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战略联盟中社会资本的整合问题研究

2015-03-20苏秋斌吴树雄

高教探索 2015年2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整合

苏秋斌+吴树雄

摘要:大学战略联盟是高校积累和扩展社会资本的一种关键的制度化形式,但联盟并不局限于招生、考试、教学等方面的一体化制度框架,更涉及到联盟成员间社会资本的整合利用问题。只有联盟成员通过内部社会资本优化,以有效体制整合彼此成员之间的外部社会资本,重塑大学与外部组织的社会资本关系,才能增强外部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与进一步的合作机会。我们认为,要实现大学战略联盟社会资本的有效整合,应建立和发展高度互信的联盟关系,整合联盟体大学的社会资本,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内部组织,通过有效整合进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

关键词:大学战略联盟;社会资本;整合

一、引言

大学之间的合作与结盟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集聚现象,如国外常春藤盟校等有着诸多成功案例。而在国内大学之间构建的战略联盟也不在少数,如卓越联盟、C9联盟、华约联盟等。如何整合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实现强强合作或优势互补逐渐成为高校决策层和教育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当前人们对大学战略联盟结构关系的认识仍然处于一个由外部形态向内在实质深入的过程。大学战略联盟成员围绕着共同战略目标,通过协议框架和约定制度确定合作关系,这就是大学战略联盟关系给社会呈现的外部形态。然而,外部形态除了教学、科研等常规运作外,背后实际上蕴含着各成员自身、成员之间以及联盟整体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整合与利用。简而言之,大学战略联盟不仅是联接知识符号系统的链节,更是一个信任和网络交互作用且密切相关的体系,大学战略联盟的制度契约和模式结构的内在嵌入的社会资本和行动承诺,也必然影响和改变其成员的社会资本的存在方式和作用路径。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大学战略联盟中社会资本的整合和利用问题。

二、大学社会资本的功能

社会资本概念自1961年雅各斯(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存亡》一书中提出以来,经普特南(Putnam)、科尔曼(Coleman)、美籍日本学者弗兰西斯·福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林楠(Lin)等人不断丰富和拓展,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尽管这些学者对社会资本概念定义不一,强调的重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体上我们能够发现:社会资本是那些实际的或潜在的、与对某种持久网络的占有密切相关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一网络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体制化的网络,或者说是一种与某个团体的成员身份相联系的网络,它在集体拥有的资本方面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或者提供赢得各种各样声誉的“凭证”。[1]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社会资本的特性:(1)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可以为使用者带来利益;(2)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可以通过重复交易建立起信任与声誉机制,通过模仿和共享提高集体决策的能力。[2]

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使高等教育界重新审视其对内在关系以及外部关系(如校友关系、公共关系等)的认识,而作为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者——科尔曼和布迪厄,他们本身也使用社会资本概念来理解发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网络关系和组织行动。科尔曼是最早对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本进行专门探讨的社会学大家,他用“功能共同体”来概括学校所嵌入的周围的共同体的属性。功能共同体有两个典型特征:一套能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和密集的社会关系。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看,高校作为更大的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它和社会中的其他节点,如政府、非赢利机构、企业等都有着或强或弱的社会联系。所以,高校的社会资本实际上就是高校能够通过其内部社会网络以及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打通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获得的社会资源及行动能力。[3]

当然,我们在讨论大学社会资本之前,应当对大学社会资本的含义有清晰的界定,大学社会资本是指大学在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长期发展、合作互惠和内外部交往,进而在形成的一系列互动的关系网络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资源总和。大学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制度、组织和交往的网络,人员相互信赖合作支持体系,道德信任的推动力,与地域发展相连的历史渐进和时机耦合等。[4]从影响范围看,大学社会资本包括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前者是指学校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学校成员间信任与合作,促进学校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后者是指学校外部存在的,有助于学校获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学校社会资本是学校所拥有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学校要注意积累社会资本以实现永续经营。[4]

高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通过多种网络关系,能够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根据胡钦晓(2005)、侯志军与储祖旺(2009)、高慧君(2009)等学者的研究,高校社会资本在大学发展中主要有如下功能:(1)信息获取功能。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认为它比一般物质资源更关键、重要。信息对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大学发展定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5]社会网络广泛的大学,能够及时获取人才培养、大学发展、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信息,从而高效准确地调整办学思路和管理理念,并确立在教育竞争中的优势地位。(2)合作创新功能。现代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但是随着学科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日渐困难。为了提高科研水平,高校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协调大学内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还需要建立信任与交流关系,加强校际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合作研究。目前,一种跨国界合作研究的态势,开始逐步为众多科学家所重视。[5]要做好不同学科之间、跨校和跨国之间的合作研究,都需要社会资本发挥关键性作用。投资大学社会资本建设,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形象,还可以直接推动跨学科合作的开展以及科学研究范式的创新。(3)社会融资功能。高校社会资本可以使高校自身赢得更多的资金援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办学经费在大学长期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校园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教学设施等都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认识到不能依赖政府提供的办学经费来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充分开发大学自身的社会资本,发挥其在大学融资和经费获取方面的作用和潜力。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年度校友捐款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而哈佛大学每年获得的2亿多美元的捐助中有近一半来自校友。[6](4)行政人事的服务功能。高校需进一步提高大学服务能力,努力开发外部社会资本,比如,重视发挥校友网络和国际科研合作网络的价值,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高水平海外教师。通过高校社会网络发现并引进高水平人才,节省交易成本,缩短周期。而且,通过运用外部社会资本可以获得更多行政管理的资源支持,有利于大学内部教学和科研各个部门的协作与创新,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师生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科研产出和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水平。

三、大学战略联盟中社会资本的整合

既然大学社会资本对大学的内涵提升和外部发展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许多大学都尝试通过内部组织改革和外部组织合作来积累、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增强自身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然而,单个大学,尤其是声誉和影响力相对弱小的大学,其投入和开发外部社会资本的力量有限,通过联盟不仅可以交换和分享彼此既有的社会资本网络,进而重构彼此的教育资源,而且可以通过战略联合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提升外部社会资本的获取能力。大学战略联盟就是高校积累和扩展社会资本的一种关键的制度化形式,是整合大学社会资本的较为妥善的制度安排。

大学战略联盟的制度安排使联盟大学组织内部的社会资本获得重组并能够提升大学教育组织的运作效能。大学进行战略联盟以后,教育资源和组织关系中的同质资源得以强化,异质资源得以解构、重组,部分消解了大学组织科层制带来的弊端,使大学组织内部的人员、资源和学科获得更充分的利用,通过信息、网络关系、学科知识和资源的交互运作,拓宽了大学组织的信息来源渠道,能够激活大学科研和教学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更好实现。以科研为例,增进社会资本的多元化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各成员间的科研力量,使之围绕着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协同攻关,建设起更加密切学术关系网络和更加细分、更有效的学科结构,也促成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全面、更深层的学术探讨,更迅捷的信息传递速度。另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本网络对于服务社会、争取社会支持办学有着深远意义。通过整合联盟成员间的社会关系,争取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成果,为企事业单位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立起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体系。

大学战略联盟也重塑了大学与外部组织的社会资本关系,使其获得外部社会资源与合作机会的能力大大增强。以大学和政府关系为例,大学战略联盟能够促进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建立更加平衡、可信的制度化互动和话语权体系。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集权度较高的国家,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制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调整、高等教育成就评价等等方面具有主导性权力,政府可以根据社会和决策者的价值导向、各个大学的生态区位、大学与政府的公共关系,通过政策、资源和评估,有选择性地维持、改变各个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位置。大学战略联盟的出现有助于建立更加良性互动的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和话语体系。一方面,大学之间通过联盟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学的自治与管理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其正确性、合理性更容易得到政府乃至社会的认同,进而调整教育领域的资源分配和政策导向。另一方面,多校联盟扩充了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空间,形成共享性的联盟教育资源和战略行动能力,大大提高了大学作为一个群体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行动自由度,减少甚至摆脱大学对政府在教育资源方面的过度依赖。同时,集体的力量提高了与政府之间的谈判能力,从而增强了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的话语权。

此外,大学战略联盟也能够重构和提升大学与市场的社会资本能力。其一,大学战略联盟使大学更有能力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生产领域与市场经济组织人才需求领域之间的对接能力。现代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差,专业不对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大学培养“市场对路”人才的资源和能力不足,学生得不到严格和实用的专业训练。大学战略联盟使各大学能够充分分享彼此的教学资源,共同且大规模投入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建设,开发课程和实践机会,由此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二,大学战略联盟也使大学能够更有效地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促进知识的市场转化和知识的创新,大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回应企业的技术合作需求。同时,大学战略联盟形成的学术共同体也有更大的实力把自主创新的成果主动推向市场,让大学走入知识转化与创新的市场,大大提高市场技术创新的速度与效率。

四、大学战略联盟中社会资本运作的建议

大学战略联盟作为高校积累和扩展社会资本的一种制度化形式,日渐成为许多大学发展合作关系、提升办学效益和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要使大学战略联盟获得成功,除了本身要有清晰的共同战略目标、合适的联盟模式和有效的联盟组织管理制度外,作为默会性存在的联盟大学的社会资本关系也是联盟成败的关键要素,甚至是核心要素之一。进一步而言,成员在联盟前后能否有效整合双方的社会资本是左右联盟未来前景的关键问题,而要有效整合联盟大学的社会资本,应当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建立和发展高度互信的联盟关系,这是联盟大学存在和运作的基石。这是联盟大学之间的社会资本整合的组织行为基础。科尔曼认为信任可以防止个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组织间普及性的信任关系能够促进组织的理性选择。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态,社会资本学家福山指出,“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7]。大学战略联盟建立的前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联盟大学是否认同对方大学在学术资源、教学资源、学科结构、管理制度、大学定位、战略目标方面和自己的大学组织可以形成合作互补或者强强联合的关系。其二就是联盟大学之间既往的互动关系和信任基础。就后者而言,如果寻求联盟的双方在既往的大学发展中缺少彼此认同的合作和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那么它们的信任水平不高,双方很难相信会在联盟制度契约下,能够紧密携手达成合作目标。因此,大学之间要发展联盟关系或者选择联盟对象,首先应当从大学之间,特别是基层教学组织或学术组织之间发展共同合作项目,增强人员互动,逐步建立双方人员和组织间的互惠、互信规范,从而凝聚信任和信息交互的社会资本,随着彼此之间合作关系的社会资本增强,那么建立大学战略联盟也就水到渠成。联盟建成后,还需要通过更加规范的制度协调和发展联盟组织文化来稳固联盟体大学的社会资本能量,从而保证大学战略联盟的有效运作。

其次,整合联盟大学的社会资本实现资源共享,这是进一步提高聚合社会资本运作效率的内动力。一旦联盟建立并得到有效运作,其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都会大大增强。联盟大学通过彼此互换和分享各自的学科优势、教学资源和组织资源,能够使各自掌握的社会资本达到“1+1>2”的效果。比如,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原来一家企业需要与若干所大学开展分散性合作,要使各大学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组织人事障碍、沟通合作障碍和利益信任不足问题,而通过大学战略联盟体这一平台,就能够有效吸引不同大学之间的学术精英参与到合作项目的研究和应用中。

第三,优化内部组织,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社会资本重组行动是大学积累和利用学术关系网络获得各类资源的关键环节。其形式上表现为大学与社会相关组织之间的联系,实质是大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资源交换过程。当然,这个交换过程的实现,也需要大学自身的学术实力、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更需要自身有竞争与合作的比较优势基础,特别是要培育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重视教师资源结构的优化,引进国际国内高水平的教师;在资金方面,利用竞争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开发教学、科研的社会资本;在科研方面,开展跨学科协同的前沿研究;在行政管理方面,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等。

参考文献:

[1]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

[2]宇红.企业社会资格理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

[3]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4]蔡文伯.高校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评析[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13-15.

[5]胡钦晓.高校社会资本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6]罗安娜,李燕萍.高校社会资本对其核心竞争力影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3-97.

[7]弗朗西斯科·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志萍)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整合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