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南平原林芋间作综合技术

2015-03-21李江涛丁可君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种芋链霉素魔芋

李江涛,丁可君

(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邢台 054000)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为野生,由于经济价值高,逐步发展成为人工栽培种。魔芋茎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60%,是目前工业大量提取葡甘露聚糖的唯一来源。魔芋茎的葡甘露聚糖是一种优良的可溶性半纤维素,具有抗癌、减肥和降血脂等保健功能和独特的理化性能。在食品、医药、油气钻探、纺织印染、化工和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国际上对魔芋的需求近年来日益增长。因此,魔芋的市场潜力很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基本情况

据统计河北省速生丰产林面积53.3万hm2,林下土地大多处于闲置未开发状态,造成林下土地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造林成果的巩固与稳定。因此如何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前林业建设的一项迫切任务。但由于林分3a后基本郁闭,常规作物难于在林下间作生长。为探索适宜林下生长的物种,2010年我们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张王疃乡和王虎寨乡首次进行了林下种植魔芋综合技术示范,第1年示范区种植10.3hm2,因为效果不错,2010年至今已经利用林下土地资源间作魔芋208.6hm2,并建立了70hm2良种示范园。通过4a的示范推广,总结出了适合河北省南部平原地区林下种植魔芋的一套林芋立体种植模式综合技术,为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社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弥补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多年来难以解决的矛盾。

2 综合技术

2.1 技术要点

(1)严选芋种,严格种芋浸种消毒处理;(2)选好林地,适时栽种,把好播种的方法关;(3)加强管理,掌握需肥需水特点,坚持科学施肥浇水;(4)及早防病,在苗出齐后,普灌一次链霉素是栽培的关键;(5)适时挖收,避免损伤,搞好种芋贮藏。

2.2 技术内容

2.2.1 选地块、整地和土壤消毒

魔芋是耐阴性植物,喜阴凉。在河北南部平原一般选择3~6a生林下空闲地,株行距为3m×(4~5)m的速生杨树林或者遮阴效果比较好的其他树种。魔芋栽培必须选择土壤深厚、疏松透气肥沃的沙性土壤。然后每公顷均匀撒750kg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种前要深翻整地。

2.2.2 施足底肥

土地一定要深耕后晾晒备用。每公顷施用优质农家肥 15000kg,磷肥 1500kg,钾肥 225kg,混合后每株7.5kg左右。肥水充足有利魔芋高产。但肥料不能与种芋接触,以避免烂种烧根、烧芽。最好是将肥料施入播种沟的沟底或窝中,然后填一层薄土,再放种芋并覆土填窝。

2.2.3 魔芋优良品种自繁技术

魔芋栽培对种芋要求比较严格,因此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微型芋和芋边育苗技术,株行距为15cm×20cm,茎上部覆土层 2~3cm,浇足定根水。

2.2.4 魔芋种子消毒技术

栽培魔芋前,必需将储存的种芋进行挑选,将无伤、无烂、芽窝好的选出做种用,将有伤、烂的逐枚选出,切除伤烂部分后,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2%农用链霉素浸种消毒30min,晾干后栽种,以保证种植成功。

2.2.5 适时播种

魔芋适宜的播种温度为15℃,在春季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下种时必须主芽和端口向上,取芽鞭的一个节;倾斜下种,芽眼稍倾斜向上,才能使魔芋芽生长时先平穿土层后再破土而出。

2.2.6 林芋间作栽培技术

魔芋北方栽培遮阴度应在60%以上,播种密度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以种芋直径的4倍为株距。魔芋栽培一定采用起垄栽培,沟宽25cm、深20cm,每公顷60000~75000株为宜,采取梅花形错开,大小粒种互相穿插或大小种芋分开穴播。顶芽向上,上面覆盖细土15cm。

2.2.7 浇水管理

栽培魔芋要在早晚土温下降后进行浇水,浇水时以沟灌为好。

2.2.8 魔芋追肥技术

魔芋喜肥,施肥与魔芋的产量和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栽培时,除施足底肥外,还需适时适量追肥,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魔芋叶片颜色和长势进行施肥,在肥料的“三要素”中,对钾肥的需要量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施用比例为钾肥40%、氮肥34%、磷肥26%。第1次在7月份施钾肥120kg/hm2,与磷肥90kg/hm2混匀后加水浇施后培土;在叶“封林”后结合喷药加入0.5%的农用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追施。

2.2.9 中耕除草

魔芋根系分布于10cm的表土层范围内。肉质根和分生的小块茎长在种芋上,一般不宜中耕松土。苗出齐后,应及时清除杂草,行间用特制小锄浅锄,深度不能超过3cm。株间草宜用手拔除,以防伤害根系。利用化学除草剂草甘磷效果更好,魔芋播种后至出苗前20d(6月上中旬),当田间杂草密度大时,用草甘膦、百草枯进行喷雾,可以有效减少杂草,减少和预防病害的发生。

2.2.10 魔芋病害防治

魔芋病害重在预防,主要是种子彻底消毒,同时采用农艺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深耕整地,改良土壤,及早发现消灭病株,并结合药剂防治,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苗期药剂防治病害,可在魔芋展叶前进行,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喷洒植株近地表的叶柄,消毒杀菌;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与72%硫磺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混合液及代森锰锌与链霉素交替使用,喷药时药液喷在叶片的背面,让药水喷透植株后沿茎秆流至根部,每10~15d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二是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到田间检查,发现有病株立即拔掉,并及时对病穴喷洒多菌灵或代森锰锌,也可用在病穴撒生石灰等进行消毒,控制发病中心,防治病菌传播蔓延。

2.2.11 适时收获和种芋储藏技术

魔芋在10月下旬收获,收获时大小一次挖净,边挖边晒,注意不损伤块茎,尽量避免挖破或挖掉芋皮,挖破的伤口切忌暴露。收获后将250g以上的进行商品加工。小的魔芋进行储藏留种,对留种的块茎尽量不伤不破,保护顶芽和收集芋鞭,避免机械损伤,确保种芋质量。储藏前要进行晾晒,然后在5~9℃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沙藏,储藏时魔芋之间用沙子隔离。

3 效果分析

3.1 经济效益分析

魔芋种植面积208.6hm2,每公顷种植67500株,平均单株产量150g,当年每公顷产鲜魔芋10125kg,平均每公顷用种量1350kg,平均每年每公顷增收魔芋8775kg。

3.1.1 新增总产量

新增总产量=单位公顷增产量8775kg×累计有效使用面积208.6hm2=1830465kg。

每公顷增产量=新成果使用后的单产10125kg-种子量1350kg-对照单产0kg=8775kg。

对照为林下空闲,产量为零。

3.1.2 新增纯收益

按市场价每千克鲜魔芋4元计算,每年每公顷生产成本10875元(浇水2250元+施肥3750元+用药1125元+用工3750元)。

每公顷新增纯收益=新增单位产量8775kg×4元-单位新增生产费10875元=24225元。

新增总产值=(新成果单位面积产值10125kg×4-种子费用1350kg×4—对照单位面积产值0)×累计有效使用面积208.6hm2=7321860元。

每公顷新增产值=7321860元∕208.6=35100元。

3.1.3 农民得益率

农民得益率=单位新增产值35100元/单位新增生产费10875元=322.76%。

每年每公顷纯增收24225元,208.6hm2种植区累计增加纯效益500多万元。如果将魔芋加工成干片、精粉、食品、医药产品等,其产值还可增加。使林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因地制宜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符合长远利益又符合当前利益。栽植魔芋成为广大退耕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3.2 生态效益分析

在林下种植魔芋,形成魔芋稳产、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林下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地在沙荒地、次耕地退耕还林地林下种植魔芋,有效的阻止风沙,涵养水源,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环境。

3.3 社会效益分析

引种发展魔芋可以进一步调整邢台市农业产业结构,丰富林下栽植品种,满足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从栽植到加工,可以多次增值,同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由于全方位传授了魔芋的栽培技术,使广大林果农学到了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魔芋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地方经济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扶贫和加工型经济作物,发展魔芋对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4 小结

(1)探索出了“速生杨+魔芋”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选用良种,彻底浸种消毒是种植成功的基础;以病害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配套田间管理技术是种植成功的关键;适宜的林地遮荫条件是栽植成功的保证。

(2)探索出了以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为主要防治药剂、以药液灌根为主要防治方法的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3)探索出了平原地区适宜魔芋生长的林间郁闭度及合适的魔芋种植密度。华北地区全年无霜期200d以上,光周期现象明显,对魔芋淀粉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林下种植,健康栽培,循环发展”技术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种芋链霉素魔芋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
农用硫酸链霉素正式退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