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文化影响的价值观分析
2015-03-21蒋学杰单福星
蒋学杰,单福星
(1.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2.吉林省镇赉县五棵树中学,吉林白城137300)
一、大众文化对青年的文化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这尤其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巨变触动了文化精神体系,对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形成了的震荡和冲击。大众文化依托于互动传媒而愈加兴盛。时尚活动、消费潮流、文化商品、文化活动本身就蕴含、折射着文化追求。
青少年在成长期面对成人社会的价值冲突时,不能不产生文化困惑:个人价值怎样在生活中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统一起来?这时,大众文化实际上建构起一种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从根本上看,大众文化的兴起符合步入消费社会的大众心理,迎合了多样性、平民性和功利性的市场经济特征。当然,这时的“大众”也成为受消费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化大众。大众的“文化”也不再是传统有闲阶级的专利,而具有平等的消费特征。于是,这种伴随市场经济的文化借助时尚消费成为流行的超级意识形态,这尤其表现在大学生等年轻人的现实生活中——消费成为生活指向,成为价值观。有学者指出:“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1]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众文化的兴起不经意中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在当前都市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中,那些娱乐性甚至荒诞的文化符号在很大程度是转型时期主导文化遇到问题和年轻人生活价值遇到困惑的折射。表面上,这种文化活动实际上集合了我们时代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创造了一场消费的狂欢;而在深层,没有经历过匮乏时代的年轻人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消费意识形态或价值观,脱离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长远方向,价值取向一时难免受到功利化、市场化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间,主旋律的价值观已经不再具有天然的唯一性,而是与涌入的各种思潮、话语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话语空间。对在商品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个体的自由与发展俨然成为生活中自然的目标。价值主体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造就了主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分化。转型时期难免出现一定的文化矛盾:一是文化消费、文化享受不再是有闲阶层或受过良好教育者的专利;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过度感官化、平民化趋向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沉湎于消费和娱乐。
二、大众文化形成的价值观“文化越轨”
今天的“文化”已经不仅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个特殊领域。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等指出,文化可以界定为“一种总体的生活方式”,其影响已完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在各种现代传媒帮助下填充了当代文化的基本空间,在社会转型时期让所有文化形式都受到它的影响,形成一种“文化越轨”。一般而言,由于年龄和消费习惯的原因,大学生容易为了感性愉悦而沉湎于大众文化,其文化姿态和生活价值都受到大众文化的感染。于是,大学生在成为大众文化最热心和最忠实的受众的同时,在价值观上产生了一种“强迫性影响”。这种“强迫性”首先表现在文化心理灌输中,于是周末的校园广场和各处活动场所有时看上去就像一个“大秀场”,年轻人接受和参与每一场“活动”时不仅得到感官快乐,也完成了参与时尚的身份意识和某种文化心理的建构。最终,大众文化的运作一方面产生了利润,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一种文化价值的灌输。
大众文化对人性的重构是其重要的实践功能,这其中的“强迫性”也表现得尤为充分。于是,当代人的自由追求容易异化为购物的自由,自发的自由精神亦转成物欲的支配意识。这种自由追求的转向实际是在强化“大众文化”的价值标准,宣扬一种市场逻辑的价值观。当然,这也是商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某种必然表现。大众文化的感性特征在于其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慰藉他们的孤独感。但在几十年前,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指出,这种不自觉的强迫性恰恰让人丧失了真正的自由,“在大量商品和服务设施中进行的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2]这种强迫性的文化机制通过种种文化符号让人不自觉地接受,这在判断力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众文化和一些传媒实际在宣扬一种人生价值的定位:所有人实际上都面临一个所谓“合乎潮流”的价值观,只要还有一点可能,人们就不能不面临这种价值观的诱惑,这个价值观的终点叫做“成功”。青年文化虽然还存在着反叛色彩,但与旧有世界对抗的意味已不再明显。正如英国伯明翰学派研究的启示:年轻人出现的各种“文化越轨”就是在固定的“工作、金钱和成功”的流行价值追求中产生的“地位挫折”,这种“失败挫折”容易让青年人误解“成功”,继而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会出现种种拒绝和文化反抗行为(包括种种文化越轨)。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娱乐性往往瓦解了青年的自省和批判精神,于是表面上的生活价值的多样选择掩饰了实质上的商品文化单一性。
传统教育追求的是至上的价值观,大众文化的“快乐至上”对当前教育模式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伴随着当代社会的转型,教育也出现了功利取向。当下的消费快感使生活不再停滞于“苦难叙事”,当代人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不希望努力的过程充满艰辛,这使任何超越性的价值变得难以落地。生活的幸福或者满足只能通过现实追求而得到,无形中支配着大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具体的培育实践
现在的文化价值观认为文化人是特殊的人,文化活动只是一种精神活动。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繁荣后,文化生活就会自然发生相应的提升。“文化只有被大众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才能成为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特征使以往的种种“神圣形象”被解构,不再向往终极理想,难以保持终极价值。所以,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着力点就是要引领青年人在现实感官满足追求中建立起不脱离现实而又超拔出现实的维度。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社会发展水平所允许的主导价值,而非抽象的崇高价值。
我们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核心价值观“落地”的种种方式。文化价值观具有不同于认知活动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形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受到社会文化及其传播的强烈影响。所以,当前的文化创新从根本上说还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中提出:“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明大众文化的滥觞不仅是西方文化传播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具有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中国风格和时代风貌,所以必须通过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加以应对。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症结是以给定的非批判市场原则作为形成价值的前提,未经反思就把人性完全放到了“物欲”的框架之中。理论工作要深入揭示种种文化符号借助大众文化的表征形式,在进行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交流与对话,完成了文化价值观的重塑。
所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正视大众文化的广泛影响,注重开展均衡的价值观教育,在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当前的国家文化创新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通过实际斗争争取多元文化影响中的主导地位。主导价值观的确立需要借助平等、灵活的文化参与形式来进行。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大众文化的价值传播,实质上都处于一个“统一场”中,两种文化的传播没有绝对的分野,需要通过实践中的较量才能促动大学生价值理念的提升。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5.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