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

2015-03-21陆晴

文教资料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亳州谚语方言

陆晴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亳州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

陆晴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其中最富有乡野气息和表现力的当属谚语。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亳州在其独具特色的方言中蕴含着诸多谚语,这些谚语在内容上题材广泛,涉及自然、农事、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以富有特色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些谚语中,可以一览亳州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众心理、社会素养等,对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亳州方言 谚语 地域文化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植根于乡野市井的谚语,犹如一面镜子,不仅折射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普遍性,而且反映出特定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谚语作为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与表达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俗文化特点,凝练了特定地域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在略显粗俗的语言中体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商成汤王建都开始,亳州已是一座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下道家中心的美称。其位于安徽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域内居民主要是汉族,原有的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基本被汉化。从区域内民族发展来看,也很少有大量少数民族迁徙定居于此,这使得亳州境内的方言统一程度很高。下面本文以亳州方言谚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其特色。

二、亳州方言谚语与地域文化

亳州方言谚语丰富多彩,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全面反映了亳州社会的农事稼穑、道德礼俗、乡土风情等,既体现着亳州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又展现着亳州人所遵从的社会伦理道德。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耕作

皖西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既养育了亳州人,又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反映在语言里即是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谚语。

1.反映当地主要农作物及其种植收割时间

(1)大麦三月黄,不到小满不能尝,待到小满渐渐黄,就怕热风帮倒忙。

(2)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3)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4)小雪种麦不到股,大雪种麦不出土。

(5)立夏种棉花,不要问人家。

(6)稳当秫秫浪荡麦。

(7)麦收三十八场雨。

(8)收花不收花,就看三个八。

(9)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由上可以看出亳州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高粱、蚕豆、棉花等,小麦占主要地位,在习性上也与其他作物有较大差异。如其在将熟时节,虽未完全成熟,但烈焰当空的一个中午就可以收割了,而蚕豆则恰好相反,从成熟到收割需要相对持久的时间。这个习性以谚语概括就是“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2.反映当地的农林业耕作生产经验

平原为主的地形决定了当地人们只能以农业耕作为主,只在房前屋后种植树木。与之相应,亦出现较多与农业生产耕作有关的谚语,同时有少量与林业有关。

(10)穗大籽粒饱,好种出好苗。

(11)壮苗年年收,弱苗一半丢。

(12)冬耕深一寸,抵上一遍粪。

(13)五月六月锄破土,强似冬天犁一犁。

(14)庄稼年年收,就怕不挖沟。

(15)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

(16)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7)正月栽竹,二月栽树。

(18)柳树没有根,只要栽得深。

(19)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柿树六七年,枣树当年就还钱。

例(10)-(16)总结了在当地气候环境下亳州人如何在耕地、选苗、水利等方面进行增产措施。例(18)可以看出柳树与其他树木生长的差异性,随意折一枝柳条插入泥土中,只要深度合宜,就能够成活。例(19)则告诉我们桃、杏、梨、柿、枣等果树从种植到结出果实所需的时间长短。正是长久的生产生活经验才得以总结出与之相关的谚语并流传下来。

3.反映当地的气象气候

干旱洪涝等自然现象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但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带来很大困扰。对他们来说,土地是主要的生存依托,因此人们企图掌握自然现象的规律,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因之,亳州谚语中出现了许多与气象气候有关的谚语,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亳州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

(20)陆月陆,丢一丢,七十二个大阵头。

(2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2)顶风上云,不要问神。

(23)东南发亮,一会就下。

(24)鱼儿水面来换气,大雨马上就要到。

(25)东明西暗,撑不到吃饭。

(26)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冬雾雪。

(27)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该穿棉。

(28)春寒多有雨,夏寒断水流。

以上谚语多是涉及下雨的节气、征兆等。从例(20)可知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亳州地区多会下雨,而且持续多日。据老一辈人说由于这天是关老爷磨大刀的日子,磨刀自然需要用水。从气象角度看,这一天之所以下雨并持续多日,是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南方水汽北上到江淮一带,并滞留于此,故会阴雨连绵多日。

(二)折射出对儒家道德文化伦理观的重视和传承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亳州深受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在塑造亳州人高尚的人格及优良的社会风尚上,儒文化都起到关键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也不可避免地渗入了方言谚语中。

1.儒文化中“仁”在亳州方言谚语中的体现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部分,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强调“仁”,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长期以来,亳州人深受这种伦理道德观的熏陶,方言中亦有许多劝诫人们多持善心,多行仁义,不做损人利己之事的谚语。

(29)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30)屈了想说说,疼了想摸摸。

(31)嘴歪眼斜心不正,生个孩子撅着腚。

(32)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33)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34)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35)泥人经不住雨淋,假话见不起真经。

(36)会怨的怨自个,不会怨的怨旁人

(37)路不平有人踩,理不平大家摆。

(38)有嘴讲别人,没嘴说自身。

以上谚语既从正面教导人们友好互爱、和平共处,又从反面劝诫人们不要做恶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亦用来教育后世子孙在与他人相处时要多怀宽容之心,处世遇到问题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道德高尚的人。

2.“孝”道在亳州方言谚语中的体现

“孝”最初提出时实为敬奉祖先,后经孔子等继承发扬,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孝”作为一种伦理精神业已衍化为对父母长辈的敬顺,目的在于建立了稳定和谐的伦理纲常秩序。中华民族素来重视“孝”文化的传承发展,亳州人在这种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的感染下,同样把“孝”作为重要的道德标杆发扬光大,这一点从亳州人民口耳相传的谚语中一览无余。

(39)不忠不孝,猪狗不如。

(40)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41)棍棒底下出孝子。

(42)儿不嫌母丑,子不嫌父穷。

(43)娶喽媳妇忘喽娘。

(44)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45)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例(40)谚语最初由孟子提出,意为不守后代之责实为不孝之最,但在后世传承过程中演化为没有后代是为不孝。例(43)讽刺结了婚的男子过于听从媳妇,不孝敬父母。例(44)是对舅舅尽孝,在亳州,普遍认为男子在农历正月剃头会折舅舅的寿,所以年前就会有很多男子结队去理发的现象。

(三)对道家思想精髓的传承和发扬

亳州还素有“老子故里,天下道源”的美称,这得益于亳州的涡阳是伟大思想家老子的出生地。不仅如此,亳州蒙城还是庄子的故里。拥有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亳州人民的人文素养、为人处世,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而在这之中,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展现得最清晰。

1.亳州谚语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认为人和万物是平等的,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这种思想通过有关农业与气象的谚语折射在现实生活中。

(46)人瘦面皮黄,地瘦不打粮。

(47)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48)保护林中鸟,树木能长好。

(49)只种不管,打破饭碗。

(50)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

(51)水利不修,有田也丢。

(52)蠓虫飞成团,风雨在眼前。

(53)不怕东风不下,就怕刮得不大。

(54)西北云彩起金边,冷子要见面。

例(46)-(51)是有关农业生产与耕作的谚语,由此可以看出亳州境内的人们注重人与土地、自然的和谐。尊重自然界的规律,施肥、灌溉等按其特定的时节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动性。例(52)-(54)则是与气象有关的谚语,人们把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产生活经验,用谚语的形式流传,以便后代子孙知晓,从而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像这种与农事气象有关的谚语,在亳州方言里还有很多,正体现了亳州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2.亳州谚语中“为而不争”的处世观

道家思想的第二原则就是“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清静无为”等。所谓清静无为,旨在教导人们不要过于耽于情性,而要以清静的心态对待世界万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体现在处世态度上就是平和、宽容、自然,诸多亳州谚语都反映了这一处世态度。

(55)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56)宁肯吃亏,不愿捣巧。

(57)胡思乱想易得病,贪得无厌会短命。

(58)一碗水要端平。

(59)人要脸,树要皮。

(60)一人拾柴火不旺,大家拾柴火焰高。

亳州人十分看重人际关系,以上谚语无不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平等对待的思想。长期以来这类谚语在亳州民众中口耳相传,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伦理秩序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道家思想主张的“无为而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亳州人缺乏进取精神,如“枪打出头鸟”等。不过总的来说,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及保持家庭社会的和谐等方面,道家思想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结语

亳州方言谚语丰富,内容上涉及农事、人情等诸多方面,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说理深刻,以俗文化的形式反映出亳州地域文化的不俗性。它浓缩了千百年来亳州民众的生产生活经验,折射了亳州民族社会风尚、伦理纲常的发展变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中,影响和左右了亳州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了亳州民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了极为独特的精神风貌,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其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糟粕存在,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些谚语在亳州民众的生产生活中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亳州地域文化的一种显著标志,是人们了解和探究亳州地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许钟宁.谚语的民族风格[J].修辞学习,2003(03).

[2]王华.方言与地域文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2).

[3]言岚.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以湖南醴陵方言为例[A].前沿,2010(06).

[4]陆侠.从蒙城方言谚语浅析蒙城家庭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10).

[5]亳州市志.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M].黄山书社出版.

猜你喜欢

亳州谚语方言
方严的方言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居· 文化
说说谚语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