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5-03-21侯彦杰吴比

关键词: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政治

侯彦杰 吴比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侯彦杰 吴比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补充且辩证统一,心理健康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与支撑,二者为塑造高素质人才共同发挥作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紧密,存在理论衔接不当、教育实践不足等问题。通过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从我国大学生现有思想问题出发,探索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提供参考。

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关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成熟的学科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提高工作实效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现阶段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交叉学科的理论构架构建。如杨芷英提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纲,从教育活动的角度对教育对象、过程及环境进行心理研究的学科理论仍在起步阶段[1]。第二,研究的技术化与专业化手段应用。如胡姝慧提出,教育手段匮乏、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现今从心理学视角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2]。第三,具体心理学理论的高校思政教育应用研究。路建红指出,对于受教育者情绪特征和人格特质的忽略以及教育模式创新性的忽视,使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不足[3]。这些研究各有特点,从不同层面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本研究力图从宏观角度分析二者关系,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心理学分析,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际,使两种教育理论与教育方式更好契合,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提供参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实质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综合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学科。笔者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成体系,二者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教育理论有所不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但在教育水平的评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上存在紧密联系。

(一)二者的区别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概念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运用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采用咨询服务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规范和观念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成熟的思想人格,促进个人全面发展[4]。侧重于从意志、情感、认知等潜意识结构、从思想到行为的全过程,引导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健全的人格,并最终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积极的心理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行为规律,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思想熏陶、社会道德观念指导及基本法律法规普及。本质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定义区分和内涵差异,具有不同理论内容。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同。总体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一致,但在具体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要求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标准,致力于解决学生马克思主义立场、思想政治观点等深层次问题,考查受教育者的思维动向,积极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角色行动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心理素养及独立的人格,实现育人目标。较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受教育者思想动态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5],通过调动学生群体的主观意愿,激发受教育者的求善心理和个性追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并促进心态成熟,使其具备判断是非能力,为其确立健康生活目标、明确理想追求提供心理基础。

第三,教育实施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略有差别[6]。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交叉和重叠,二者均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课程学习、课外实践及团队活动等途径开展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等宏观教育问题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在具体实践与操作层面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这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对比教育、典型教育及自我教育等教育方法,对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则倾向于选取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成长。

(二)二者的联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有利于个人品质发展和健康心理形成[7]。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加显著。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指导有利于其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助于受教育者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及社会意识等内在思想观念的培养,影响个人心理机能的发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即具备明确价值观念和正确道德准则,且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以思想指导实践,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与补充有助于受教育者实现心理健康,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9]。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重点是社会对个人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略有忽视个体复杂心理活动及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单纯通过理论知识传授,无法帮助高校学生走出思想误区的现实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10]。心理健康教育较之思想政治教育,更善于运用观察实验、隐性辅导及个案分析等方式实施教学工作,具有实效性、科学性和渗透性,契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质,可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自身、认识社会,解决思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可在深入理解个人心理及行为后,变教育为说服,变约束为开导,变惩罚为帮助,改进高校思政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关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1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学生个性养成和“三观”形成的艰巨任务[12],此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由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转变为关注国情和民情,由关心身边人的情感关系转变为关注社会进步、国际格局等宏观问题,但因自身局限,常困惑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现实问题,不满社会现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但个体心理特点异中有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强调物质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社会思潮,使当代大学生受到功利思想影响,看重物化的现实效益,轻视理想追求。

第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追求独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多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思想凝炼,与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目标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存在一定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多数受教育者被动接受信息,而非主动汲取知识的整体态势。深层次上,受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共鸣较弱、互动较差,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加大了学生思想观念及行为实践的引导难度。

第三,大学时期是人生较富变化、思想较为活跃的时期,随着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其独立思考和初入社会的逆反心理与日俱增。在校学生缺少实践经验,思想易脱离现实,加之自身认识问题的表层性、盲从性和狭隘性,导致其易用绝对或极端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外界刺激持抗衡态度,甚至武断地否定他人观点。这使其对理论内涵较深刻,历史溯源较久远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较强抵触心理。譬如,与主流文化唱反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与知识,均是枯燥的大道理,忽视其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元,但交互软件的应用和虚拟身份的设置,使部分学生沉迷其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如网上轻率交友,长期游戏聊天,甚至利用技术漏洞实施犯罪行为。互联网科技对高校学生群体在人格、意志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谓人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每一位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员工都能叫做人才。对于未来组织而言,它的成功之道是聚集一批优秀的人才,懂得赋能,创造一个赋能的环境,才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走到一起,因而人才赋能成为组织赋能的核心。对于每一位人才来讲,相比于被动地接受命令,个体自主地思考行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预估的结果,个体的自我赋能远比组织的机制和激励手段更有效。人才的自我赋能是指自己给予自己力量,通过更多责任和权力来激活自身的能量。员工是否善于自我赋能将很大程度决定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懂得自我赋能的员工将很难在组织中保持竞争力。

三、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题需要心理学方法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动力[1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视角,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升其效果十分重要[14]。

(一)实现教育思路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健全心理的人面对逆境与压力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出更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转变视角,将教育重点由解决问题转为关注优势。

第一,以重点发掘学生潜质替代打击问题学生的消极方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古板严厉的形象。以心灵关怀者、心理疏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以师长身份关心学生,引领其走出思想误区;以朋友身份慰藉学生,帮助其走出泥潭。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提高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意识,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的困惑,不要紧盯问题,而要学会夸奖;不要忙于批评,而要学会鼓励。

第二,以学生问题的前期预防为主,以问题学生的事后补救为辅,做到“先预后防”和“防预并举”。即通过特质培养,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通过价值引导,拓展大学生视野;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其形成健康的生活状态;通过配备更多社会支持系统和健康归因方式,培养其心理防御与应激反应能力,使高校大学生主动感受健康文化、接受主流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盛紧密联系,将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进步有机统一。

(二)教育视野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

第一,教育理论的交织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学科融合[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学生情感意志、信念认识和行为实践等内容,决定其理论课程的设置须以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为依托,以大学生心理教育为起点,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社会伦理学等学科理论及教学手段为前提。在具体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路为原则,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认知与情绪、注重心态与行为的教学方法为工作切入点,将思想熏陶与人格培养有机整合,在丰富学科内容的同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共同服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6]。

(三)推动教育实践由“群体教育”向“个体教育”的转型

受教育者均以个体形式存在,心理个性不尽相同。因此,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性格、气质及能力的个体差别,将关注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转变为重视个体对象的个性成长,将单纯强调社会意识的教化转变为注重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重点。虽无法实现“一对一”的个性教育,但可依托心理学视角下不同人群的性格类别、气质特征和需求层次,掌握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类型,分类别、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类型化和类别化教育,针对不同教育人群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首先,充分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性格特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性格类型,采用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方法。其次,注意分析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因人施教。如挖掘粘液质人群情绪稳定、耐心和自信心较强的气质优势,发挥多血质人群思维活跃、善于交际的特点,同时,克服胆汁质人群性格暴躁、情绪冲动的气质缺陷,规避抑郁质人群遇事犹豫且心思敏感的不利因素,改进工作方法,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四)教育环境由“消极应对”向“积极互动”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分。微观环境指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同辈群体环境的总和。宏观环境较之微观环境,外延更大,其内部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深远,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媒等。

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及社会文化的环境影响作用,将高校、社会及家庭三方面的微观环境紧密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第一,在教育理念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借鉴心理学中情绪体验、环境创设等理论,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个人及学生家庭及时沟通。第二,在教育时间的延续上,实行生活化的全民教育,突出“从娃娃抓起”的非学历教育,建构国家、社区、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养成。第三,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实现教育行为的普及性、全面性和持久性,使教育内容由少及多、由浅及深,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五)实现教育途径由“直接灌输”向“隐性发布”的转换

在选择教育途径的最后环节,要创设健康网络环境。在建立高校网络、完善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新型媒体,如公众主页、微信、微博等高校学生日常频繁接触的媒介形式,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隐性宣传,为学生提供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新的平台与途径。

第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建设。横向上,各高校间应构建全面立体且能实时互动、及时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增进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系,达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交流效果。纵向上,单一高校可通过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延伸老师与学生的感情沟通与思想联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的意见和对老师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的建议,营造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支持。

第二,提高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的信息分辨和控制能力。开设大学生上网教育课程,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自律性,规范上网行为。加强技术研究及监管力度,从技术和制度上寻求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解决方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机制。

第三,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达形式,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及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运用高校的教学优势,增强高校网站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体现人文精神。掌握网络舆情及话语权,发挥网络媒体的正向作用与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理想信念,达到思想影响和行为指导的双重效果。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胡姝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综述[J].科技信息,2009(16).

[3]路建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13(14).

[4]丁玉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几点认识[J].前沿,2013(6).

[5]李术红,张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接受心理与心理疏导方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6]王正珍.新时期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7]董迪.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

[8]毛丽娜.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9]周围.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0]黄玲玲.文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11]丁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

[12]孟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尝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14(3).

[13]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14]余建斌.从教学方法看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内在根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15]李伟,平章起.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4(4).

[16]秦在东,方爱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17]冯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18]梁晓明.关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0).

G641

A

1672-3805(2015)06-0083-05

2015-09-11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精神文明体制创新研究”(14B30);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全球化视域下研究生责任教育研究”(JGXM_HLJ_2015025)

侯彦杰(1970-),男,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政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