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15-03-20张玲丁萍孙胜红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胃肠功能护理干预

张玲 丁萍 孙胜红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FTS理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2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61例,FTS组应用FTS理念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早期饮水、早期活动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等。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总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肝癌术后,应用FTS理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肝癌;胃肠功能

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在外科学的各分支领域成功开展和推广应用。作为肝胆外科,我科逐渐尝试将FTS理念应用于肝胆胰等手术的围术期处理过程,并取得良好效果。现笔者仅从肝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这一个方面,将快速康复干预护理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2年9月~2014年6月收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2例,男84例,女38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1.5±8.2)岁,术前均经CT、MRI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中肝左叶癌56例,肝右叶癌48例,尾叶癌12例,两叶或以上肝癌6例,肝细胞型肝癌85例,胆管细胞型肝癌37例,手术均行肝叶肿瘤切除术,排除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布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常规给予术前、术后指导;肠蠕动恢复后饮水、进食;患者术后卧床,协助更换卧位,凭自愿下床活动。FTS组应用FTS理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给予个性化的心理评估与疏导;②进行快速康复的理念宣教;③术后早期试饮温盐水;④实施围床护理活动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是否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自术后第1次喂服生理盐水开始,每2h听诊腹部肠鸣音1次,记录首次听到肠鸣音时间;嘱患者注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记录;记录患者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FTS组患者术后,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总住院天数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例数减少,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个应激源,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研究表明[1],术后焦虑抑郁程度高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差,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相对延长。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缓解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减轻生理应激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康复依从性。

3.2进行快速康复的理念教育 近年来研究表明[2],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充分且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对于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及督促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尤为重要。手术后,多数患者传统的观念认为排气排便之前应该不能吃喝,手术后大伤元气,理应卧床休息,少活动,对快速康复的理念不了解或是持有怀疑态度。王亚菁[3]研究发现,腹部手术后78.43%的患者担心下床活动时会有切口裂开、摔倒、输液外渗、引流管脱落意外发生,从而对下床活动有所顾虑。护士应帮助患者和家属转变观念,宣传快速康复理念,详细进行术后饮食和活动的指导教育,讲解注意事项,告知安全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我科由责任护士按照快速康复健康教育路径认真实施各项术前、术后的宣教和指导,并发放指导手册,患者依从性良好。

3.3早期喂服温盐水有效促进肠蠕动恢复 林雪英[4]等研究表明,肝癌切除术后饮用少量温开水对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我科在患者术后清醒无呕吐情况下4h喂服1次温生理盐水,10~30ml/次,一方面可增加患者舒适度,湿润口唇、喉咙、消化道,缓解长时间禁食水及全麻气管插管导致的口干、喉痒等不适感;另一方面,温热的盐水可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减轻咽喉及胃肠道水肿,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另外,笔者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早期饮水可帮助患者提升快速康复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4按计划实施围床活动护理方案 围床活动护理是指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术后早期围床活动,促进人体内各系统代谢活动增加,改善支配内脏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升副交感神经张力[5]。参阅有关文献,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我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围床活动方案",活动量以患者耐受不觉疲劳为原则:①超早期(术后12~24h内):床上活动,患者术后自麻醉恢复室返回病房,只要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可予以低半卧位,摇高床头15°~30°,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活动四肢,每2h更换1次卧位,12h后协助床上坐起;②次早期(24~48h):床边活动,床旁坐、立,双脚着地;床周活动,扶床行走,坐与椅上;③早期(48~72h):离床活动,扶助行器由室内走向室外,可病区走廊内活动,适当进行生活自理训练等。早期围床活动护理可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促进胃肠道反射,增加肠蠕动,本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7例患者术后12h协助床上坐起时主诉头晕不适,延迟24h下床。本活动方案实施期间无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总之,肝癌术后,应用FTS理念,早期实施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FTS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快速康复为目标"的真正体现,值得在外科围手术期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秀玲.腹部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7):1726-1728.

[2]Bucher P,Gervaz P,Soravia C,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before elective left-sided colorectal surgery[J].Br J surg,2005,92(4):409-414.

[3]王亚菁. 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感受及需求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36-238.

[4]林雪英,何凤英,李巧连.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65-66.

[5]赵斌,安晶.早期围床护理活动对腹部术后患者疗效和肠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98-19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胃肠功能护理干预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腔镜胃癌快速康复的价值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快速康复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分流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