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调节负压吸引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5-03-20李红冷梅方云云王晋军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护理

李红 冷梅 方云云 王晋军

摘要:目的 探讨可调节负压吸引技术(RNPT)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60例应用可调节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控制血糖、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重点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管的管理。结果 60例患者,42例创面经1次RNPT治疗后肉芽组织新鲜,其中38例创面明显缩小,经换药后愈合,11例行Ⅱ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愈合,7例创面较大,感染较重,行2~6次RNPT治疗后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愈合,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可调节负压吸引技术能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的清除,改善创面血液循环,加速肉芽组织生成,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

关键词:可调节负压吸引;糖尿病足溃疡;护理

糖尿病足(DF)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糖尿病足部病变患者数量逐年激增,因该疾病导致截肢的患者也逐年增多。然而目前的事实是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医护人员对本病的产生以及危害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导致部分患者失治甚至误治,形成慢性难愈性溃疡,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可调节负压吸引技术(RNPT)是一种新型的引流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创伤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普外科等复杂难愈创面中得到广泛应用。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们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实施RNPT治疗,经过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9~86岁,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足的标准,按Wagner分级标准分:3级27例,4级15例,5级8例,创面面积2cm×3cm~10cm×15cm,溃疡部位位于足趾、足底、足背及足踝。

1.2方法 除对形成的脓肿行切开引流外,坏死期创面局部处理非常重要,具体方法是:远端坏死组织先清除,近端的后清除;疏松的坏死组织先清除,牢固的后清除;软组织先清除,死骨后清除;待炎症完全消退或控制,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形成后再做彻底清除,但应注意局部的血液供应状况,尽可能做到保留肢体、避免截肢[1]。将RNPT敷料按创面大小修剪贴附于创面,创周皮肤消毒,用生物半透性薄膜粘贴密封整个创面和RNPT敷料,范围必须超过创缘2cm,连接RNPT敷料的硅胶管,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与中心负压引流装置连接,调节最佳负压值保持负压恒定,持续负压吸引7~10d,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根据创面情况决定Ⅱ期治疗。

1.3结果 60例患者,42例创面经1次RNPT治疗后肉芽组织新鲜,其中38例创面明显缩小,经换药后愈合,11例行Ⅱ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愈合,7例创面较大,感染较重,行2~6次RNPT治疗后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愈合,治疗过程顺利,平均住院11~85d,平均24.3d。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截肢率高等原因,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必须做到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讲解RNPT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优点,展示成功案例的图片。

2.1.2血糖控制与监测 进行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知识的教育,遵医嘱给予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控制患者空腹血糖7~10mmol/L后准备手术。

2.1.3抗感染治疗 用药要求为全身给药,依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大剂量,慎用或不用对肾有严重损害的药物。

2.2术后护理

2.2.1PNPT引流管的管理 ①保持有效负压是RNPT治疗的关键,负压值一般处在45mmHg~110mmHg,根据创面深浅、大小做调整。正常负压引流时,RNPT敷料塌陷,敷料外可见清晰的管型,薄膜下无液体积聚,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薄膜是否密封,有无掀开和破裂。若发现负压减弱或消失,查找原因及时处理;②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受压脱落和堵塞,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1~3d由于坏死组织及渗出物多,易出现引流管堵塞,应给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2]。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及引流量并记录,如引流物为鲜红色,需立即停止吸引,通知医生做及时处理。

2.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血糖变化和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表现。观察患肢皮色、皮温、肢体感觉、运动及动脉搏动情况。有无发热、患者疼痛加重等感染征象。

2.2.3饮食指导 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三大营养素组成比例合理是重要的糖尿病足的饮食原则。在总热量确定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限制胆固醇。

2.2.4预防感染 病房紫外线消毒1次/d。消毒创周皮肤2次/d,预防局部感染。引流物及时倾倒,引流瓶每日更换,用消毒液浸泡。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2.2.5功能锻炼 抬高患肢30°,减轻肢体肿胀。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防止患肢长时间制动造成关节僵直、肌肉萎缩。根据创面愈合的程度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以主动活动、理疗为主,通过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3出院健康指导 ①少油少盐,控制热量摄入,三餐定时定量;②避免剧烈活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和缓的运动;③鞋袜宽松、透气、保暖,温水浴足,趾甲勿修剪过短,避免挤压、擦碰、烧烫、寒冻等外伤;④严格戒烟;定期随访等。

3 结语

RNPT对于糖尿病足创面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半透生物膜是细菌的屏障,可阻止外部细菌的入侵,持续负压吸引去除细菌生存的培养基,负压强烈刺激组织形成一个血循环良好的肉芽创面,减少创面毒素的吸收,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降低组织间压减轻肢体水肿,有利于血液循环,患者无更换敷料的痛苦,早期将开放伤口变为闭合,阻止外部细菌,保持密闭负压状态,使渗出的组织液经过敷料过滤后,使有活力吸附于组织细胞被保留住,而失去营养活力的组织细胞及组织液废物通过硅胶管吸出,令创面保持清洁及血液循环加速,效果可靠[3]。

综上所述,与传统换药及其他外用敷料相比,RNPT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住院费用,而且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截肢率,是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远,梁杰,郭晓瑞,等.自体游离皮片移植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1):5845.

[2]张妲,杜听,关小宏,等.新型敷料Kerraboo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14(5):1635-1636.

[3]何继东,欧阳晓波,张兰,等.负压伤口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系统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4):7308.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