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理论解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2015-03-20代富强
代富强
摘要:从可持续生计的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出发,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框架,从脆弱性背景压力、生计资产状态、结构与过程和生计策略响应、生计结果效应四个方面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单项指标和综合评价模型。科学地进行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对于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PSR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2-049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60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s
DAI Fu-qia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Land Resource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A generic frame for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s based on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fter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frame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 multilayer index system was construc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vulnerability context pressure, livelihoods assets state,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and livelihood strategies responses.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single index and composite evaluation were proposed.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sustain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s for ensuring security of rural households livelihoods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s;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PSR model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农户生计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户生计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建立评价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变化的评价和制定保障农户生计的政策中,已成为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1]。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生计多样化等方面[2—6],而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系统的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模型。因此,本文在系统阐述国内外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提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框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
1.1 可持续生计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概念的提出源于对消除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在一种有结合力的、与政策有关的结构中连接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一种方式。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UNCED)深化了这个概念,特别是在21世纪议程中,提倡把实现可持续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可持续生计能够在制定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消除贫困的政策中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Chambers等[7]1992年首次提出可持续生计的定义,随后该定义经过Scoones的修改完善[8]。生计是建立在一定的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之上的谋生方式。可持续生计指既能应对外界压力和冲击并从中恢复,在现在和将来维持或提高生计的能力和资产,又不对自然资源基础造成破坏的生计。该定义既强调生计对全球自然资源的外在影响(即环境可持续性),又强调了生计的内在能力以保持承载力的持续和增强(即社会可持续性)[9]。
1.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于2000年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已经被国内许多组织和学者广泛应用。该方法建立在学者对贫困性质进行理解的理论基础上,并且把他们的工作规范化,使之成为一套单独的、可共享的发展规划方法[9]。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五个部分组成。依据该框架,在外部冲击、发展趋势、季节性变化等脆弱性背景下,各种生计资产的可及性或可获得性以及农户对这些资产的利用都受到明显影响;农户对其所拥有的生计资本进行组合,采取不同的生计活动和生计策略从而追求有利的生计结果[10]。由此可以看出,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农户生计进行整体的、参与性的分析,发展规划人员可以辩明和确立开发战略的起点并进行有效调节以增进生计可持续能力[11]。
1)脆弱性背景。脆弱性是指农户面临各种压力时所表现出承受、应付、抵抗灾难以及从这些影响中得以恢复能力的不足、不安全和易受灾程度,是贫困的重要特征[12]。脆弱性背景反映出人们追求生计目标所处的外部环境:一是发展趋势,如人口、资源、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二是外部冲击,如人类健康受到威胁、自然灾害、农业病虫害、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的重大变革等;三是季节性变化,如价格、生产、健康、就业机会的周期性波动。这些因素通常是难以控制的,它们从根本上影响农户的生计资产状况以及在追求有利生计结果过程中的抉择。
2)生计资产。生计资产是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核心,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实物资本、金融资本。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禀赋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积极的生计结果。人力资本反映在使人们能够寻求不同的生计策略以及实现他们的生计目标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社会资本指人们在追求生计目标过程中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例如社会关系网、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自然资本用于表示人们能够利用和用来维持生计的自然资源存量,包括资源流(土壤、水、空气、遗传资源等)和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吸纳污染物等)。实物资本包括维持生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金融资本是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农户用来实现自己生计目标的现金、可获得的贷款和个人借款等。
3)结构和过程转变。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内的结构和过程转变是指对农户生计有重要影响的机构、组织、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实际上,结构和过程转变影响到农户生计的各个方面,如不同生计资本的获取及其相互转换、生计策略的选择、生计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等。此外,它们还直接影响农户是否能够实现包容性和幸福感。
4)生计策略。生计策略指为了实现生计目标或追求积极的生计结果,农户对所拥有的生计资产进行组合配置以及生产活动的选择,其中包括生产活动、投资策略和生育安排等。农户生计策略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脆弱性背景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对生计资产的组合方式和生产活动的种类及比例构成。
5)生计结果。生计结果是生计策略的实现或产出,包括更多收入、幸福感的增加、脆弱性的减少、粮食安全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2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框架
PSR模型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压力,导致区域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质量的变化;社会通过采取各种政策、决策或管理措施对这些变化发生响应,减缓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维持环境健康[13]。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增加效应指标,通过研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生计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农户生计演化的作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监测和评价农户生计可持续性。
具体来看,一方面脆弱性背景下的外部冲击、发展趋势、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对农户维持生计造成巨大压力,并带来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及其组合配置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户生计策略的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农户对生计资产的组合和利用,产生不同的生计结果,在此过程中,若不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就会导致农户的贫困问题。这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产和选择生计策略,达到农户生计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图1),并基于此框架来建立“压力—状态—响应—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准确反映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提出解决农户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压力—状态—响应—效应”评价框架,以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为评价目标,以脆弱性背景(压力)、生计资产(状态)、结构与过程和生计策略(响应)、生计结果(效应)为评价准则,构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评价指标分为以下四类:压力指标是脆弱性背景下发展趋势、外部冲击、季节性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压力,一般指的是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不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对农户生计带来威胁的指标;状态指标反映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配置及其变化;响应指标就是面对脆弱性背景下的各种压力,农户采取的生计策略以及政策制定者的结构和过程转变;效应指标指在脆弱性背景下农户通过生计资产组合和生计活动实现的成就和产出。
3.2 指标的评价标准与权重
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是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实现定量化的重要环节。按照以上构建的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以下依据: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值;国内外农村发达地区相关指标的现状值;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确定的目标值;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征求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人员意见确定的经验值。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关键环节,通常分为主观权重法和客观权重法。主观权重法是根据专家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确定,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该类方法的主观性较大,对专家的要求较高;客观权重法是通过对评价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确定,如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均方差法等,该类方法的客观性较强,但是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作为计算依据。
3.3 评价模型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农户生计的总体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之前应首先对单项指标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考虑到农户生计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单项指标可持续性评价,并根据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1)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如人均耕地面积),而低于或高于此范围评价指标值的变化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很小。这类评价指标可采用升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
μ(x)=1 x≥b■ a 式中,μ(x)为单项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指数;x为评价指标值;a和b为指标的评价标准。 2)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在一定范围内成负相关关系(如旱灾受灾面积),而低于或高于此范围评价指标值的变化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很小。这类评价指标可采用降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 μ(x)=1 x≥a■ a 考虑到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贡献大小的差异,本文采用加权求和方法来建立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SI=■wi·μ(xi) ③ 式中,SI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反映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总体水平;μ(xi)是各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指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大小;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4 结论 本文基于PSR模型提出的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将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分析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变化的“压力—状态—响应—效应”因果关系,将指标纳入生计活动选择和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中。该框架能有效开展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这对于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汤 青,徐 勇,李 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706户农户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161-169. [2] 杨 文,孙蚌珠,王学龙.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J].经济研究,2012(4):40-51. [3] 李广东,邱道持,王利平,等.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12,67(4):504-515. [4]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等.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4(2):221-233. [5] 谷 雨,王 青.新时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715-1720. [6] 张银银,马志雄,陈风波.南方稻作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6):3448-3450,3456. [7] CHAMBERS R., CONWAY G R.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 Brighton, UK: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8] SCOONES I.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DS Working Paper 72). Brighton, UK: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8. [9] ROBERTS M G, 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 22(1):11-21. [10] 黎 洁,李亚莉,邰秀军,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5):29-38,96. [11] 苏 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61-69. [12]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等.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4):657-670. [13] 郭旭东,邱 扬,连 纲,等.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5):479-489.