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5-03-20黄新凤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

黄新凤

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和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患者数量为81例。给予两组患者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护理,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风险管理,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等。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等方面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控制护患纠纷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应用

护理风险即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及治疗的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性事件,在护理实践工作中的发生率较大。近年来,人们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假使护理人员无法有效处理各类型护理风险,就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不利于医院的正常经营[1]。在不同科室内,所承担的风险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把握风险特征与内容,并予以针对性防范对策。鉴于此,笔者将162例住院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对策,旨在总结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调查程序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62例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91:71,患者年龄在5~71岁,其平均年龄约(45±4.23)岁。将16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均患者数量为81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风险管理,具体对策如下:⑴组建风险管理专业队伍,组成成员包括护士长、小组长及小组成员等。其中,护士长主要承担组长一职,负责组织和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管理小组需准确识别与评估护理风险,并评估院内各科室高危人群,护士长则需要定期检查本科室中的护理实践工作,并及时纠正护理人员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同时,定期召开讨论会,频率为1次/月,会上小组长必须详细介绍本小组工作状态,总结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给出防御风险的针对性建议。⑵深入分析风险诱发因素。本院护理管理中涉及的风险多由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两方面所引起。①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护理质量、操作行为等方面。护理人员操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风险是否会发生,因此容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不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通过规范其护理行为,防止护理纠纷等案件的发生。②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患者自身的因素。在护理实践工作中,通常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及参与,但如果患者本身生活习惯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护理工作也采取漠视态度,就可能会增大护理风险整体发生几率。因此,针对特殊患者,例如残障类患者、儿童、孕妇或老年人等,必须加强其重视程度,并将护理重心适当偏向于这类特殊人群,从而提升其护理满意程度。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能,树立良好、端正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通过提升其法律常识,制定出针对性风险管理制度,从而不断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提升其职业素养。同时,加大护理人员在岗培训的力度,严格把握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训环节还应当涉及急救仪器使用原则、维护方式以及规范护理记录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加大对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操作程序的监督,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主要出发点和目标,以定期检查与定期考核作为基本标准,从而达到防御风险的目标。

1.3观察对象与疗效评定指标 ①观察对象: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等。②疗效评定指标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以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等3个等级作为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x±s代表一般资料,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程度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投诉案件的发生几率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出现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1.23%;而对照组出现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9.8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属于同时影响护理人员和患者的风险类型之一,且具有普遍性、严重性等特征。在医疗机构中,不同科室内部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风险,而好发区主要是临床一线科室,包括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因此深入研究各科室风险,并严格把握其防范对策已成为医疗机构中重点关注的对象[2]。而除了上述风险管理对策之外,医疗机构还应不断完善风险报告评价机制,鼓励和倡导医护人员及时汇报潜存风险与已经出现的相关风险,取缔医疗差错等处罚形式,不以风险事件当做医护人员绩效考核环节的参考指标,而是要求医护人员认真记录与提供风险发生过程,以防后续工作中再次出现同类型风险[3]。

同时,采取这样的方式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之对医院产生归属感,最大限度控制风险发生的几率[4]。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服务操作程序时,还应当深入落实查对制度,通过对患者身份进行准确认证,和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沟通,并鼓励患者家属配合和支持医护人员,以此方式提升用药的安全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和医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准确执行医务人员下达的医嘱,以防手术位置出现严重错误[5]。

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笔者将162例住院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风险管理。经护理后,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8.77%,对照组的为87.65%;同时对照组出现1例(1.23%)护理投诉案件,而对照组出现8例(9.88%)护理投诉案件,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经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不仅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还能控制投诉率,防止投诉案件、护理差错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具有显著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6):38-39.

[2]王会接,杜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90-91.

[3]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9(19):2418-2420.

[4]毕小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02):173-175.

[5]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05):906-908.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