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自动化加工研究综述
2015-03-21肖巍钟瑜
肖 巍 钟 瑜
(1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二语自动化加工研究综述
肖 巍1钟 瑜2
(1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2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自动化加工是一种执行速度快、加工消耗少、无意识、弹射式的加工方式。在二语习得中,达到自动化加工被看做二语成功习得的一个标志。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二语自动化加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厘清二语自动化加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语 自动化 加工机制
一、引言
自动化加工意指执行速度快、加工消耗少、无意识、弹射式(一旦发出指令即不停止)的认知加工机制(Rigalleau et al.2004)。与它构成连续统的另一端的概念是执行速度慢、加工消耗多、有意识的受控加工。一项任务最初需依靠受控加工,经由反复练习,所需认知资源更少、执行速度更快,其加工模式即转变为自动化加工。然而,从受控加工到自动化加工并非简单的量变,而是质变。自动化加工在语言层面有着诸多独特性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二语自动化加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试图厘清二语自动化加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理论研究
理论方面,对“自动化”这一概念的理论定义较为松散。有学者认为自动化指的是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不需要有意识的控制,不占用太多的认知加工资源(Kahneman 1973),也有学者认为自动化加工是执行速度快、加工消耗少、无意识、弹射式的认知加工模式(Rigalleau et al.2004)。对于自动化的属性和特征,自动化到底具有哪些维度,学界尚未达成共识。
自动化加工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二:一是ACT理论(Anderson,1983),二是自动加工的轨迹理论(Logan,1988)。 ACT理论认为:在技能习得的初期,技能使用主要依赖有意识的受控加工机制,主要包括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只是对技能的表述而非技能本身,因此学习者需要一个将陈述性知识转换为实际使用的技能的过程,技能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在学习者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技能就会变得路径化和组块化,技能的使用会变得快速有效,且无需有意识加工。此时,陈述性知识会转变程序性知识。学习者无需再思考技能的每一个步骤,而是“不假思索”地完成技能。从认知加工的角度讲,语言技能的掌握过程就是一个从受控加工到自动化加工转变的过程。对于二语学习者,有些语言技能,如高频词的识别,很容易达到自动化加工。但有些语言技能,如句法加工,却很难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Logan(1988)提出的自动加工的轨迹理论认为:在学习一项技能之初,执行任务主要基于算法。每次执行任务时,其对应的算法规则就会通过新的记忆轨迹连接到执行的任务。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算法加工使用技能。另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在长期记忆中搜索和提取使用技能所需的信息。两种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且各有所长。算法加工的速度不如记忆提取,但是可以节省记忆存储空间;记忆提取的速度快,但需要大量空间存储。在实际技能使用中,经过重复性操作,执行任务所需的反应便存入记忆当中,而通过记忆提取显然比执行算法要快。因此,该理论认为自动化的过程就是从基于规则到基于记忆的转化过程。该理论可以成功解释二语习得中的很多现象,如单词识别、习语习得等。
三、实证研究
词汇层面的自动化加工研究较多,原因可能是词汇较为稳定,容易进行实验操纵。学者就自动化加工的属性和加工机制进行了探讨。Favreau和Segalowitz(1983)从词义层面研究了自动化弹射式的属性。他们以二语水平不同的两组双语者为被试。其中,高水平组的二语和一语同样好,另一组的二语水平虽然好,但相比一语水平要差。被试需要进行一个掩蔽的词汇判断任务。启动词或为一个范畴名 (如fruit),或为一串无意义的字符(假词)。目标词或为启动词的范畴中的一个成员(如apple),或为另一范畴中的一个成员(如table),或者是一个假词。在有些条件下,被试在看到启动词(如fruit)之后会看到语义无关的目标词(如table)。当他们习惯这一词序之后,出现语义无关目标词时的反应会变快,而偶然出现语义相关词(如apple)时会变慢。不过,这一结果只在长刺激间隔时间 (1150ms)下发现。当刺激间隔变短(200ms)时,对于语义相关词会更快。这一结果说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词义判断时表现出弹射式的自动化加工,低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加工自动化程度更弱。由此可见,自动化程度与二语水平密切相关。
Kotz和Elston-Guttler(2004)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语义信息的自动化程度。使用语义启动任务研究了德国的晚期英语学习者,发现了范畴启动和联想启动中的二语水平效应。高水平二语者的聚合关系启动效应,无论是反应时还是ERP成分,都与母语者类似,但是范畴启动效应不明显。低水平二语者未显现出范畴或者联想启动的反应时效应,只表现出联想启动的N400效应。作者推断:二语单词-概念之间的范畴连接由习得年龄决定,而单词之间的联想连接可以在晚期得到习得。二语水平和加工的语义信息类型共同影响二语语义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除了研究自动化加工的属性外,也有学者研究了自动化加工程度的量化指标和模型构建。Phillips、Segalowitz、O’Brien和Yamasaki(2004)使用行为学和ERP测量,通过语义启动的自动化程度来考察二语水平中的个体差异。实验一中,二语水平不同的英—法双语者对英语和法语名词进行有生命、无生命的语义判断。他们收集了反应时数据,并计算出反应时的被试内变异系数CV,发现CV能反应加工自动化的程度,高水平双语者的CV更小。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实验二在行为学测量之外又进行了ERP脑电的测量,发现N400波幅的变异系数CV表现出与反应时一致的变化。两个实验的结果共同表明:反应时和N400波幅的变异系数可看做反映自动化程度的可靠指标。
对自动化的研究,除了使用真实语言材料外,还可以使用人工语言。由于人工语言不存在学习经历、语言距离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模型构建。Ferman、Olshtain、Schechtman和Karni(2009)设计了一个虚拟形态规则任务,考察成人形态技能习得的自动化过程。被试进行了一系列人工词素规则的学习。结果发现:自动化程度(包括反应时和正确率)与训练次数的平方成正比。相比之下,语音方面的规则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外显的陈述性知识参与,而语义方面的规则自动化程度较低。
这些研究表明:母语者的语义加工极有可能是自动化的;二语者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程度也会接近母语者;自动化似乎具有内在维度,不同类型词汇和词义关系的自动化程度可能不同。
句法层面,Rawson(2007)发现句法结构较简单时容易达到自动化加工,而句法复杂时则需更多认知资源。Pulvermuller等人(2008)研究了干扰情况下的句法加工情况,发现即便存在认知干扰,被试仍能进行早期的句法自动化加工。相比词汇研究,句法研究不是很多,原因可能是句法在实验中较难操纵,容易掺杂无关变量。但是,句法层面的研究仍表明:当所需认知资源较少时,容易出现自动化加工。若所需认知资源较多,便很难达到自动化加工。这一结论与词汇层面的发现较为一致。词汇层面的加工之所以容易达到自动化,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词汇没有句法那么复杂、所需认知资源相对较少。
四、总结与展望
二语自动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理论上,对自动化的定义仍处于争论之中。自动化的本质不清,容易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况。实证研究方面,词汇层面的研究较多,句法层面的研究较少。词汇与句法作为语言层级的一个连续体,不应壁垒森严。应当打破边界,将二者的研究整合起来。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行为实验较多,神经学实验较少。自动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仅仅依靠行为学的反应时数据,难以揭示自动化的加工机制。只有通过诸多神经学的手段,如脑电技术、核磁功能成像技术,才能看清自动化的本质。此外,也可尝试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自动化加工机制进行建模、模拟,丰富现有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数据。最后,如何将二语自动化加工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外语教学,亟待研究。
[1]Anderson, J.R.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Mahwha,NJ:Erlbaum,1983.
[2]Favreau,M.&N.S.Segalowitz.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processes in the first-and second-language reading of fluent bilingual.Memory&Cognition,1983.
[3]Ferman,S.,E.Olshtain,E.Schechiman&A.Karni.The acquisition of a linguistic skill by adults:procedural and declarative memory interact in the learning of an artificial morphological rule.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009.
[4]Kahneman, D.Attention and Effort.NJ:Prentice Hall,1973.
[5]Kotz, S.A.&K.Elston-Guttler.The role of proficiency on processing categorical and associative information in the L2 as revealed by reaction times and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004.
[6]Logan, G.D.Toward an instance theory of automatiz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1988.
[7]Phillips, N.A., N.Segalowitz, I.O’Brien&N.Yamasaki.Semantic priming in a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evidence from reaction time variability and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004.
[8]Pulvermuller, F., Y.Shtyrov., A.S.Hasting&R.P.Carlyon.Syntax as a reflex:neu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early auto maticity of grammatical processing.Brain and Language,2008.
[9]Rawson, K.A.Testing the shared resource assumption in theories of text processing.Cognitive Psychology,2007.
[10]Rigalleau, F., C.Largeau&A.Benraiss.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language processes:a special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2004.
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YZZ_0206)、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101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