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双语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
2015-03-21贺月月徐海女
贺月月 徐海女 许 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3)
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倡双语教学的要求,多数中医院校相继开展中医课程双语教学。虽然总体来说略有成效,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以往的中医双语教学研究多停留在对宏观层面问题的探讨,少有深入。我们尝试从学生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中医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并基于依托专业课程内容的语言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及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1 中医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中医课程双语教学旨在使中医药专业的学生通过双语教学平台,具备运用英语等外语在中医药学领域进行工作和交流的能力,达到掌握中医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知识双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标。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多是从教师或研究者角度出发,发现的问题比较宏观,主要包括:教材缺乏、教学定位和适用对象欠明确、教学内容欠统一、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建设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不少学者已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如加强教材建设、明确教学定位、统一教学内容、加强双语师资培养等[1-2]。但是,针对中医双语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生进行深入探讨的研究为数不多。仅有几项研究涉及到学生因素,比如一些研究者发现:①学生普遍反映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双语学习的难度较大;②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甚至持怀疑态度[3-4]。但是,以上结论多出自研究者或老师的总结或推测,所以有必要基于学生视角,做进一步的实证调查研究。
2 CBI理念介绍
20世纪80年代,基于沉浸式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加拿大高校把外语教学渗透到专业学科教学的课堂中,后称之为“依托专业课程内容的语言教学法”,即CBI。CBI是指将语言教学融入学科内容的教学法,教学围绕学科内容或信息进行。该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各国,自2000年以来,CBI由我国教师、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引入语言教学领域。CBI教学法提倡学生使用英语去学习,而不是仅仅学习如何使用英语。CBI有四大特点:基于学科主题,使用真实的语言和文本,学习新内容和新信息,适用于特殊学生需求和水平。
CBI体现的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强调: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语境应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教授;应基于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动机;建立在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即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之上;建立在可理解性输入的基础之上。CBI教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与中医双语教学要满足学习者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语言水平双重需求的目标相一致。
3 中医课程双语教学实证调查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涉外护理专业大三学生4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42人。该班学生已接受过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如健康评估和中医推拿课等,均已达到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或六级水平。
3.2 研究工具 研究主要包括调查问卷和访谈。其中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和21个问题,涉及了中医双语教学现状、影响因素、双语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对双语教学相关方面的期望。所用问卷基于吴升华等[5]“对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有所修改。访谈选取该班层次各异、性别不同的4名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时间为5~10 min,共含10个问题,分4个部分,即如何看待中医双语教学,对当前中医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对提高专业知识以及提升英语能力方面的作用或影响。
3.3 数据收集及处理 利用课后10 min在学生上课地点对该班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又选取4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利用课后时间在学生宿舍进行访谈,并予以记录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共收集到问卷45份,其中40份有效。通过对相关问题所对应百分比统计,得出该问题对应的现况报告,访谈所得信息用作问卷的补充材料,以获取更深层次信息。本研究重点从学生视角关注中医双语教学,所以报告也主要从学生层面呈现。
3.4 调查结果
3.4.1 中医双语教学现状及满意度 关于当前中医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主要涉及授课语言的中英文比例、教材、师资、授课方式、周课时数和考试形式及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当前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授课语言比例表示满意;目前,双语教师主要是本国本专业教师;课堂授课方式以英文PPT展示加中英文讲解为主;周课时数为3课时;教材多为自编双语教材;考试形式为中英文混合考题,内容涉及对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的考察。但也有学生对教材不甚满意,认为当前使用的英文教材是在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利用度不够。一位受访学生对当前双语教学完全不满意,认为学校和教师对双语教学执行不到位,学生练习机会少,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
3.4.2 影响中医课程双语教学的因素 关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列出下列5项:学校重视度、教学方法、教师英语水平、学生英语水平和教材质量,要求学生按照影响程度的高低对各因素排序。结果显示,将学生英语水平放在首位的学生占多数;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教师英语水平,教材质量和学校重视度排最后。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自身英语水平是影响中医双语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3.4.3 学生在双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关于双语教学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表示增加了学习负担,45%的学生认为稍微增加了负担。该结果可理解为大部分学生认为中医双语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负担。通过访谈信息了解到,学生表示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还不足以应付双语教学,影响了对专业课的理解。但是,经过进一步了解,4位受访学生表示双语教学有助于学习专业知识,尤其是通过双语教学平台可接触到国外相关护理知识。所以总体来讲,双语教学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会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学生仍持乐观态度。
关于具体困难,学生按照下列项目对困难程度的高低进行排序:a.专业英语词汇量小,b.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差,c.英语阅读能力差,d.英语写作能力差,e.专业课程内容本身难度高。调查所得排序结果为:a-b-e-c-d,即学生认为专业英语词汇量小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差是双语课程中最为困难的方面,其次是专业知识本身难度高和英语阅读能力差。1位受访学生认为:“专业词汇的缺乏导致阅读困难,英语口语也很一般,不知道如何克服词汇缺乏的问题,也没有机会讲英语,即使有,也不敢积极争取练习口语的机会。”另3位学生也表示存在同样问题。他们还表示英语写作能力差基本上不会影响双语学习。
3.4.4 学生对中医双语教学的期望及改进建议
以下是学生对双语教师、教材、授课方式、周课时数、授课语言比例以及考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期望。关于教师,学生认为最合适的是母语为英语的本专业教师(50%学生),另有1/3学生选择了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本国本专业教师,其中3位受访学生认为,教师应当是母语为英语的专业教师,但希望课堂使用英汉2种语言。关于教材,45%的学生认为最好按中文教材编写的双语教材,30%的学生希望用英文原版教材。关于授课方式,35%的学生希望采用中英PPT加中英文讲解的方式,30%学生希望采用英文PPT加中英文讲解,可见中英文混合式授课方式更受学生欢迎。一位受访学生提出,授课方式应多样化,教师应与学生增加互动。至于周课时数,大多数学生希望每周有4课时(30%学生)或6课时(45%学生)。显然,之前每周3个课时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关于授课语言比例,尽管在之前的现况调查中,由于英文水平有限,学生对现有中文为主的授课方式表示满意,但是随着对双语教学认识的提高,70%的学生仍期望将来的授课语言能以英文为主,这更符合双语教学以及CBI所提倡的比例。其中就有受访学生表示,在采用全英文授课的同时,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汉语解释。关于考试,超过1/2的学生希望仍坚持现有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即中英混合考题,测试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2个方面的内容。
4 CBI视角下中医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4.1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及课堂观察,中医课程双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以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该班学生是本科第2批录取的,入学英语基础水平有限,加上大学前2年在英语学习上花费时间较少,因而英语水平不足,具体体现在专业英语词汇量小、阅读能力差,这对理解专业知识造成障碍,增加了课程学习的负担。关于教学资源,中医双语课程确实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现有教师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乏优质适用的中医双语课程教材。关于课程设置,双语课程的周课时不足,学生期望能有所增加,这表明他们对学习时间投入的需求。
4.2 对策探讨
4.2.1 课程设置 渥太华大学曾尝试将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安排在一个针对母语学生开设的心理学课堂,为了弥补这些插班生语言上的不足,为他们单独开设每周90 min、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保护式语言培训。尽管该语言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且重点在于对内容的理解上,但是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仍取得了显著进步,因为学生可以大量接触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和讲解,而且语言课上练习和反馈的机会较多。鉴于国外CBI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各中医院校的具体情况,在开设中医双语课程之前,可以考虑先开设一些与中医相关的过渡性课程(如中医英语阅读、医学词汇学等),既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也能帮助学生解决专业英语词汇量小的问题。
4.2.2 教学内容及方式 根据中医专业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双语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用目标语给学生提供全面而广泛的学科信息,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学科专业知识确有成效,但学生语言输出和练习的机会有限。在双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应增加对学生的课堂输入量,同时还要多为学生创造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操练机会,加大练习强度。针对不同的模块采用相应的教学形式,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讨论和思考,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本研究建议,中医双语教学中应切实将中医专业知识同英语相结合进行教学,创造一个真实的中医专业语境,授课语言应尽量以英语为主,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当然,由于中医专业的特殊性,目前需要考虑结合汉语进行辅助授课,单用英语授课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挑战,还有可能影响到双语教学质量。此外,在双语课程教师的英语水平达到娴熟之前,可以考虑安排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协同授课。
4.2.3 双语教学资源 关于双语师资,应尽快培养出既懂专业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优秀师资团队。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希望双语教师是英语为母语的本专业教师,但由于中医学科自身的专业特殊性,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医专业课程师资还很难落实。长久以来我国各中医药大学培养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领域留学生,这些学生学成归国之后,多数从事医学诊疗工作,也有一些从事讲学和中医药传播活动,或到中医院校教授中医,如被誉为欧洲当代“中医之父”的英国医师马万里先生(Giovanni Maciocia)和Nigel Wiseman博士(国际著名中医英语翻译专家)。但是,这些母语为英语的中医专业人才极为稀有,根本不可能满足全国十几所高等中医院校的师资需求,所以各中医院校有必要自主培养中医专业课程的双语师资。其实,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当前双语师资培养的途径很多,最常见的是开办中医双语教学培训班,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就曾举办多期此类培训班。另一种途径是选派教师去英语国家进修,比如江苏省自2011年起已开办了多期双语师资国外培训班,公派专业课教师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修语言和双语课程教学法。
关于中医双语教材,鉴于其专业特殊性,目前很难采用国外编纂的英文原版教材。当然,也可以挖掘使用英语版的中医著作资源,比如马万里先生编著的诸多英文版中医书籍,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临床学》、《中医妇科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中医双语教学领域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英文原版教材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我们至少可以按照现有中文教材提纲编写英文(双语)教材,最好能组织专业课教师和英语专业人士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医学全在线、各种补充和替代医学网站等),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以增加中医英语输入量,或布置其他中医双语学习任务。并可借助这些资源建立中医双语教学平台,设立各种教学互动模块(如中医双语论坛、中医双语测试题库等),以促进英语与中医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5 结语
我们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到学生视角下中医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涉及课程设置、学生英语水平、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等。借鉴国际上CBI教学模式应用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医专业双语课程的特点,我们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如开设过渡性专业英语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充分挖掘现有中医英语教学资源,并大力培养双语教学师资等,以期帮助中医双语教学走出困境并得以顺利开展。
[1] 高磊,王志红.《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的实践及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65-67.
[2] 杜彩凤.《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山西中医,2011,27(3):56-57.
[3] 王红云.中医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84-186.
[4] 熊英,黄桂成.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60-62.
[5] 吴升华,陈辉,陈吉庆,等.对七年制医学生双语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