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探讨

2015-03-20黄丽春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颅脑损伤并发症

黄丽春

摘要:在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中,颅脑损伤属于其中发病率很高的一种。颅脑损伤后陷入昏迷的患者,为了保证其氧气供应充足,神经功能快速恢复,通常需要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但是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丧失正常生理功能,很容易诱发呼吸道并发症,使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探讨非常重要。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护理

1 前言

颅脑损伤意识不清醒者,因为吞咽反射受抑制以及咳嗽反射降低甚至丧失,造成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无法自主排出,并且呕吐物及分泌物非常容易堵塞呼吸道。此外,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很容易并发神经性肺水肿,临床症状以存在大量泡沫性血性痰液以及呼吸急促为主,通常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从而确保氧供及通气有效,影响血氧饱和度,使其呈现上升的趋势,进而缓解脑组织缺氧情况,不断加快脑细胞恢复速度,但是如果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不过关,可对患者的预后情况造成严重的威胁[1]。特别是术后具有创性的人工气道正常气道温暖、阻止细菌入侵以及湿润气体功能,同时还直接连通呼吸道,非常容易并发呼吸道并发症,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造成的并发症开展护理,意义重大。

2 一般护理

2.1环境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结束气管切开术后应该送至监护室中,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日常护理。同时确保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流通,科学设置室内温度及湿度,最佳温度为18~22℃,湿度60%~70%。此外,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消毒水拭擦家具及地板,早上通风大于30min/d,并对病室开展紫外线消毒,时间大于30min,按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督。

2.2体位合适,避免套管脱落 患者气管切开后,应适当保持患者体位,不宜过多变动,更改体位或者翻身时,应该使用较轻的力道,确保患者的头、颈与上半身处于相同的直线上且一起转动,进而预防患者由于套管脱出而造成呼吸困难现象。护理人员应适当约束患者肢体,从而预防患者过于烦躁而自行拔管。如果患者为颅底骨折伴发脑脊液漏的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有助于将脑脊液引流,从而有效预防由于脑脊液逆流而产生感染现象[2]。另外,为了避免脱管,医护人员应该在套管系带打结,由此避免形成松脱,但是需要注意以能容进一指为套管系带打结的松紧度。另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在病床旁边准备部分无菌同号套管、器械以及管芯,方便脱管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单结法将外套管固定是外套管固定常用的方法,虽然该方法目前临床应用范围很广,但是也存在不足,主要是活结容易松脱。

2.3吸痰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物品专人专用,预防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吸痰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吸痰管进行详细检查,且选择外径小于气管套管内径1/2的吸痰管,在无负压状况下保持合适的力度插入吸痰管,深度约8~12cm或者不可以再插入,接着将负压边旋转边打开后便可退出,如果患者存在分泌物可适当停留,避免吸痰管把痰液推下,动作力度合适,不可过于用力[3]。每轮吸痰次数在2次以下,这是因为若次数大于2次,患者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咳嗽以及喉头痉挛现象,进而影响血氧饱和度,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导致水肿、脑组织缺氧以及出血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患者为咳嗽反射好患者,应适当刺激患者,令其自主把深部痰从气管套管口喷出,接着在气管切开口处将残余痰液完全吸取,预防需要进行深部抽吸。

吸痰操作过去中,医护人员应禁止上下多次插、提,吸痰管用1次就应该更换1次,吸痰管应该先将吸气道内痰液吸取后,再将口鼻腔内分泌物吸取,禁止屡次进入气道。如果患者为使用呼吸机患者,应该由2位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操作,同时将呼吸机回路连接处进行消毒后再脱开,然后进行吸痰。

我国专家通过将密闭式及气管内开放式吸痰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更适合应用在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中。这是因为前者吸痰管外套存在一层透明膜,医护人员不需要戴无菌手套,仅仅需要打开吸引器,并且按下吸痰管末端控制钮,也就是在不直接接触吸管的前提下,进行伸缩自如的吸痰,避免后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性污染。如果患者为机械通气患者,可以不开展脱开呼吸机吸痰,从而有效减少每次吸痰时间,简直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非常容易诱发低氧血症,造成组织缺氧,使患者器官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情况过于严重时,还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吸痰前应该进行预充氧,能够有效避免吸痰造成的组织缺氧及低氧气血症。部分专家指出,吸氧前后均开展为时3min纯氧供应,可作为吸痰的标准步骤[4]。当前大部分呼吸机都设有吸纯氧30min的设置,仅仅需要在吸痰前后操作便可。如果患者为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过程中的供养,可选择一次性输液头皮针将针头剪去后再与氧气机连接,把硅胶管插入气管套管侧孔内供氧。目前,由于一次性吸痰三通管在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能缩短停止机械通气时间,不管是气道湿化还是吸痰,都不再需要和通风器分离,因此吸痰过程中的供氧得到保障。

3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很多,其中脱管、感染、阻塞以及气道狭窄比较常见。导管阻塞可对患者肺部通气或者换气功能造成影响,使患者形成缺氧、窒息症状。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几率高达60%,病死率最高达50%。不少实验还证明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率受气道湿化程度影响;临床观察报道还指出,昏迷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经鼻饲胃肠营养时,胃液返流误吸深受肺炎影响,其中患者取平卧位是造成误吸的主要因素。不少临床报道指出,患者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0.01ml分泌物中携带大约107个细菌,因此气囊放气过程中,气囊隐窝位置分泌物非常容易进入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染。另外,出现导管脱出现象时,患者也会由于丧失呼吸通道而形成窒息,其中依赖机械通气患者甚至会产生呼吸暂停现象,而有自主呼吸患者可形成肺泡低通气等等,最后诱发急性缺氧,情况过于严重时形成循环骤停。

3.1强化气道湿化程度

3.1.1选择合适的湿化液 医院经常使用的气道湿化液主要为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10mg、250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以及5mg地塞米松。如果患者为肺部感染者,可在湿化液中针对性地加上合适的抗生素,进而取得稀释痰液、抗菌以及湿化气道等治疗效果。部分专家还建议应用将生理盐水替换,使用浓度为0.45%的盐水,或者使用3mg沐舒坦、200ml生理盐水以及20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实行气道湿化,或者改为使用浓度为1.25%的碳酸氢钠开展气道湿化以及防止肺部感染效果更加理想。

3.1.2应用合适的湿化方式 不管是气管内直接给药、人工鼻湿化法,还是雾化吸入、套管外口的敷料湿化等,气管内直接给药均可划分为持续给药输液器湿化法、间歇给药以及微量泵湿化法等。雾化吸入又划分为氧气雾化吸入法以及超声雾化吸入法等,鉴于每种气道湿化方式均具备各自优缺点,因此医护人员应以患者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气道湿化方式,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3.2感染预防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出现感染的原因有多个,如使用抗生素、环境、疾病本身、住院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等。气管切开术后诱发感染可对患者构成严重的威胁,情况过于严重时,还可对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预防感染:①完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及制度,提高其掌握院内感染知识的程度[5]。②科学应用抗生素,若医护人员怀疑患者出现切口感染,需要及早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按照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努力减少用药时间。③重点关注医护人员的首部消毒,应该操作前均洗手、消毒,将传播途径切断,如果患者为特异性感染患者,应戴上无菌手套操作。④强化基础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开展2次/d口腔护理,按时翻身、吸痰以及拍背,每天均使用温水擦洗,确保皮肤干净。完成切口与创口护理工作,努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⑤提高患者抗病能力,按照患者实际需要,给其提供胃肠道要素饮食,静脉营养补充蛋白等。

4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康复慢、病情严重以及病程漫长等特点,通常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护理影响重大。术后切开气管直接和外界相通,空气经气管套管进入肺部,可诱发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情况。因此,术后开展预防并发症护理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确保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套管护理工作、完成吸痰护理等环节,进而有效地降低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为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提供确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梅,胡三莲.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29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123-124.

[2]范喜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30-131.

[3]桑燕.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0):13-14.

[2]吴智芬,欧冬梅,成庆辉.透明敷料在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2):167-168.

[4]何莺,杨晶.两种吸痰法在人工气道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7,29(30):79-80.

[5]武淑萍,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3-204.

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术颅脑损伤并发症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策略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