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综述
2015-03-21杨雪
杨 雪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综述
杨雪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随着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地营造满足人的活动、建构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而是在于协调人与环境的和谐。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意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通过集约化设计理念,引导景观规划设计走向科学,避免过度设计。景观环境中的各种生境要素、可再生材料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物质载体,景观工程措施是实现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风景环境;规划设计
0序言
随着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地营造满足人的活动、建构赏心悦目的户外空间,而是在于协调人与环境的和谐。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意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1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
景观环境中依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风景环境和建成环境两类。风景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利用自然资源,建成环境致力于景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景观格局结构的优化。
风景环境由于人为扰动较少,其过程大多为纯粹的自然进程,风景环境保护区等大量原生态区域均属此类,对于此类景观环境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干预,减少人工设施,保持自然过程,不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无为而治更合乎可持续精神。
在建成环境中,人为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湖泊、河流、山体等自然环境更多的以片段的形式存在于“人工设施”之中,生态廊道被城市道路、建筑物等“切断”,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颇为独立的景观斑块,各个片段彼此较为孤立,缺少联系和沟通。因此,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强调构筑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景观环境的营造意味着以人为主导,以服务于人为主要目标,往往是在所谓的“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前提下造成了环境的恶化,例如水土流失、土壤理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隐患。
景观环境的营造并未能真正从生态过程角度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可持续景观管设计不应该仅仅关注景观表象,关注外在形式,更应研究风景环境与建成环境内在的机制与过程[1]。
1.1 风景环境规划设计
一般包括2个部分:
1.1.1风景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基础设施的维护是风景环境规划建设的初始和前提。可持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目的是维护自然风景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保护作为风景环境规划设计的第一要务。
风景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有效的风景环境保护可以保存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同时还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地区生态平衡[2]。
1.1.2风景环境的规划设计策略
主要包括3个方面:
1.1.2.1融入风景环境
一切景观建设活动都应该从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少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人为因素应该秉承最小干预原则,通过最少的外界干预手段达到最佳的环境应在效果,将人为过程转变成自然可以接纳的一部分,以求得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实现可持续景观环境规划的关键之一就是将人类对这一生态平衡系统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将人为因子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因素,从而将人的建设优化景观格局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3]。
1.1.2.2优化景观格局
风景环境的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在空间上的综合表现,是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干扰促动下的结果。同时,景观格局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下的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状况。
优化景观格局的目的是对生态格局中不理想的地段和区域进行秩序从组,使其结构更趋于完善。风景环境的景观格局优化是对自然景观结构、功能和过程综合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优化目标和标准,对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和数量上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产生最大景观生态效益和实现生态安全。
风景环境的景观格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优化时需要掌握风景环境的生态特质和自然过程,把自然环境的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建设作为景观结构优化的重要过程。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均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是诸多环境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要素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以统筹与系统化的方式处理、重组环境因子,促使其整体优化,突出环境因子间极其与众不同环境间的自然过程为主导,减少对人为过程的依赖。
1.1.2.3修复生境系统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功能,但是现今风景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收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人类的建设行为改变了自然景观格局,引起栖息地片段化和生境的严重破坏。
生境系统修复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使被破坏的景观环境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因此,生态恢复过程最重要的理念是通过人工调控,促使退化的生态系统进入自然的演替过程。
1.2 建成环境景观设计
建成环境有别于风景环境,在这里人为因素为主,自然要素往往屈居第二。可持续景观设计理念要求景观设计师对环境资源理性分析和运用,营造出符合长远效益的景观环境。
针对建成环境的生态特征,可以通过3种方法来应对不同的环境问题:
1.2.1整合化的设计
统筹环境资源,恢复城市景观格局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1.2.2典型生境的恢复
修复典型气候带生态环境以满足生物生长需求。
1.2.3景观设计的生态化途径
从利用自然、恢复生境、优化生境3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特点的景观环境问题[4]。
1.3 集约化景观设计
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要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适当的资金投入、选择对生态环境最少干预的景观设计营建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使园林绿化与周围的建成环境相得益彰,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
集约型景观不是建设简陋型、粗糙型城市环境,而是控制投入与产出比,通过因地制宜、物尽其用,营建彰显个性、特色鲜明的景观环境,引导城市景观环境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城市景观生态基础设施量增长方式的可持续发展[5]。
2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
实现生态可持续景观是景观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要求人类的活动合乎自然环境规律,也就是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同时具有能源和成本高效利用的特点。
随着生态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景观环境设计系统整合与可持续性,其核心在于全面协调与景观环境中各项生境要素,如小气候、日照、土壤、雨水等自然因素,当然也包括硬质景观等。统筹研究景观环境中的诸要素,进一步实现景观资源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可持续化[6-7]。
2.1 生境设计
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山形地貌与水体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节约建设投入。尊重现场地形条件,顺应地形组织环境景观,将人工的营造与既有的环境条件有机融合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2.2 种植设计
可持续景观种植设计注重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多用耐寒耐旱植物等方式实现可持续绿色景观的有效途径。在立地条件适宜地段恢复地带性植物时,应该大量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首选乡土树种,组成乔、灌、草复合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抚育野生植被。城市生态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2.3 材料与能源
景观材料和技术措施的选择对于实现设计目标有重要影响。景观环境中的可再生、可降解材料的运用、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运用等是营造可持续景观环境的重要措施。
2.3.1生态厕所
作为景观环境的配套环卫基础设施,生态厕所是指具有不对或者较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够重复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概念和功能的一类厕所。根据不同的进化措施,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生物自净、物理自净、水循环利用、粪污打包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厕所。
2.3.2可再生材料的使用
从构成景观的基本元素、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包括材料和能源的减量、再利用和再生。景观建造和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材料最终都源自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但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景观环境中对再生材料的使用也必须体现集约化原则。
2.3.3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
从可持续景观环境建设的角度来看,废旧材料最为营造环境的元素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运用废旧材料塑造景观环境,使废料循环使用,从而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通过对原材料的分解与重组赋予其新的功能,这种方式不仅对废旧材料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同时节约了购置新材料的费用,符合可持续景观环境建设的要求。
2.3.4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引入清洁能源作为景观设施的能源供给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市政能源供给,提高景观环境的能源自给能力;另一方面,清洁能源的利用更是建设可持续、节约型景观环境的时代需求。
3总结
综上所述,景观环境中的各种生境要素、可再生材料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物质载体,景观工程措施是实现景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在今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着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运用,以便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可持续景观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39-190.
[2]张珺.城市绿地节约型营建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01):55-64.
[4]谭文勇,阎波,邓蜀阳.景观与生态设计方法在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园林,2010(01):59-63.
[5]孙倩倩.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立体化设计探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6]贾秉玺,孙明.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3):29-31
[7]封雪.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杨雪(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4-16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596(2015)08-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