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园林文化翻译研究
——以霍克斯译本为例

2015-03-21沈炜艳吴晶晶

关键词:霍克视野红楼梦

沈炜艳, 吴晶晶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园林文化翻译研究
——以霍克斯译本为例

沈炜艳, 吴晶晶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以忠实于原文、语言的艺术性作为评判译文的标准,而忽视其他重要因素。事实上,译者在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时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是其关键因素之一。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其目标读者群体,与目标读者进行虚拟“对话”,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读者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程度,来猜测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理解程度。本文试图结合霍克斯版的《红楼梦》译文,以园林文化翻译为主题,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出发,探讨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维度的关照,借此来阐释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接受美学;园林文化翻译;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于清朝乾隆年间,在那个时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建造艺术可谓达到顶峰,尤其是积淀了深厚优秀传统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充分显示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曹雪芹以其精湛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广博的园林见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纸上园林风貌,让后人叹为观止。自20世纪70—80年代霍克斯和闵福德的全译本问世以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发表有关研究《红楼梦》英译本的文章,其中的文化翻译研究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中医药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园林文化的英译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红楼梦》园林文化的英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霍克斯版的《红楼梦》译文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1970年企鹅出版社委托霍克斯翻译《红楼梦》全本120回。面对这一巨大的工作量,他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一职,开始全身心投入《红楼梦》的翻译工作,用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了前80回的翻译。而后,出版社将其译文分三卷出版。霍克斯说,“我对这部小说的看法与众不同。我喜欢的翻译不必考虑学术问题、学究问题。我只考虑如何展示这本书……毕竟,是企鹅出版社要出这本书,我全译了这本书。译本对于英国读者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他们能从中获得我所得到的乐趣。”[1]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霍克斯凭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狂热兴趣,以及自身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向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读者阐释了他所理解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由他女婿闵福德于1982年至1986年翻译,在同一书名下分两卷出版。因此,霍克斯译本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广大的西方读者。

周维权根据对园林文化的研究提出:山、水、植物、建筑乃是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便相应地成为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者说是四个主要的手段[2]。因此,本论文以园林文化为主题,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红楼梦》中描写到园林四个基本要素的具有代表性译文的阐述分析,分析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维度的关照,从而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界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以往在传统文论中常常被忽视的“读者”这一文学研究要素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焦点。许多文学理论家开始探讨从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新方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如接受美学理论。该理论产生于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一个批评学派,其创始人由五位年轻的文学理论家和教授组成:伊瑟尔、福尔曼、姚斯、普莱森丹茨和施特利德,并以姚斯(Hans R. Jauss)及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其理论代表。他们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基础,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萨特的恢复读者地位的理论和马克思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模式”理论,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3]。

接受美学理论主要概念范畴包括“期待视野”“未定点”“空白”“文本召唤”“前见”“视野融合”“隐含读者”等,其两位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的重要概念范畴“期待视野”“文本召唤”“隐含读者”可理解如下:“期待视野”诞生于1967年姚斯的论文《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而该文章也被赋予了接受美学的宣言性文章的地位。在该论文中,他引进了“期待视野”这个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把作家、作品与读者连接了起来,使之产生了相互影响和关联。“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4]。姚斯认为,作品在读者心中不断唤起读者先前的期待,构成读者新的审美感觉经验,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构成读者接受反应的矛盾运动。因此,读者的阅读与期待视野的发展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接受的基本矛盾。任何作品总是要通过预告、信号和暗示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感情态度中,于是唤起一种期待[5]。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改正、完善以实现这些期待。

“文本召唤”是康斯坦茨学派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他在1970年发表的论文《文本的召唤机构》中提出了文本的召唤性和读者的再创造这样一种交流关系。他认为,作品本身只不过是给予读者一系列的提示,是由许多空白组成,需要读者去填补。也就是说,一个积极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权利、也应该进行想象,将自己的感觉补充到作品中去。意义正是在这个作者、作品、读者合作过程中产生的[6]。同时,他提出了“隐含的读者”一词。在他看来,“隐含的读者”既非现实的读者,也非理想的读者,而是一种可能出现的读者,这样的读者既体现了文本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7]。

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众多学者将该理论广泛地应用于翻译研究,并带来了革命性的启示。传统翻译理论认为,作者与作品是翻译活动的重心,翻译被看成了文学作品的注解,强调目的语文本应忠实于源语文本或两种文本对等,忽视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互动[8]。相反,强调“读者中心论”的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放到文学理论、美学研究的中心位置,重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反应、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因此,把接受美学应用于文学翻译,成功地把历史文学翻译研究从作者、作品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为文学翻译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具有进步意义。

二、接受美学理论在《红楼梦》园林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接受美学应用于翻译过程中,体现在两次视野融合。一次是译者带着自身的经验、认知、知识去解读原作,实现译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本融合;第二次是译文与其受众读者的交流,此时读者也会用他们自身的期待视野来解读译文,实现受众读者期待视野与译文融合。本文主要围绕第二次融合展开讨论,分析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在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前提条件下,具体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三个方面,尽可能使译本符合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再现原文本的园林文化美学特征。

(一) 对译文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

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语系,因而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语言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重抽象思维,而西方人重逻辑思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曹雪芹笔下的园林文化描写以四字格为主要特征,符合中国传统行文对格式和韵律的要求,并根据中文重意合的特点省略连词、副词等表示句子关系的词,用形象的动词标出。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传统哲学思维有偏重客观理性、突出个性、主客观对立的特点,语言呈树枝状展开,用各种有形的手段连接以实现句子的完整性,组织严密、层次井然。霍克斯在翻译时,按照西方思维方式,展现英语句型特征,凭借关联词等连接手段,既保持句子结构完整,又再现了原文的园林美。

例1

原文:一面引众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译文:He led them out of the ‘village’ and round the foot of the hill:

through flowers and foliage,

by rock and rivulet,

past rose-crowned pergolas

and rose-twined trellises,

through small pavilions

embowered in peonies,

where scent of sweet-briers stole,

or pliant plantains waved—

until they came to a place where a musical murmur of water issued from a cave in the rock. The cave was half-veiled by a green curtain of creeper, and the water below was starred with bobbing blossoms.

此处描写的是贾政等人穿过植物园景区到达花溆所看到的假山、泉水等景色。原文语言对仗工整,使用一连串的动词如“引”“转过”“穿”“度”“扶”“依”等来转换空间。下面一句描写花溆的假山、水,作为世外桃源的花溆,这里的水无疑给这里的假山带来了灵性。从译文看,霍克斯首先用一首小诗居中,每行由三、四个词构成,用符合英语读者期待视野的介词如“through”“by”“past”等把贾政等人的路线连接起来,接着用定语从句、介词短语,再用where状语从句连接,最后用“until”连词把读者的视野带到花溆。整段描写的句型结构呈树枝状展开,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英语的结构优势,照顾到英语读者的思维、语言习惯,而且符合他们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荼蘼架”“木香棚”时,译者为了给读者带去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愉悦,用相同的结构“rose-crowned pergolas”和“rose-twined trellises”,并将这两种植物一并译为“rose”。事实上,“荼蘼”指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蔓生灌木,因此译者译为“rose”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木香”为菊科植物云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称,从忠实原文角度来说,译者译为“rose”是不合理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植物,读者仍然能感受到原文作者此时描写的是各色的植物园美景,而具体是什么植物也并不是显得那么重要了。描写花溆的水时,译者采用增译的方法,用“a musical murmur of”修饰,这个暗喻丰富了读者的听觉,同时为了表现原文用落花来衬托水的清澈,译者的“was starred with”也相当精彩。在描述假山时,译者用“half-veiled by”一词不仅体现了这里藤萝茂盛,而且给读者带去一丝丝花溆如仙境般的神秘感,给英语读者带去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视觉效果。

例2

原文:说着,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译文:Leaving the place of many fragrances behind them, they had not advanced much further when they could see ahead of them a building of great magnificence which Jia Zheng at once identified as the main reception hall of the Residence.

Roof above roof soared,

Eye up-compelling,

Of richly-wrought chambers

And high winding galleries.

Green rafts of dark pine

Brushed the eaves’ edges.

Milky magnolias

Bordered the buildings.

Gold-glinting cat-faces,

Rainbow-hued serpents’ snouts

Peered out or snarled down

From cornice and finial.

此处描述的是省亲别墅富丽的景象,属于建筑描写。曹雪芹追求文采,大量使用对偶平行结构、四字结构,频繁使用形容词,辞藻华丽。“琳宫合抱”本谓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省亲别墅壮丽恍如仙境,再加上宫与宫相衔接,更加蔚为壮观。“复道萦纡”形容高楼间架空的通道曲折回绕,这里指大观楼东西两边的缀锦楼、含芳阁都是由复道相接。“螭”指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螭头作装饰。兽面、螭头都是大观楼建筑的装饰,即兽面镀金,螭头施彩。关于正殿的描写,译者同样采用分行居中的小诗,每行由三四个词构成,用介词如“above” “up” “of”等,连词如“and”连接,以及用形容词短语如“Eye up-compelling” “richly-wrought” “Gold-glinting” “Rainbow-hued”来修饰,符合英语读者语言习惯,从形、色两个角度,生动再现了该处建筑的富丽堂皇。但是,霍克斯把“兽面”译为“cat-faces”虽然合理,因为“cat”泛指猫科动物,包括虎、狮等,倘若直接译为“lion-faces”可能给读者呈现的画面更加清晰,因为兽面在原文里主要是指狮头。另外,把“螭”翻为“serpent”体现了译者的用心,因为该词解释为蛇,尤指大蛇或毒蛇。但是,在西方人的思维中,龙的概念模糊,而且往往是邪恶的象征,而蛇的概念相对清晰,象征意义也丰富多样。为了展现出原文建筑的庄严肃穆之意,霍克斯避免使用不符合英语读者思维习惯的龙的概念,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例3

原文: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译文:some hung from the eaves in waving trails of green, some clung to pillars in circling bands of gold; some had blood-red berries, some had golden flowers.

And from every flower and every plant and every herb wafted the most exquisite and incompa-

rable fragrances.

此处是植物描写,突出蘅芜苑以各种香草仙藤闻名。曹雪芹在描写该处植物时大量使用排比跟比喻的修辞手法。相比之下,霍克斯为了照顾到译文的审美效果,只采用排比的手法,描写景物客观具体,语言简洁明了,舍去了比喻修辞手法,仅仅用几个简单的“some”把一系列的描写连接起来,语言表达重写实和逻辑思维,把“实若丹砂,花如金桂”的实质翻出来,以及末尾连用三个“every”强调突出这些香草具有的芳香,符合英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审美经验。

(二) 对译文读者文化背景的关照

《红楼梦》园林文化中充满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有关的建筑楹联匾额,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如果没有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很难理解其涵义。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重视他们的文化心理,对于缺省的文化信息适当补充,以填补原文的空白。与此同时,译者注意到过度的增译会破坏原文“文本召唤”的结构,适当的审美距离不仅会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帮助读者在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审美期待中,更好地与译本的视野融合。因此,园林文化中有关文化负载词、文化意象的翻译,译者更需要仔细斟酌,一方面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深层涵义,让译文读者接触到丰富的文化信息以及产生审美愉悦,另一方面需要保留一定的审美距离,吸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4

原文:况此处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译文:But as this is not the garden’s principal “mountain” or its chief vista,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having an inscription here at all unless it is to be something which implies that this is merely a first step towards more important things ahead. I suggest we should call it “Pathway to Mysteries” after the line in Chang Jian’s poem about the mountain temple:

A path winds upwards to mysterious places.

A name like that would be more distinguished.

这里主要是对匾额的描写,属于建筑描写的一个部分。“曲径通幽处”是宝玉为翠嶂题的景名。取自唐时常建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西方读者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宝玉会提出该名。霍克斯将原文所留空白适当地具体化,在译文中增加了“after the line in Chang Jian’s poem about the mountain temple: A path winds upwards to mysterious places”一句,让西方读者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此处景名的来源。

同样效果的还有其他匾额的命名如“有凤来仪”,元春归省时赐名潇湘馆。它语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是传说中的祥瑞鸟,又为后妃的象征,原文借此表达颂圣之意。霍克斯处理该处匾额名时也采用了增译:“I suggest ‘The Phoenix Dance’, alluding to that passage in theHistoryClassicabout the male and female phoenixes alighting ‘with measured gambollings’ in the Emperor’s courtyard.”译文中的短语“History Classic”能够帮助英语读者化解疑惑,明白其来源,但是对于该词的具体信息,或是在经典著作中具体涵义,一般英语读者对此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因此,为了避免行文冗余,霍克斯也没有用脚注或其他形式来解释。

传统的建筑营造体现建筑的装饰与等级的紧密结合。同样,在《红楼梦》中,对门的描写也是极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如正门、大门、二门、三门、角门、后门、腰门、仪门、垂花门、钻山门、月洞门等。这些装饰、形态各异的门不仅作为防卫安全的设置,而且代表森严的封建等级秩序。如“仪门”指第二重正门,体现了“诗礼之家”严密的等级制度以及讲究的繁缛礼节。译文中,译者简单地译成“an inner gate”,对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不是很了解的西方读者来说,无法很好地把握其概念以及用途。再如原文多次提到的装饰精美的“垂花门”,指位于前院与内院之间的中门,其檐柱不落地,悬在中间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联珠等富丽木雕。译文中,霍克斯也只是将其简单地译为“an ornamental inner gate”显得不是十分合理,因为这样不仅无法让目标读者想象这个建筑的样子,而且也不能明白其装饰意义。因此,必要的解释以补充原文空白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三) 对译文读者审美习惯的关照

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形态和价值取向:语言的形象、对称美和语言的逻辑美。这种不同的审美意识反映到《红楼梦》园林文化的原作与译作上,体现在行文用字、篇章布局、文体修辞等方面的讲究,因为两者的美学标准和文体风格可谓大相径庭。另外,园林文化描写中,曹雪芹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使表象的景物获得抽象的人格和情感,做到情景交融,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传递一种内在的情感美,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使得原文语言表达常带有很大虚化成分和模糊性,景物刻画不求明晰,物我一体,人文色彩浓郁,因而给译者的翻译也造成了困难。

例5

原文: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译文:As he spoke, they passed through a tunnel of rock in the mountain’s shoulder into an artificial ravine ablaze with the vari-coloured flowers and foliage of many varieties of tree and shrub which grew there in great profusion. Down below, where the trees were thickest, a clear stream gushed between the rocks. After they had advanced a few paces in a somewhat northerly direction, the ravine broadened into a little flat-bottomed valley and the stream widened out to form a pool. Gaily painted and carved pavilions rose from the slopes on either side, their lower halves concealed amidst the trees, their tops reaching into the blue. In the midst of the prospect below them was a handsome bridge:

In a green ravine

A jade stream sped.

A stair of stone

Plunged to the brink.

where the water widened

To a placid pool,

A marble baluster

Ran round about.

A marble bridge crossed it

With triple span,

And a marble lion’s maw

Crowned each of the arches.

Over the centre of the bridge there was a little pavilion, which Jia Zheng and the others en-tered and sat down in.

此处描写的是贾政等人进入石洞后在山谷中看到的景物,包括山坳、佳木、飞楼、沁芳泉、沁芳桥、沁芳亭等。原文采用大量的夸张修辞手法,如飞楼插空、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等,使得整个意境深远,具有一种超越现实、虚实不定的朦胧、变形之美。而霍克斯的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删去那些夸张的部分,化虚为实,具体到语言上,就是把讲究四六骈体、工整对仗、音韵和谐的汉语表达习惯转变成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用词简洁自然的英语表达习惯。首先,译文采用英语中典型的总分结构,用“a handsome bridge”引出一段描写沁芳桥周围景色的小诗,同样每行由三四个词构成,生动形象地展现该处美景,符合读者的审美体验。另外,译文多以具体景物作为主语,如“Down below, where the trees were thickest, a clear stream gushed between the rocks”“Gaily painted and carved pavilions rose from...”,把汉语注重主体意识转到英语注重客体意识上,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再者,译者用生动形象的词如“ablaze with” “vari-coloured”“in great profusion”等词描写繁茂的佳木,用“Gaily painted and carved”“their lower halves concealed amidst the trees, their tops reaching into the blue”形容高耸云霄、若隐若现的飞楼,用“gushed”“broadened into”“widened out”描绘形态变换多姿的沁芳泉,这些生动的描写给读者带去一幅美丽的画卷。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审美,从文本的审美到美的传递,通过重组、增删信息,把沁芳桥一带的美景具体化,照顾到读者的审美习惯,给英语读者带去一种自然流畅之美。

例6

原文:说着顺着脚,竟来到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潇湘馆”三个字。

译文:Moving on, without much thinking where he was going, he came presently to the gate of a courtyard.

Denser than feathers on the phoenix’ tail

The stirred leaves murmured with a pent dragon’s moan.

The multitudinous bamboos and the board above the gate confirmed that his feet had, without conscious direction, carried him to the Naiad’s House.

此处看似提到植物描写,实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例子,由翠竹以及周边环境组成。翠竹是潇湘馆的代表景物,也是整个大观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这一片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与别处的花团锦簇迥然不同,与黛玉的性格相得益彰。处理这种典型的小环境,霍克斯也是尽量为英语读者创设与原文读者头脑中相同的意境,因而尽量使之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形容竹子长得茂盛幽深。考虑到读者头脑中的意境,霍克斯没有简单译为竹子很茂盛,而是译成“Denser than feathers on the phoenix’ tail”以及换行的“The stirred leaves murmured with a pent dragon’s moan”,与原文保持形似、神似,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让英语读者获得审美体验的快感。

三、结论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作品辞藻华丽,追求文采,语言注重工整对仗,而霍克斯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园林景物描写客观具体,同样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虽然译文有几处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但是整体来说,体现了他对译文读者接受水平、期待视野的关照,很好地实现了译文与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文化习惯。

接受美学理论给文学翻译带来了新的启示,摒弃了“以文本为中心”的主张,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倡导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欣赏这一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实现,将单向静止的翻译模式变成了双向动态的过程,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一定程度上,由于其发展尚不完善,缺少理性评判,导致文学翻译陷入无限意义的怪圈。因此,将接受美学应用于文学翻译还有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该理论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价值无可否认。

[1]李雪.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看《红楼梦》两个英译本[J].山花,2012,(11):139.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3]石开斌.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的大众文化之审美解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4):124-127.

[4]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3.

[5]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1.

[6]景兴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译者的作用:以《简爱》的汉译为例[D].兰州大学,2007:4.

[7]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6-216.

[8]舒坤尧.接受美学视域中的文学译文研究[J].作家,2014,(8):171.

2014-11-11

沈炜艳(1972—),女,浙江德清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E-mail: shenweiyan@dhu.edu.cn;吴晶晶(1990—),女,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009-9034(2015)01-0008-07

猜你喜欢

霍克视野红楼梦
滑板的乐趣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居· 视野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别样解读《红楼梦》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