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2015-03-20马小凤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马小凤

摘要: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通过我院36例产后出血的护理,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我们体会到,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因此助产人员平时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助产技术,以并能及时筛选出高危孕妇,加强分娩期监护,能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整体护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与孕产妇交谈,认真地收集其信息资料,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产妇很快就会出现休克,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难度,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做好心理护理。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产后出血相关概述

2009年~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产后出血患者36例,年龄19~45岁,平均27.6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26例,未做产前检查16例,有高危妊娠因素存在的产妇25例,产后2h内出血占26例,由于抢救及时,均取得满意效果。

2 产后出血的原因

2.1子宫收缩乏力

2.1.1全身性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有恐惧心理,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造成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产妇合并有急慢性的全身性疾病等。

2.1.2局部因素 ①子宫壁过度膨胀,肌纤维缩复,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②多产妇,反复妊娠分娩,子宫肌纤维受损,结缔组织相对增多;③子宫发育不良,如双角子宫,残角子宫;④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滞留以及前置胎盘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⑤膀胱,直肠过度充盈。

2.2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过程中出血过多或第三产程延长大于30min称胎盘滞留。①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②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③胎盘完全粘连和完全植入性胎盘;④胎盘剥离出血过多。

2.3软产道损伤会阴阴道损伤特别是急产,阴道产钳助产,保护会阴不规范导致会阴破裂出血;外阴,阴蒂裂伤保护会阴不当导致外阴大小阴唇或前庭阴蒂裂伤小动脉破裂出血,活动性出血失血过多;宫颈裂伤胎儿娩出时由于胎儿方位异常,宫颈着力不均匀,产道宫颈部位承受压力过大,宫颈疤痕,缩宫素使用不当均可导致宫颈裂伤;子宫裂伤;阴道血肿。

2.4凝血功能障碍 ①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疾病等;②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妊高征、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

阴道多量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应考虑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现阴道流血,色暗红,应考虑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较多,应考虑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膜残留;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且血液不凝,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失血表现明显,伴阴道疼痛而阴道流血不多,应考虑隐匿性软产道裂伤,如阴道血肿。

休克症状出现烦躁、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数、脉压缩小时,产妇可能已处于休克早期。

4 产后出血的抢救

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4.1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 把握抢救时机,建立双途径静脉通道,采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变化。视病情掌握输液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导致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最好予以面罩吸氧,流量为4~6L/min,观察氧疗效果,如面色,指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平稳。

4.2产后出血易发生休克,一旦发生休克,护理人员一定要冷静、镇静,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子宫复旧的同时报告医师,立即急检血型,采配血应在短时间内补足失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精密测量出血量并详细做好记录。

4.3徒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检查,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4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子宫复旧情况和阴道流血量,产房观察2h无异常可回病房。

5 产后出血的护理

5.1组织管理 ①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每当有孕产妇需抢救,抢救小组成员可马上召集到位;②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有检查登记,用后及时补充、维修。

5.2抢救及护理

5.2.1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5.2.2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的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口唇、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顺畅。同时用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在按摩子宫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5.2.3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并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2.4置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及出入量。积极防治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min,2次/d,定期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2次/d保持会阴清洁,并用有效抗生素。

5.2.5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有效的纠正贫血,增加体力,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康复,出院时指导产妇有关加强营养和适量活动的自身保健技巧,继续观察子宫收缩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使产妇按时接受检查,以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调整产后指导方案,使产妇尽快恢复建康[1~7]。

6 小结

综上所述,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加强分娩期监护,能正确诊断及时处理。而对高危孕妇分娩时,最好请医生在场,抢救过程中,应冷静镇定与医生紧密配合,切勿惊慌失措。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159.

[3]邹根娣.产后出血的防治[J].中国医刊,1980,10.

[4]李诗君.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66-668.

[5]吴扣英,朱银亭.产后出血原因的临床分析与对策[J].河北医学,2007,10(13):1238.

[6]程新芳.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9,4(31):193-194.

[7]王月枝,陈桂萍,王金霞.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8,5:121.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