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教育研究

2015-03-20吴婷

高教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学生党员

吴婷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日趋独立,学生党员的内部化与外部化矛盾凸显。本文基于社会角色理论,对学生党员自身角色的认知定位、角色扮演的内涵及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提出立足于“角色的期望”、“角色的领悟”、“角色的实践”这一角色扮演三大环节,通过学校、学生党员个体、高校党建教育体系及党性锻炼实践平台四大主体的良性互动,明确“角色确定”,审核“角色距离”,贯彻“角色再现”,实现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回馈、评价与激励。

关键词:学生党员;角色认知;角色扮演;角色检验

随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有的党员对自我角色的认知与界定在纷繁芜杂的意识流中变得模糊不清。在新形势下,如何帮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保持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扮演,这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及类型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界定,主要是指“个体的人在社会群体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人们在相互的角色评价中通过角色认知,即积极的角色学习和角色模仿,完成一个由个体内化到外化的综合渐变过程” [1]。学生党员兼具了学生和党员的双重社会角色,要求其角色承担者参照人们对其所处特殊身份的双重期望完成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角色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2]

参照上述定义,学生党员这一角色的获得在属性上具有自致角色、表现性角色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学生党员在对于自我角色的认知与扮演中应该注意时刻提醒自己的党员责任意识,处理好自身党员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的关系。

二、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与扮演

(一)角色认知的重要性

从党员发展角度看,一名在校大学生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从入党积极分子到确认为发展对象,再到发展为预备党员及一年后按期转正,其角色的转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党员自身要经历着角色丛的内部协调及扮演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和冲突,只有对自己的角色有着充分正确的认知,才能处理好各种问题与困境。而学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应针对学生党员角色的认知情况与实践特征,作出相应的指导和策略。

从先进性教育角度看,多数学生党员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同时承担着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学生干部等多种角色,且这些不同角色的内涵和责任各不相同。如何同时扮演好诸多角色,处理好由于不同角色的特定关系而联结在一起所形成的角色间的网络结构,并且承担起不同角色所赋予的责任,这对角色承担者的内部协调性提出较高要求。

(二)学生党员的角色扮演

社会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与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角色的确定、角色的距离、角色的再现。[3]其中角色的确定指学生党员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着清晰的确定;角色的距离指学生党员必须时刻对照党员标准缩小与之的差距;角色的再现指学生党员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践行并强化职责。

角色扮演的过程需要经过3个环节:一是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的期望;二是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实践,这是期望与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三是对角色的实践,它是对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三、学生党员角色定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学生党员的角色期待

1.从不同的角色定位剖析(见表1)。

(二)现状问题中的角色失衡

1.角色冲突,指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由于受到社会竞争形态和功利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一方面具备了个人发展、生涯规划的积极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思想不成熟并受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显得急功近利,用“实用”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表现非常积极,入党后就认为“大功告成”,因而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工作不认真,参加活动不积极;有的学生干部入党后千方百计卸担子,出现“入党后不如入党前”的倒退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党员在普通同学中的形象;还有的预备党员以为入了党就进了“保险箱”,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甚至转正还需要党组织的提醒。

2.角色不清,指部分学生党员缺乏党的政治理论素养。在调查中发现,51%的调查对象认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知识缺乏,政治素质偏低,以及文化素养不足。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存在着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学习自觉性差,缺少必要的理论修养。70%的调查对象认为党支部平时对学生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教育学习评价是很重视的,但是是有时效的,在没有上级的压力存在时,会出现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大、要求的多、落实的少等现象。部分学生为了入党,硬着头皮参加了党校培训班,也为了应付“组织谈话”学了一些理论和党章知识,但“过关”后就丧失了理论学习动力,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时应付了事,心不在焉,无论学习的热情还是自觉性都是一落千丈。他们对政治漠不关心,对一些错误思想缺乏辨别、抵御能力,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

3.角色中断,指入党前角色的突出和入党后的角色弱化。大学生党员既要承担好大学生的角色责任,又要承担好共产党员的角色责任;既要认真按照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的要求,完成学业,健康成长,顺利毕业,又要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思想、政治等方面起好表率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许多学生党员受限于个人发展目标与时间精力的限制,加上入党时间较短,尚未经历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因此,不少大学生党员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大学生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角色特征,在遇到个人利益与党员责任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逃避、推卸党员角色责任。

(三)角色扮演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党员还是起到比较积极的带头作用,基本上达到了党员标准,在考试时作风端正,上课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工作积极认真,平时生活中又关心周边同学,得到普通学生普遍的认可。但是,部分学生党员对先锋模范理解得不深刻,以为履行了党员义务,承担了必要的责任就是起到了表率作用,因而无法让普通学生对学生党员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这导致了学生党员就履行党员职责的自我评价高于普通学生(群众)对于学生党员的测评,即构成了学生党员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2.部分学生党员选择性地扮演党员角色。一些学生入党以后,错误地认为入党就是进了“保险箱”、“只要不犯错误,就能按期转正”。基于这种功利意识,部分学生党员往往视场合、视对象扮演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普通学生并无差异,缺乏党员意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协作观念不强,不能起带动作用。但在某些场合,如在党组织开展活动时,学生党员们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党员意识。这也构成了学生党员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存在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学生党员随着年级的升高积极性下降。随着年级越高,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积极性越下降。调查对象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研究生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周围同学利益为重,付诸行动去帮助同学,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服务同学等方面的行为并不被普遍同学认可,调查结果与本科生有差距,且研究生调查对象对研究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50%为选项中的“自私自利与被动消极”。

四、构建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模式

(一)影响学生党员角色教育的因素

1.角色认知不清。不少学生党员对自身“大学生”和“共产党员”的双重角色特征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时有将老师眼中“好学生”的标准与一名共产党员标准相混淆的情况发生,或是在一些党组织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党员意识和角色特征,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则与他人无异,未能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在时时刻刻,展现在方方面面。

2.角色距离显著。部分学生党员由于思想不成熟或受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在入党问题上显得急功近利,用“实用”或“有利于自身发展”等标准来衡量一切。以这种动机为驱动力的学生便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入党前后思想和行为上的不一致性和欠持久性。这种思想上的差距和态度上的消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和在普通同学中的形象。

3.角色扮演缺乏。部分学生党员只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缺乏对周围普通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实践、服务意识淡薄,欠缺奉献精神,使得外界对学生党员的期望与其现实表现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日常服务和展示平台的欠缺也使得广大学生和党员之间关系疏远,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热情亦会逐渐降低。

4.角色检验弱化。长期以来,“重发展、轻教育”的管理现象在诸多高校的学生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使得学生党员缺少外部约束和压力,考评机制缺少量化标准,主观性较强,片面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误认为只要学习好、守纪律、人际关系好等就是合格党员。

(二)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模式的构建

本文认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具备三个方面条件:一是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二是在精神上和体力上本能地或积极地投入这一角色;三是在师生中获得承担这一角色的认可。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角色意识,本文构建了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模式(见图1)。首先,要通过营造学校党性教育的良好氛围、塑造典型学生党员的模范影响,强化群众的监督机制,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其次,加强对党员管理和教育,增强党性修养,缩小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角色差距”;再次,要尽量给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提供多元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党员在各个领域充分承担起先锋性的重任,发挥模范影响,强化“角色再现”。

图1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模式

学生党员角色教育模式实质是强调师生群体对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考核机制,依托学校党建工作的文化氛围、育人环境、实践平台等总和因素的影响,激发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自身角色内涵的积极性,对照党员标准核实角色距离的主动性,实践党性服务群众的长效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参与党性教育和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体验,对其自身的角色扮演产生相应的激励影响,在此基础上继续强化主动性,并从育人氛围层面给予学校正向反馈,实现该项模式的协同性、循序性发展。

(三)学生党员角色教育实施与保障机制

1.担当角色使命。通过教育、培训、指导、自我剖析等方式使学生党员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党员角色,通过与群众座谈交流、意见征集等方式使学生党员进一步了解广大同学的期望和要求,从而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端正自身的角色行为,使个人的发展与群众的期望相结合,使学生角色与党员角色相促进。

2.端正思想态度。进一步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和思想态度,使学生党员尽快适应角色,从思想上入党,从而发自内心地完善自身、服务他人、贡献社会。要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在学习上保持自觉性、工作上保持主动性、作风上具有示范性,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加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注重实践服务。树立培养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实践技能,在鼓励学生党员自觉主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党员担任党团组织、学生组织和班级的骨干,推动学生党员多组织、多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等活动,为他们能力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其在参与实践和服务的过程中,既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又在思想作风上得到锤炼,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强后续教育。高校各级学生党建工作部门及学生党组织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将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放在学生党建的重要位置,将后续教育管理质量作为党组织评优考核的重要参考项。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贴近时代的学习培训活动,使学生党员真正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和收获;加强并促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强化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目标和党组织建设目标,提高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管理意识。

5.完善监督评价。加强并完善对学生党员的监督机制,丰富监督载体,扩大监督主体范围,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建立党员意见箱、支部热线、学生党员网上社区等,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民主生活会真正起到“敲警钟”的作用;建立学生党员日常思想行为记录档案,从思想认识、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生活作风、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建立量化考核标准,作为发展党员和后续管理的重要评价内容和考察依据。

6.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和搭建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丰富联系群众的渠道和载体,使学生党员在服务广大同学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角色,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可通过党员带团员、老生带新生的“双带”工程,激发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为学生党员创造服务和实践的载体;充分利用“党日”活动,提升自身思想修养,发挥联系群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一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4.

[2] 陈玉君.从先进性视角看高校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培养[J].德育研究,2006(11).

[3] 张宇.论角色认同的重新定位[J].求索,2008(3).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学生党员
角色扮演游戏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述学测评”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意识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