获得提高,忽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德性的完善,以致学生道德水平滑坡,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布鲁姆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坚持育人为先的办学原则

布鲁姆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它的独立性,大学教育不能简单地根据社会当下的需要服务社会,也不能没有原则地去迎合大众。他强调大学应当把长远的问题作为中心,抗拒事事为社会服务的倾向,警惕大学的利益由于被要求实用和适应现实而受到伤害。所以他主张“在我们中间建立一所不那么通俗的大学,求真理胜于求生存求怜悯,能够抗拒强硬的要求和种种诱惑,能够免受势利熏染而坚持自己的标准。”[3]271布鲁姆关于大学精神的主张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中国大学如何正确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恰当处理社会服务的问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服务社会的理念是正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服务社会并非是要实现“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作为教育来讲,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就业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发展。同样大学教育在使受教育者掌握了谋生的手段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使其获得心智发展和道德发展。正如纽曼所说“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绝不仅仅是职业特征,它并非时刻都在上班。作为一个朋友、伴侣和概念更笼统的公民,在家庭生活中为提高和装点闲暇生活。”作为大学生毕业后既要能胜任某一专业性工作,又要能将自身的高素质传递给社会,引导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应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现代经济所提出的要求,但不能一味地适应,一味地迎合,应坚持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坚持育人为先的办学原则,转变当前就业至上的倾向,改变对学生单方面技能培养的做法,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对全面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切实贯彻德育首位观,教会大学生做事先做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是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大学必须承担它对青年人的教导责任,注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而不只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正如布鲁姆所主张的“教育必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那种使他们向往完善的东西,并且通过对知识的重建,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追求完善。”[3]60大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一种道德的力量,使他们能根据自我的价值需求和社会的价值需要来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能自觉地运用道德判断决定和把握利益行为的方向,真正成为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服务社会的大学办学理念下,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也充斥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当今的中国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担负起社会和人类未来的责任,进一步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拾回曾被我们重视千年的“道德教育”。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书《大学》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教育纲领,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师孔子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是以德行为首。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良好的德性是学生“人生之基”,不仅能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促进智力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因此,大学教育要切实贯彻德育首位观,坚持把“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作为大学教育根本指导思想,教会大学生做事先做人,注重引导大学生崇尚理想、追求真理,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确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三)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

教育面对的应该是人的灵魂,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符合社会主流取向。当前我国高校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迎合和取悦学生,有些高校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课程的同时,却表现出对人文课程的相对淡漠。布鲁姆认为“所谓专业知识的爆炸性发展以及不断分化增长的专业设置,并没有以丰富的内容去充实大学的学习,相反倒是使它更加空泛。”[3]362在他看来,大学必须改变过分专业化以及对科学的过分推崇的局面,重视和完善学生的天性,使学生懂得关于人和人类永恒的问题。唯有如此,当他们在面对价值决断的时候才不会陷入一个又一个陷阱而不自知。我国大学教育必须从狭隘的专业教育中走出来,以人为本,关注人文教育,通过人文课程、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熏陶,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精神的完善,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积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消解教育专门化和功利化带来的消极后果。

(四)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合理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名著经典

在布鲁姆的眼里,美国当代的教育已经严重衰落,一方面大学生精神贫乏,缺乏严肃性,缺乏对传统的尊重和热爱,轻视经典著作,只读那些快餐式的书籍,缺乏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其对多元文化的盲目解构,导致了大学教育的无所适从和年轻一代的道德虚无主义;因此,他指出美国社会应该强调和提倡一种更加具有确定性的、更有实质性内容的道德价值,而这些道德价值就来源于经典作品。布鲁姆特别关注经典著作的当代意义,在他看来,只有那些伟大著作才可以充实人的心灵,并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可能的途径。因此,他满怀感情的说,“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作品将使人置身于无限深蕴的本质存在,使人忘掉他们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永恒完整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伸展自己探寻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我们那不完满的人性。”[4]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使之更好地为今天的教育,尤其对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高尚人格和品德,消除大学教育市场经济办学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兴衰变迁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合理精髓,对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深刻反思。

对于有一定知识经验、基本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便是布鲁姆所主张的阅读经典。传统名著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经验和生命智慧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经过几千年时间的锤炼,其保留下来的精华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自我判断能力不足,鼓励学生阅读名著经典还需要教师、家长等的必要引导,特别是关涉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要明确告知学生名著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同时如布鲁姆所主张的要保持对经典著作文本的尊重,尽量维护名著的原貌,才能把握名著的精髓,否则会造成以讹传讹,与真正意义上的名著越来越远。

[1] 艾伦·布卢姆. 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 阿兰·布鲁姆.巨人与侏儒[M].张辉选编,秦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 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宋丽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 Bloom, Allan.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How Higher Education has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ed the Souls of Today’s Student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7:380.

AllanBloom’s Idea on Liberal Educ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YU Gui-xia,TANG Y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Tong Hua Normal College,Tong Hua 134002,China)

Allan Bloom held the view that liberal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the spiritual freedom. Liberal education is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ig choices of their lives,to re-examine and evaluate all past belief and knowledge and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life. Presen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 economy. Personnel training shows utilitarian tendency. All those phenomena further lead to the lack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moral qualit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xamine contemporary Chinese high education by using Bloom’s liberal education claims,w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ducating people firstly,give priority to moral education,and strengthen humanistic education. We should also try to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and guid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read the classics efficiently.

Allan Bloom;Liberal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6.047

2014-12-12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于桂霞(1968-),女,吉林乾安人,通化师范学院教授;汤颖(1981-),女,黑龙江五常人,通化师范学院讲师。

G64

A

1001-6201(2015)06-0240-04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布鲁姆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读片中的应用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数字布鲁姆”理论的空间形态构成知识更新与慕课建设
大学生之歌
基于混淆布鲁姆过滤器的云外包隐私集合比较协议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