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科技查新的认知度及其信息需求
2015-03-22,,,
, ,,
科技查新是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发展起来的信息咨询活动,在科技立项和验收、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价、科技奖励评定、技术引进等科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对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旨在了解某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科技查新的认知水平、对查新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其科研信息需求,为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科技查新服务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战区7所医院和2所疗养院的医药卫生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9份。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E-mail发送电子调查表及现场发送纸质调查表,并结合电话、短信及面谈等多种形式催收和核对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用户对查新认知度和满意度,查新信息资源利用和需求4部分共25项内容。认知度包括是否了解查新工作流程、是否了解对委托查新需要提供的资料、是否了解对如何撰写查新委托书、是否了解对查新报告完成周期、是否了解查新委托的时间要求、是否在申报成果立题查新前进行预检索等6个问题。满意度包括查新对防止成果评审及立项中出现低水平重复的作用、查新报告查全性、查新报告文献引用的准确性、文献检索范围的准确性、查新报告新颖性评价的准确性、查新报告形式等6个问题。信息资源利用与查新需求包括是否知道本单位网页上的数字资源并免费使用过、经常使用的数字资源(多选)、希望能提供以下哪些服务(多选)、是否希望提供查收查引及文献传递等服务 、是否愿意付费获取以上服务、经常使用的文献资源类型(多选)、能接受的信息资源的语种、对文献资源内容的要求(多选)、单位的国内数据库资源建设能否满足科研需求、国外数据库资源建设能满足科研需求、三级查新站在医院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图书情报机构是否应该增加的电子资源等12个问题。
1.3 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软件录入调查表内容,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111人,女38人,平均年龄为39.92±8.40岁;博士19人,硕士71人,本专科59人;高级职称 79人,中级55 人,初级15人;获军队二等奖及以上者22人,获军队三等奖者40人,获国家奖的3人,省部二等奖及以上者12人,其他4人;专业/研究方向是军事医学10人,基础医学的9人,内科45人,外科43人,预防8人,药学12人,技检16人,护理6人。
2.2 查新工作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战区医药卫生人员的查新认知度整体情况良好(表1),只有少部分人员(占20.13%)对查新工作不了解。其中29人(占19.46%)分别对查新工作流程、委托查新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对如何撰写查新委托书不了解,39人(占26.17%)对查新报告完成周期不了解,31人(占20.81%)对查新委托的时间要求不了解,24人(占16.11%)在科研立题、成果申报前不进行预检索。
表1 某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查新和认知度
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奖项、奖项等级和单位的卫生人员对医药科技查新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获奖项情况及不同单位的卫生人员对查新工作流程的了解有统计学差异(P<0.05),获奖项情况及不同年龄、职称、单位的卫生人员对委托查新所需资料的了解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获奖项情况及不同单位的卫生人员对查新报告完成周期了解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上看,医务人员对查新工作的认知度与所属单位和获奖项等级有较强的相关性(φ>0.6)。
2.3 查新服务满意度
本次调查对象对查新服务比较满意(表2),医务人员对查新服务的满意度与单位及用户获奖项等级有较强的相关性(φ>0.6)。
表2 战区医药卫生人员对查新的满意度
表示显示,5人认为查新报告有明显漏检,5人认为文献检索范围、查新报告文献引用不准确,7人对查新报告形式不满意,8人认为查新报告新颖性评价有时出错,8人认为查新工作对防止成果评审及课题立项中低水平重复无作用,说明查新服务工作还存在疏漏。
2.4 信息资源利用与需求
信息资源利用调查显示,知道本单位网页上的数字资源并经常使用的人数占33.56%,知道但很少或从未使用本单位资源的占48.99%。在调查对象经常使用的中文数字资源中,CNKI、CBMdisc、万方数据库分别排在前3位,外文数字资源以PubMed 和BA数据库为主;经常使用的文献资源类型为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与会议资料。不同单位、年龄的卫生人员及获奖项目对信息资源利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
67.11%的医务人员希望图书情报机构能提供查收查引和文献传递等服务,绝大多数调查者认为单位的国内数据库资源可以满足科研需求(75.17%),41.61%认为医院的国外数据库资源建设不能满足科研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
3 讨论
3.1 广泛开展宣传是查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广泛的科技查新宣传, 可使广大查新用户和准用户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查新工作, 对查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2]。调查显示,某战区医务人员对科技查新委托时间和查新报告完成周期不十分了解,绝大多数用户都是等科研管理部门下通知才想到要查新。鉴于某战区各医院、疗养院网络建设及信息利用途径参差不齐等情况,查新站应借助互联网、军网、学术年会、编写查新使用手册等多种途径加大查新宣传,提高科技人员的查新认知度。如利用《实用医药杂志》采编系统平台(http://qeyy.cbpt.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index.aspx)宣传查新工作流程、查新委托须知,同时提供查新委托书、查新教程等资料下载。对于不方便使用外网的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可登录某战区卫生部综合信息网,通过查新站自行开发的战区医药卫生查新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即可了解查新事宜、办理查新委托以及跟踪查新状态。同时还应该积极通过学术研讨会这一途径进行查新宣传培训和通过普及查新知识、培养查新意识、加强用户教育等,可有效提高查新委托效率和成功率[3]。
3.2 加强查新队伍建设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查新人员素质是保证查新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用户查新满意度的重要环节[4]。调查发现,仍有少部分科研人员对查新报告的新颖性评价不满意,认为查新报告文献引用不准确,存在漏检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查新人员把握查新项目核心内容不准、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不实、分析归纳能力不强以及沟通解释不清有关,但也与用户对查新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关[5]。部分科研人员不了解查新工作的性质和目的,不了解查新工作流程,把查新等同于文献检索,认为查新只是履行手续,只要提供几个关键词或课题名称,查新人员就能马上出具查新报告,要求查新“服务越快越好,结论越新越好”。上述误区也易导致委托人因查新结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否定查新报告的准确性,因报告出具时间不能满足个人愿望而对查新人不满[6]。针对以上问题,既要进一步加强查新人员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与查新委托人的交流沟通,才能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认可度[7]。
3.3 拓展情报服务范围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
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户科研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信息服务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献检索服务,增加了信息分析、信息挖掘等服务需求[8]。为此,查新机构在拓展查新咨询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定题服务、外文翻译与原文传递、专题讲座与培训,做好重点学科导航,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掌握专业信息源,加快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设法让用户也成为信息检索的专家。为提高查新管理效能,紧密契合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查新站研制的查新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将整合各类特色数据库资源,实现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网上委托、受理、在线审核、检索、统计分析、报告领取、交流互动等功能,以进一步提高科研保障服务能力。
4 结语
我国已开展科技查新工作近30年,但还有一部分科研人员对查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够重视查新。查新机构应主动作为,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科技查新,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查新。同时,通过推出各种灵活多样的查新服务(如开题检索、课题跟踪、专利申请等查新)以及个性化的基于学科的参考咨询服务[9],让更多的人认识查新,重视查新。另外,要更新观念,提升重视查新人员素质,搞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变传统被动式信息服务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式服务, 以提高用户对查新工作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